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早耕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四
1959年5月,大會堂工程已近尾聲,開始進行內部安裝。由于門窗過大,安裝玻璃時破損率較高。同時,布置廳室,安裝屏風畫框,也需要一些超大玻璃。萬人大會堂建設指揮部請求遼寧省人民政府支援一批長2米寬1.8米的巨大玻璃。遼寧省人民政府把這一任務下達給大連和沈陽兩家玻璃廠負責完成。
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玻璃產自英國,只有長2米寬1.8米。沈陽玻璃廠從沒有生產過這么巨大的玻璃,廠房高度也不夠,拔不出這么長的玻璃,風險很大。拔這么高的玻璃,萬一中間斷裂,玻璃掉下來,就會把操作工切成兩半。廠領導和技術革新人員表示,人民大會堂的需要就是黨和國家的需要,不論困難多大,都要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確保按時供應,向國慶十周年獻禮。他們精挑細選,組織突擊隊。大家都知道生產這巨大玻璃的危險,但卻人人踴躍報名參加突擊隊,爭先擔當操作手。經反復研究,確定了三個梯次的突擊隊,由黨委書記、廠長(均為熟練的操作手出身)擔任操作手帶班上崗。
實際生產開始時,廠房內的空氣非常緊張,書記、廠長各站機器一端,一馬當先,鎮定自如,在下達開機命令后,開始穩起慢拔。當第一塊玻璃拔長了4.4米被從根切斷,第二塊上端被夾牢時,在場人員無不想歡呼鼓掌,然而,為了不影響崗上人員操作,確保順利生產,他們硬是用極大的毅力壓制住了自己的感情。經過3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斗拼搏,當最后一塊巨大玻璃下線、下令停機時,參戰人員盡管腿站腫了,眼熬紅了,嘴唇干裂了,但無一不歡呼雀躍,齊聲高呼:“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經過切割挑選,被選用的42塊巨大優質玻璃裝滿7個大木箱,用火車安全運到人民大會堂,無一破損。
人民大會堂迎賓廳的地毯如果采用多塊長條地毯拼鋪而成,就很難完全鋪平,且不甚美觀,拼縫容易被踢平,絆倒賓客,很不安全。特別是與宏偉壯觀的《江山如此多嬌》巨大國畫相比,極不相稱。
為求盡善盡美,確保安全,在迎賓廳營造出宏偉壯觀、熱烈迎賓的整體氣氛,那一定要制作一塊長23米寬17米的巨大藝術地毯。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由天津地毯二廠來完成。
天津地毯二廠聞風而動,當即成立巨大地毯生產指揮部。由于考慮周全,準備充分,組織嚴格,指揮有方,特別是參戰人員都以忘我的精神拼搏奮斗,不到3個月就圓滿地制成了面積為400平方米的巨大藝術地毯,比當時英國生產的世界最大地毯(長7米、寬6米)大9倍多,用時少15天。所以,不論是地毯之大,還是用時之短,都堪稱是世界之最。
為了把這重3噸的龐然大物安全送到北京,天津運輸部門用鋼軌把大型平板卡車和平板掛斗連成一體,用3部吊車同時平穩起吊。把打包成捆的巨大地毯安穩地放置在運輸車上。天津市公安部門則采取凈路、警車開道護衛等措施,護送運輸隊經過10個小時的夜行,安全到達大會堂北門外的平臺上。
為了避免傷人事故,由警衛天安門的解放軍官兵、清潔工人和服務人員100余人用繩捆扁擔抬的辦法,統一指揮,喊著號子同步邁進,終于安全地將巨大地毯放進了迎賓廳。當大家齊心協力鋪好時,地毯平坦如鏡,四周嚴密無縫。特別是地毯上大花綻放小花爭艷的精美藝術圖像與迎賓廳正面墻上的《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大國畫相呼應,襯托出在陽光照耀下,祖國山河的宏偉壯觀和秀美多彩,又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熱情好客、友好迎賓的美德,真是美不勝收,令人驚嘆叫絕。
五
也是在1959年初夏的一個早上,齊燕銘跟吳晗請傅抱石和關山月兩位著名大畫家,來到大會堂迎賓大廳正面墻旁,齊燕銘指著墻面對二位大畫家說:“原計劃在這里懸掛一幅刺繡之類的工藝美術品,后經過研究,確定懸掛巨幅國畫為好,畫面為表現祖國錦繡河山的雄偉氣魄,確定以毛主席寫的《沁園春?雪》詞意為題材,主題為:'江山如此多嬌’。這一艱苦的任務,請你們二位先生來完成,怎么樣?”
傅抱石和關山月兩位大師一聽,你看我,我看你,心情非常激動,為能接到這一重大任務而備感榮幸。但此時,距大會堂交付使用只有4個月時間了,兩位畫家趕忙開始構思草圖。
在最初構思草圖時,總是在《沁園春雪》詞里的具體的形象思維上兜圈子,以致抓不到要領,構思出的草稿,幾次都未能通過。
正在兩位畫家一籌莫展之時,陳毅副總理和郭沫若副委員長來了。
陳毅開門見山地問道:“草圖畫出來了嗎?”
傅抱石嘆口氣,說:“難啊,這題材太大了,不好把握,畫了幾個草圖,都未能通過?!?/span>
精通詩律的陳毅笑了笑,說道:“作畫與作詩一樣,最要緊的是立意。'江山如此多嬌’這個主題要抓住,關鍵是在'嬌’字上做文章。而要體現江山之'嬌’,畫面上就應包括長城內外,大河上下,白雪皚皚的西北高原、郁郁蔥蔥的江南大地,還要見東海,總之這幅畫要有東南西北的地理態勢,要有春夏秋冬的季節,只有這樣才能概括祖國的壯美江山,只有這樣才能'嬌’得起來,才能體現'多’的磅礴氣勢?!?/span>
關山月聽到此,又急切地問:“畫面上出不出人物?出什么人物?要不要畫太陽?”
