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
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
了解區別有助于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于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后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