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五輪學說把眼睛比作是由五個不同的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和我們的五臟有特定的關系。這個理論明確指出,五臟六腑都對眼睛有影響。雖然人們傾向于立即把眼睛的問題與肝臟聯系起來,因為肝在中醫中被視為開竅于目,但實際上,我們常常忽視了眼睛與肺的聯系。黑眼珠,又叫風輪,就是與肝臟相關的部分。然而,黑眼珠內的瞳孔被稱為水輪,它實際上屬于腎臟。另外,眼白則被稱為氣輪,與肺臟有關。現代醫學中,當我們感到眼睛干澀,或者有異物感,似乎有小沙子進入眼睛,或者眼白偶爾出現紅血絲,這些癥狀通常被歸為干眼癥。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肺陰虛的表現。針對這種情況,薏仁今天和朋友們分享一種中成藥,來自清代醫學家鄭梅澗的《重樓玉鑰》——養陰清肺丸。養陰清肺丸的配方包括生地、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和甘草。生地是一種涼潤且滋補的藥材,具有很強的多面性。它不僅能補腎陰,還能對其他幾個臟器,如心和肝,起到滋補作用。盡管中醫中有很多出色的滋陰良藥,生地并不顯得那么突出,然而,對于補腎的效果,生地卻更勝一籌。接下來我們討論麥冬,一種長得像麥子、大小也接近麥子的植物,因此被命名為麥冬。一般來說,我們現在使用的麥冬個頭比較大,這也意味著其汁液更飽滿,滋陰效果更佳。麥冬被視為滋陰潤肺的主要藥材。川貝母也是一種傾向于滋潤的藥材。川貝母除了具有與麥冬相似的滋潤效果外,還特別擅長止咳,因此它能潤肺、化痰、止咳。為什么要在這個方子里面加入止咳化痰的川貝母呢?因為干咳是肺陰虛的常見癥狀之一。因此,止咳是養陰清肺丸的一個主要功能,特別是在干咳少痰的情況下使用的較多。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這種藥方中會加入川貝母了。接下來我們說說玄參,這是一種獨特的藥材,可以升也可以降。當玄參進入體內后,它有兩種路徑,一種向上進入肺部,另一種向下進入腎部,因此它補充的是肺陰和腎陰。玄參和生地常作為滋陰補腎藥材,如果腎陰充足,也可以幫助補充肺陰。這是因為在中醫中,肺和腎之間存在著所謂的'金水相生'關系,意味著它們可以互相扶持。白芍的作用主要是滋陰,特別是養肝陰。肝和腎也能互相扶持。這里我們看到,一切都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不得不感嘆古人用藥的精妙。方中有兩味清熱的中醫,牡丹皮和薄荷。對于虛熱證,我們不能一開始就清熱。要在清熱的同時滋陰。因為這里的熱并不是實熱,而是陰虛引發的虛熱。虛熱會導致眼白發紅,并進一步消耗肺陰,加劇陰虛的癥狀,甚至可能將陰轉化為痰。當陰和熱結合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痰。陰是好水,而痰則是被污染的廢水。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清理虛熱,滋陰的任務就不能順利進行。因此,我們既需要滋陰,又需要清熱,這兩者缺一不可。當然干眼癥還有一部分是由于肝腎陰虛引起的,一般肝腎陰虛的癥狀是舌質紅,舌苔又少,這時候我們可以用杞菊地黃丸和明目地黃丸來調理。那怎么確定是肺陰虛呢?肺主管皮毛,開竅于鼻,而咽喉則是肺的門戶,所以我們可以檢查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也存在類似陰虛的問題,例如鼻子、皮膚和口都干燥等。所以說,中醫的妙處在于,通過觀察一個現象能夠理解其他相似的現象,各種現象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好像一張網,每一個現象就是網上的一個節點,中醫通過精準的分析和診斷,像編織網的蛛絲,將這些節點緊密相連,這樣,復雜的體征癥狀之間的聯系就被清晰地揭示出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