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師范大學各二級學院: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引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和《遼寧省促進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規定》精神,現就加強我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教學計劃通知如下:
為重點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生涯管理能力;進一步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升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把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意思、創業能力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期就業指導課計劃如下:
一、教學內容
根據《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加強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通知》中第三部分《課程設置》提供的教學設計課程體系的建議,本期《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將采用“開設一門課程,覆蓋整個大學過程”的形式來開展,現將具體授課內容公布如下:(見附件一)
二、授課教材
采用遼寧省教育廳畢業辦統一編寫的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教材主要由省負責就業的人員及各高校分管學生就業工作的權威人事編寫。
輔助教材有:《創業技能的基礎指導》——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策劃人生》——中國青年出版社;《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導入與準備》——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等。
三、授課人員:
分管學生工作的學校領導,專業課教師、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及各二級院分管學生的副書記。具體名單(姓名排列無順序)如下:
就業指導中心:白文龍 張爽 萬軍
教育學院:林忠偉
法學院:鮑艷春
政治與行政學院:陶文東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姜鳳歧
管理學院:楊峰
外國語學院:安化春
數學學院:曹明輝
物理與電子技術學院:張軍
化學化工學院:李群
生命科學學院:杜艷梅
城市與環境學院:尹善君
體育學院:張軍
美術學院:馬闖
音樂學院:梁靜
海華學院:全雙厚
國際商學院:許德勝
文學院:曲建輝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崔寶華
遼寧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
附件一:
授課名稱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課時安排
第一部
分
建立生涯與職業意識
(1)職業發展與規劃導論
通過介紹職業對個體生活的重要意義以及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式的介紹與分析,激發大學生關注自身的職業發展;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確大學生活與未來職業生涯的關系。
1、職業對個體生活的重要意義、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
2、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別,以及相關職業和行業的就業形式;
課堂講授、課堂活動與小組討論。
大學一年級(具體上課時間由上課教師自行安排)
1學時
3、職業發展與生涯規劃的基本概念;
4、生涯規劃與未來生活的關系;
1學時
5、職業角色與其他生活角色的關系;
6、大學生活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
1學時
(2)影響職業規劃的因素
使學生了解影響職業發展與規劃的內外部重要因素,為科學、有效地進行職業規劃做好鋪墊與準備。
1、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自身因素;
2、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職業因素;
3、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環境因素;
課堂講授、課堂活動、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2學時
第二部分
職業發展規劃
(1)認識自我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手段來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與職業選擇和發展的關系,形成初步的職業發展目標。
1、能力與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與職業的關系;個人能力與技能的評定方法;
2、興趣的概念;興趣與職業的關系;興趣的評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與職業的關系;人格的評定方法;
4、需要和價值觀的概念;價值觀與職業的關系;價值觀的評定方法;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職業期望。
課堂講授、使用測評工具、案例分析。
大學二年級(具體上課時間由上課教師自行安排)
3學時
(2)了解職業
使學生了解相關職業和行業,掌握搜集和管理職業信息的方法。
1、我國對產業、行業的劃分及概述;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基本狀況;國內外職業分類方法;2、影響勞動力市場的因素;3、根據設定的職業發展目標確定職業探索的方向;4、職業信息的內容:工作內容、工作環境、能力和技能要求、從業人員共有的人格特征、未來發展前景、薪資待遇、對生活的影響等;5、搜集職業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學校、社區、家庭、朋友等資源。
課堂講授、分組調查、課堂討論。
3學時
第二部分
職業發展規劃
(3)了解環境
使學校了解所處環境中的各種資源和限制,能夠在生涯決策和職業選擇中充分利用資源。
1、探索學校、院系、家庭以及朋友等構成的小環境中的可利用資源;
2、了解國家、社會、地方區域等大環境中的相關政策法規、經濟形勢,探索其對個人職業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課堂講授、完成作業。
大學二年級(具體上課時間由上課教師自行安排)
1學時
(4)職業發展決策
使學生了解職業發展決策類型和決策的影響因素,思考并改進自己的決策模式。引導學生將決策技能應用于學業規劃、職業目標選擇及職業發展過程。
1、決策類型;職業生涯與發展決策的影響因素;
2、決策相關理論;決策模型在職業生涯與發展決策過程中的應用;
3、做出決策并制定個人行動計劃;
4、識別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提高問題解決技能;
5、識別決策過程中的消極思維,構建積極的自我對話。
課堂講授、個人經驗分析、課后練習
3學時
第六部分
創業教育
使學生了解創業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提高創業素質與能力。
1、創業的內涵與意義;
2、創業精神與創業素質;
3、成功創業的基本因素;
4、創業準備及一般創業過程;
5、創業過程中應注意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6、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
課堂講授、小組討論、模擬教學、創業設計大賽。
3學時
組織考試(2學時)
第三部分
提高就業能力
具體分析已經確定職業和該職業需要的專業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對個人素質的要求,并學會通過各種途徑來有效地提高這些技能。
1、目標職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這些技能與所學的專業課程的關系;評價個人目前所掌握的專業技能的水平;2、目標職業對通用技能的要求;識別并評價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3、目標職業對個人素質的要求;了解個人的素質特征;制定提高個人素質的實施計劃;4、根據目標職業要求,制定大學期間的學業規劃。
職場人物訪談、小組討論、團隊訓練
大學三年級(具體上課時間由上課教師自行安排)
3學時
第四部分
求職過程指導
(1)搜集就業信息
使畢業生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取就業信息,建立就業信息的搜集渠道,幫助畢業生提高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效率與質量。
1、了解就業信息;
2、搜集就業信息;
3、分析與利用就業信息。
課堂講授、經驗交流
2學時
(2)簡歷撰寫面試技巧
使學生掌握求職過程中簡歷和求職信的撰寫技巧,掌握面試的基本形式和面試應對要點,提高面試技能。
1、簡歷制作的注意事項;
2、求職禮儀;
3、面試基本類型與應對技巧;
4、面試后注意事項。
課堂講授、小組訓練、模擬面試、面試錄像
3學時
第四部分
求職過程指導
(3)心理調適
使學生理解心理調適的重要作用;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心理調適的方法,更好地應對求職挫折,紓解負面情緒。
1、求職過程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2、心理調適的作用與方法;
3、建立個性化的心理調適方法。
課堂講授、小組討論、經驗分享、團體訓練
大學三年級(具體上課時間由上課教師自行安排)
2學時
(4)就業權益保護
使學生了解就業過程中的基本權益與常見的侵權行為,掌握權益保護的方法與途徑,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
1、求職過程中常見的侵權、違法行為;
2、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的簽訂;
3、違約責任與勞動協議;
4、社會保險的有關知識。
課堂講授、案例分析
3學時
組織考試(2學時)
第五部分
職業適應與發展
(1)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
引導學生了解學校和職場、學生和職業人的差別,建立對工作環境客觀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進入職業角色的準備,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
1、學校和職場的差別;學生和職業人的差別;
2、初入職場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
課堂講授、經驗分享
大學四年級上學期
1學時
(2)工作中應注意的因素
使學生了解影響職業成功的因素,積累相關技能,發展良好品質,成為合格的職業人。
1、影響職業成功的因素——所需知識、技能及態度的變化;
2、有效的工作態度及行為;
3、工作中的人際溝通;
4、職業道德培養。
職場人物訪談、實習見習
2學時
學分:2學分 共計:38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