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Trainer系列是輕量訓練鞋,在去年更新到了22代,對比前代最大的改變是中底用上了Flytefoam材料,單只鞋重減輕了幾十克,從Flytefoam材料此前在kayano系列的應用上來看,并沒有比以前的SpEVA中底輕多少,根據@Granis 大神的跑鞋矩陣資料,應該是鞋底部分被削薄了,這個鞋重定義為輕量競速鞋也是可以的,但基于它的名字和鞋底10mm高差,我還是更傾向于把它歸類到輕量訓練。
我買的時候400多,3月份的時候亞馬遜好價僅僅200多,這個價錢超值了。
▼鞋盒為千篇一律的常見亞瑟士鞋盒,沒什么特別,此處略過,直接來看鞋子,外觀上來看感覺比前代要好看了很多,至少配色沒有前代那么的農業重金屬。
▼鞋面為輕量化設計,網布看起來很透,整體密度一致,沒有*級鞋款N系和K系那種不同密度的編織。鞋面的支撐主要還是靠熱帖合覆膜和側面的LOGO來完成,鞋舌材料和鞋面一致。
▼后跟依然是TPU支撐來保證穩定性,三角形為反光材料。可以看出Trainer22取消了IGS標識( Impact Guidance System:專利緩沖吸震系統,這是ASICS最高的跑鞋技術系統),每款鞋的IGS標準不一樣,比如輕量跑鞋上的IGS往往說明該輕量跑鞋在速度上達到了最高的技術融合,或許是亞瑟士認為這款鞋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最高標準。
▼前面提到了22最大的改變就是中底換成了Flytefoam材料,鞋面內側為DUOMAX支撐,其實就是把內側中足部分的中底做成高密度塊,來達到穩定支撐的目的,用手按下,比其他部位稍硬。從鞋內看,足弓處的鞋底和許多支撐款的跑鞋一樣略有凸起,與kayano對比,感覺凸起部分沒有kayano系列高。GEL材料分別內置了前掌和后掌,官方稱之為Fuzegel(就是把中底材料與 GEL 避震膠融合在一起),看過老款拆解,內置的GEL用量小的可憐,當然這也符合它的定位。
▼Ortholite鞋墊,厚度不錯,我希望所有廠商盡量把鞋墊做的厚點,不要在鞋墊上節省成本,這對腳感的提升有直接提升,有的跑鞋唯獨就是鞋墊太薄,就好像你穿了一身好外套,而內衣太次直接影響穿著體驗。
▼縱貫大底中間的凹槽就是Guidance line(重心引導線),黑色部分為Ahar+耐磨橡膠,前掌部分為硬質tpu包裹的顆粒,這種顆粒在虎走系列上也可以見到。
▼中足處的TPU支撐片像前后掌的兩側都有不少的延伸,大約占了中底一半的長度,從側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US9碼,單只鞋重224g,比前代大約少了40g,這個重量已經控制的很好了。
先說一下鞋碼,這款鞋鞋身偏瘦,平時穿亞瑟士其他款比如kayano,260mm的腳長穿265mm/US8.5 碼正合適,這款需要再大半碼,270mm/US9才合適。
經過幾次路跑測試,這款鞋的腳感略硬,尤其是前掌,沒有多少緩震量,主要的緩震量集中在后掌,在低配速區間,給人的體驗并不如*級款,只有在高配速區間,良好的抓地力和直接干脆觸地回饋才能體現。之前穿過的輕量鞋落差比較底,不是很習慣高落差的輕量鞋,感覺高落差的鞋子會促使人傾向于全掌著地。由于鞋面較薄,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透氣性是沒有問題的;鞋楦偏窄,所以包裹性也不錯;至于穩定性,感覺沒有kayano系列支撐強,不過跑長距離也沒有問題。
這款鞋不適合入門跑者和佛系跑者,適合對跑步水平有追求的進階跑者,即便如此,我建議還是用來跑塑膠跑道更好,路跑的話平時還是建議穿緩震強的鞋款,當然每人跑步能力不一樣,還是要根據個人條件,盡量避免受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