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詩一樣,宋詞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和《唐詩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唐詩選本一樣,《宋詞三百首》也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
《宋詞三百首》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孝臧編定,經后人幾經增刪,最終、最流行的版本共收錄宋詞285首,本文討論的就是最流行的這版。
那入選《宋詞三百首》詞作最多的是哪11位詞人?誰入選的詞最多?本文即將揭曉謎底,并分享每位詞人的2首好詞給大家欣賞。
史達祖,生卒年月不詳,號梅溪,河南開封人。史達祖一生未中第,早年曾擔任過高官幕僚。
他的詞以詠物為主,其中多感慨身世之作,有《梅溪詞》傳世,現共存詞112首。
分享他兩首入選《宋詞三百首》的詞作:
《綺羅香 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雙雙燕 詠燕》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歐陽修,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是北宋文壇領袖,文學上造詣很高,他繼承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推動了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發展,是宋代散文的奠基人。
歐陽修詩、詞、散文俱佳,詞深婉清麗,繼承南唐文風,以婉約詞為主,有作品合集《歐陽文忠公文集》,現存詞240余首。
分享歐陽修入選《宋詞三百首》的兩首佳作:
《訴衷情 清晨簾幕卷清霜》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晏殊,官至宰相,有“詞相”之美稱,他自奉清廉,善推薦人才,范仲淹、歐陽修等都曾得到他的舉薦。
晏殊精于詩、詞、散文,尤其以詞成就最為突出,他詞作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語言清麗,聲調和諧。他著作頗豐,據說一生創造了一萬多首詞,現存詞130余首,錄于《珠玉集》中。
分享晏殊兩首入選《宋詞三百首》的佳作:
《清平樂 紅箋小字》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賀鑄,號慶湖遺老。賀鑄詞作精于錘煉字句,常用古樂府及唐人詩句入詞,風格多樣,內容以寫閨情柔思和感傷時事為主,現存詞作283首,有《東山詞》集存世。
分享賀鑄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佳作:
《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感皇恩 蘭芷滿汀洲》
蘭芷滿汀洲,游絲橫路。羅襪塵生步,迎顧。整鬟顰黛,脈脈兩情難語。細風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舊游,山無重數。花底深朱戶,何處?半黃梅子,向晚一簾疏雨。斷魂分付與,春將去。
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仕途一生坎坷,多次遭到貶謫,但對于文學史來說,這又是幸運的,因為蘇軾在黃州、惠州、儋州等貶所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蘇軾詞開豪放一派,是豪放之宗,詞作遣詞馳騁,意境超脫,極大地開拓了詞境。現存詞378首,結集于《東坡樂府》。
作為“宋詞第一人”,蘇軾僅排在這個位置很令人吃驚,可見《宋詞三百首》編纂者對其風格并不是太欣賞。
蘇軾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佳作: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詞龍”辛棄疾作為“宋詞第二人”,僅排在這個位置明顯也很不合理。
辛棄疾,號稼軒,歷城人,一生力主抗金,但仕途坎坷。辛棄疾是典型的文武雙全型人才,他詞作多以抒發抗金和恢復中原的愛國熱情為主,多含壯志未酬的憤恨。辛棄疾有《稼軒長短句》,現共存詞作629首,在詞人中算較多的了。
辛棄疾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佳作: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柳永,原名“三變”,人稱“柳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天性風流,好出入市井,喜寄情風月,終生潦倒。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者,用詞曉暢,音律諧婉,善用俗語,為慢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作品在當時流傳極廣,人言“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柳詞成為當時的“流行音樂”。柳永現存詞213首,多收錄于《樂章集》。
分享柳永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佳作:
《雨霖鈴 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晏幾道,號小山,臨川人,“詞相”晏殊的第七子,兩人合稱“二晏”。在政治上,晏幾道差其父十萬八千里,但在寫詞上,小晏毫不遜色于其父。
小晏詞風哀感深婉,雅俗皆宜,以婉約詞為主,現存詞260余首。
晏幾道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佳作: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清平樂 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姜夔,南宋詞人,號白石道人,他屢試不第,終身布衣,一生清貧自守。但其詞作名聲卻威震一時,現存詞作87首。
分享姜夔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詞:
《揚州慢 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將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周邦彥,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人,人稱“游太學,有俊聲”。周邦彥精通音律,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詞風渾厚和雅,縝密典麗,對后世影響較大。有詞作集《清真集》,現存詞約180首。
周邦彥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詞:
《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蘭陵王 柳》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吳文英排在這個位置是很令人詫異和吃驚的,畢竟他的詞作流傳度一般,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從吳文英、周邦彥、姜夔入選《宋詞三百首》詞作數量最多可以看出,編者比較偏愛此類風格。
吳文英,南宋詞人,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他懂音律,能自度曲,詞作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和憶悼之作,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現存詞作341首。
吳文英可以說是后世爭議最大的一位詞人,褒貶不一,爭論頗大,不過主流觀點對其不是太認可,至少認為他比蘇、辛、李、柳等是遠遠不如。
分享吳文英入選《宋詞三百首》的2首詞:
《浣溪沙 門隔花深夢舊游》
門隔花深夢舊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
《八聲甘州 靈巖陪庾幕諸公游》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發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
入選《宋詞三百首》詞作數量最多的11位詞人分享完了,這個排名還是很出乎大家意料的。尤其蘇、辛排名明顯偏后,而李清照僅有5首詞入選《宋詞三百首》,少于很多詞人,也令人大惑不解。
朋友們,讀了本文有何感想?歡迎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