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里,全國國內電影總票房高達近610億元人民幣。但從整體上來看,一二線城市票房占比已趨于飽和,三線以下城市觀影習慣正在養成。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查閱貓眼電影相關數據統計發現,去年已經有7個縣域的電影票房超過了1億元大關,其中昆山、義烏和江陰位居前三。此外,縣域電影票房十強全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縣市,與縣域經濟的發展吻合。
昆山“雙第一”
縣域電影票房的高低,與縣域經濟的發展大致相吻合。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2017年,共有24個縣(市)的GDP突破1000億元大關,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個,昆山、江陰和張家港位居前三。這24個縣分布在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湖南、內蒙古、陜西和河北這8個省份,其中江蘇(9個)占比最多。
位居經濟百強縣第一的昆山,也占據了縣域電影票房第一的位置,達到了22729.8萬元,也是唯一一個票房突破兩億元大關的縣域。
多年來,昆山一直在經濟百強縣的榜單中領跑。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昆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20.3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0%,人均GDP達21.21萬元。目前,昆山共有27個電影院,齊聚了各大著名院線。
浙江義烏以16471.2萬元的電影票房位居縣域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義烏也是我國城區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截至2015年,義烏的城區人口已達72.17萬人,比其所在的地級市金華的城區人口規模(65.3萬人)還大,多了6.87萬人。2016年,義烏全市常住人口已達128.04萬人。
與昆山一樣來自蘇南地區的江陰位居縣域電影票房榜第三位。根據江陰市的統計公報,2017年,江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2%,總量僅比昆山少32億元。江陰和昆山也是目前我國兩個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大關的縣域。
這三個城市之后,晉江、慈溪、常熟和張家港的電影票房也突破了億元大關,來自福建的晉江也是億元票房縣中唯一一個非江浙的縣域。其中,昆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多年來經濟總量位居我國百強縣前四位,堪稱“蘇南四小龍”。
電影票房強縣集中度高
從省份分布來看,電影票房強縣的集中度比經濟強縣的集中度更高。
2017年24個經濟總量超過千億元的縣中,有4個來自山東、3個來自湖南,但2018年縣域電影票房前20強則主要集中在江蘇和浙江,只有晉江和三河例外。這種集中度的差異與城市結構和城鎮化程度有關。相對而言,江浙縣域的產業集群和城鎮化的程度更高,很多鎮的人口規模都很大。
目前,我國的經濟特大鎮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和廣東。這三個省的特大鎮產業分工和集群程度高,收入水平也高,消費能力十分旺盛。比如浙江龍港、廣東虎門、江蘇盛澤等地,人口規模動輒在50萬以上,工業產值遠遠超過中西部很多縣甚至地級市的水平。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東、江浙的很多特大鎮,經濟實力相當于內陸的一個地級市,這些地方集聚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工作之后,有精神文化的消費需求,電影消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電影院線已經下沉到各大經濟強鎮。
不過,這三個省中,廣東與江浙還有一些區別。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東的經濟要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不過十幾年來珠三角最發達的縣如順德、南海、三水、增城等紛紛改區,此外,東莞和中山都未設區縣,直接由市管鎮。所以,如今廣東能入圍全國百強的縣鳳毛麟角,廣東電影票房強縣自然也很少。
雖然沒有電影票房強縣,但因為坐擁數量眾多的特大鎮,東莞、中山等地的電影票房都非常不錯。例如東莞有電影院130多間,市民幾乎“下樓十五分鐘范圍內就有電影院”,便捷的設施以及看電影消費習慣的養成,讓東莞成為全國最活躍的電影市場之一。2018年,8.09億元的票房也讓東莞穩坐廣東票房第三位、全國第十五位。
相比之下,山東以及湖南等中西部地區的縣域城鎮化水平較低,電影票房也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湖南寧鄉和瀏陽這兩個經濟“千億縣”,2018年的電影票房分別為2339.6萬和2705.9萬,離縣域票房20強仍有很大的距離。
丁長發表示,山東、湖南的經濟強縣,無論是整體的發展水平、特大鎮的經濟水平還是集聚的外來年輕人的數量,都與江浙、珠三角有一定的差距。
從地區分布上看,縣級市內票房收入相對較好的影院,幾乎都位于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而經濟欠發達的縣級城市,其影院的票房收入一般也不會有上佳表現,這些地方的電影票房仍處于培育之中。
丁長發分析,中西部縣域地區的電影票房少,與人口結構也有較大關系。由于缺乏產業集群,中西部很多縣域地區的人口尤其是年輕人都往省會城市或者沿海地區轉移,這些縣域地區常住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電影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年輕人,四五十歲的人很少。”
國家電影局去年12月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計劃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布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更加匹配。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在促進中西部地區縣城影院建設方面,將通過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中西部地區(含國務院規定全面比照享受西部開發政策的地區)縣城(縣級市)新建(改擴建)影院,每家新建影院資助不超過30萬元,每家改擴建影院不超過20萬元。對位于“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縣級城市影院的運營發展,給予每家10萬~15萬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