郭沫若說:“毛主席寫這首詞,是在解放前,所以說'須晴日’。現在解放10周年了,還不出太陽?可以畫上旭日東升的太陽?!敝劣谌宋?,大家都主張不要出現,否則若概括不好反而會破壞畫面的意境。
傅抱石、關山月按照陳毅、郭沫若的指點,很快就畫出了草圖。
一天,周恩來總理由陳毅等人陪同來審閱草圖。周恩來首先親切地慰問了兩位大畫家,又仔細地看了一遍草圖,感到很滿意。不過,周恩來說:“這幅畫寬7米、高5米半,小了,還應再加大些,至少要加寬2米,加高1米。太陽也太小了,和建筑物一比就顯得不相稱,最少要加倍放大。”
兩位畫家按周恩來的指示,精心地修改草圖。在畫稿審定之后,他們來到大廳,開始作畫。平時畫家作畫時是有畫案的,但因這幅畫太大,所以畫家只能在地板上畫。他們的畫筆桿有的像安上木棍的掃帚那樣粗,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總算完成了這幅巨畫,裝裱畫的任務就由榮寶齋張貴桐師傅來承擔。張貴桐覺得一個人難以完成這幅巨畫的裝裱任務,便又要了一個得力助手劉金濤。
張貴桐、劉金濤按照大會堂需要的尺寸,裁好畫心,高5.65米、寬9米,在畫心四周鑲上“養局”(即保護畫心的一層紙)各1厘米,再鑲上宋錦,上下邊子各47厘米,兩邊各56厘米。完工之后,把大畫心卷好,翻過來把畫心面朝下,再用大刷子灑上清水,等畫心和漿口都平了,再用大刷把畫心蹚平。這才開始做糊活,糊一層復背(絹),再糊兩層高麗紙,然后再糊宣紙,一共糊了10層。
4天后,畫片干了,他們用起子把畫片四邊起開,用刀子裁去毛紙,裱畫工作完成。
9月29日晚上8點,大會堂派人來接張貴桐、劉金濤去粘畫。他倆知道粘畫工程巨大,便召集了三四十人去做這項工作。車到后,由于畫太大,車裝不下,只好找了十多個裱畫師傅將畫扛到大會堂。
巨畫剛剛粘好,就接到毛澤東寫的4幅“江山如此多嬌”的題字。毛澤東在這4幅字里每個字的旁邊都用鉛筆畫了圈圈,少的一兩個圈,多的四五個。其意是可從中選出“江山如此多嬌”6個字。張貴桐最后把毛澤東畫圈最多的字挑選出來,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張正宇放大描在畫面上。因第二天晚上人民大會堂要舉辦國宴,張正宇在架棚上干了整整一個通宵才把6個字描上去。至此,這個艱苦的工程才算圓滿完成。
六
1959年9月9日凌晨兩點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親臨大會堂工地視察。
萬里和張鴻舜陪同毛澤東先看了大禮堂,而后看了宴會廳,最后來到北京廳。萬里向毛澤東介紹大會堂時說,大會堂總建筑面積比故宮還多兩萬多平方米,故宮修建花費十幾年時間,而我們這座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會堂只用了10個月時間就建成了。
毛澤東一聽詼諧地對萬里說:“你是萬里,你日行萬里,好嘛!”萬里也笑著說:“那是大躍進出奇跡,一天等于二十年!”這時,毛澤東不再問話了,只見他神情專注地背著手,繞著北京廳邊走邊思考著什么,沒多久,臉上又露出了笑容。在場的人猜測,也許毛澤東觸景生情,想到了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葉坪村謝家祠堂召開的全國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大會選舉他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這么一個全國性的極其重要的會議,竟在一個宗族的祠堂里舉行,那時候又能有什么辦法呢?不少代表只得坐在外面聽會。也許毛澤東想到了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在那個抗戰最艱苦的年代,陜甘寧邊區政府也無力建筑大禮堂,為了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只得將基督教教堂改建成只能容納幾百個人的中央辦公廳禮堂。當時他曾講過,待革命勝利了,我們要建一個能容納一萬人開會的大會堂?,F在,他的預言成了現實,他豈能不高興?
毛澤東駐足向萬里詢問參加大會堂建設的有多少人?
萬里回答說:“直接參加大會堂建設的有3萬多人,這還沒有包括各工廠加工備料的人數?!?/span>
毛澤東說:“這些同志不為名,不為利,卻這樣努力工作,應該給他們立一個紀念碑。但是人數太多,碑上也寫不下這樣多的名字。我們應該提倡這種不為名,不為利的共產主義精神。”
萬里說:“這座建筑物還沒有名字,周總理曾說過,等建好后由主席命名?!?/span>
“你們現在怎么稱呼這座建筑?”毛澤東問。
“我們一般叫'萬人大會堂’或'人大會堂’,也有叫'人民宮’的,”萬里回答道。
毛澤東說:“'人民宮’這個'宮’有些舊了,還是叫'人民大會堂’好!”自此刻起,“人民大會堂”這個響亮的名字誕生了!
9月10日,人民大會堂全部勝利竣工!人民大會堂的建設,堪稱是中國建筑史上驚人的奇跡,短短的10個月,宏偉的人民大會堂就矗立在天安門前,這是我國建設工作者,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辛勤的汗水澆鑄成劃時代的豐碑,這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覺得文章好,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