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糖尿病是中老年病,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糖尿病也盯上了年輕群體。哪些不良習慣讓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了糖尿病,又該如何應對呢?
1.偏食精米精面
現(xiàn)在面粉要精粉、特粉,米要精米、淘了再淘,淘去了糠和麩皮。谷糠和麩皮內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使米面中的維生素B1、C大大減少。
如精面和全麥粉相比,損失了91%的錳,87%的鉻,81%鎂和鋅。精米和普通米相比,損失了維生素B1的77%,B2的80%,B381%,B6的71%,維生素E的86%,泛酸的50% ,葉酸的67%。
人體中8種“必須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多種食物中獲得。由于偏食精米精面,這8種必須氨基酸合成受阻,使機體正常代謝紊亂,久而久之引來多種疾病和多種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癌癥)。
對策:粗細搭配,除攝入精米精面外,還需要吃全谷類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2.孕期長得快
孕婦吃得多,消耗少,體重增長過快,容易出現(xiàn)巨大胎兒,巨大胎兒難產,發(fā)生心臟畸形的幾率也大,長大后易患肥胖癥,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的易感人群。
孩子出生后,大人總怕小孩餓著,拼命給孩子喂食,使孩子成了小胖墩,身體不靈活,動作發(fā)育落后于正常孩子。雙腳負擔過重,形成平板足,再大些會出現(xiàn)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對策:孕期堅持健康飲食,不大補特補,堅持運動,保持體重正常增長。孩子不要喂太胖,要多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就好。
3.離不開洋快餐
小孩和年青人喜歡吃炸薯條,漢堡包等高熱量的洋快餐。吃的糧多、油多、活動少,引起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誘發(fā)因素。肥胖是外周靶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數(shù)量減少,易出現(xiàn)糖代謝等各種缺陷,降低了胰島素的效應,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
對策:遠離洋快餐等高熱量飲食習慣,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安排飲食。
4.缺少運動
吃的得多易引起肥胖,導致糖尿病發(fā)生。再者缺少運動,使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低抗是指胰島素執(zhí)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應不足,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
早期胰島素B細胞尚能代償性地增加胰島素分泌。以彌補其效應不足,但久而久之胰島素B細胞功能會逐步衰竭,導致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發(fā)生。
對策:每天至少保證30分鐘感覺費力的有氧運動,每周做2-3次力量鍛煉,柔韌性的練習每天都做。也就是每天少體會躺著、坐著的舒適,多體會運動帶來的身體變化。
5.睡眠不足5小時
常期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比睡眠8小時的人相比,分泌胰島素的量要少50%,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40%,血糖水平會升高,進而引發(fā)糖尿病。
對策: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盡量不熬夜。
6.缺乏維生素D
哺乳期如果不及時補充維生素D的孩子,他們患糖尿病的幾率比補充過維生素D的孩子要高出7倍多。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兒童,發(fā)生高血糖的概率是正常兒童的2.5倍,高血壓概率為2.4倍,代謝綜合征的概率為4倍,這些都預示著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
對策:孩子出生后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每天盡量多到戶外曬太陽。
7.飲料當水
人體需要的水沒有什么可以取代。咖啡,甚至牛奶、果汁,它們和水都不是一回事,飲料代水會加速身體脫水。原因是飲料里含:
1.含糖。糖可以導致蛀牙,糖在口腔內會發(fā)生酸化,滋生細菌,引發(fā)炎癥,腐蝕和破壞牙齒。糖在體內會合成脂肪,引起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
2.含咖啡因。咖啡因是興奮劑,利尿劑或脫水因子。喝一杯濃咖啡進去,卻可能尿兩杯水出去。
3.含添加劑。包括人工色素、味素、香料、穩(wěn)定劑和防腐劑等,而它們多為石油和煤炭化工副產品,因而屬于毒素,而非營養(yǎng)素。
對策:喝水是最簡單、最安全、最健康的選擇,換句話說,水是最好的飲料。可以選茶水和白開水。
如果您認同本文的觀點,請轉給你身邊的人,你的一個舉動,可能讓他人晚患糖尿病10年!
作者:張華
想看更多糖尿病科普信息,想與我們互動,請關注公眾號:tnbz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