圖:註冊中醫郭岳峰
誰不聞癌色變,即使醫學日益昌明,仍有不少人敵不過癌魔而離世。除了求診西醫,近年也有患者同時採用中醫治療,關於中醫治療癌癥方面,記者訪問了註冊中醫郭岳峰。
郭醫師指,現時癌癥已成為人類致死的第一或第二位。目前對於癌癥的治療,趨向綜合治療模式,即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包括西醫、中醫和其他替代醫學的方法,針對病種和患者自身的因素,盡量做到個體化治療,并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除手術、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之外,還有放療和化療。不過,西醫治療對人體正常組織也有不可忽視的副作用。
他說:「放療的副作用,根據放療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常見的有:(1)放射性腦組織水腫;(2)放射性局部組織纖維化;(3)放射性腸炎;(4)放射性膀胱炎;(5)放射性口腔潰瘍、唾液腺損害;(6)消化道反應;(7)骨髓抑制;(8)生殖系統損害;(9)皮膚損害。」
郭醫師表示,化療藥物能引致短期及中遠期的副作用,并說:「短期副作用引起的靜脈炎,令胃腸道損傷。骨髓抑制則令肝細胞、腎細胞、心肌細胞、末梢神經受損害。而中遠期主要損害內分泌系統,如不育不孕癥、免疫功能抑制等。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同樣存在多種副作用。」
「如配合中醫藥物治療,具有整體調節的作用,扶正固本、副作用小,可以長期應用,正好可以與西醫治療互相補足。中醫治療的優點包括:(1)改善臨床癥狀和生存品質,提高生存率;(2)對放療、化療起增效減毒的作用;(3)提高外科治療效果,減少手術併發癥和后遺癥;(4)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5)對於無法做手術及放療、化療的患者,則可改善癥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時間;(6)沒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對消化道不會有嚴重影響;(7)預防癌前病變。」
他續道:「一般而言,對於年輕、體質尚好的病人,除手術治療之外,進行放療、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是必要的,盡可能降低腫瘤復發或轉移的風險,給患者帶來的益處遠遠大於副作用。中醫藥的作用強度尚無法代替西醫療法,中醫藥的治療在於扶正固本,整體調節,辨證施治。」
郭醫師主張開始西醫治療時即配合中醫藥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減輕副作用。如果等到放療結束以后再進行中醫治療,放療的傷害已經形成,想要恢復就十分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