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等這些急癥重癥,記住這個方子,可以救人于水火!
有人說痢疾不是病,拉起來要人命。
首先我要給大家著重說明一點,痢疾真的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個稍有不慎就真的可以要人命的病!我這么說,痢疾的危害程度可真?zhèn)€是不比其他常見疾病要少到哪里去。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它甚至可以列為危害性極強的一種常見病。原因無他,痢疾的時候會短時間內(nèi)耗傷人體大量的津液,津液傷了,氣自然就也傷了,氣津兩傷在一些有基礎病的患者身上,真的是可以短時間要人命的。當然疾病也有著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比如說患者剛開始只是大便次數(shù)比較多,但緊接著就開始排出來都是那種赤白相間的膿血便,而且整個小腹擰得難受,疼得難受,蹲到廁所里邊起不來,那這一聽就知道是痢疾了。這種情況怎么辦?首先就是要了解,是什么原因?qū)е碌牧〖玻@樣才好對癥下藥。因為有著膿血,有血、有紅,所以它是一種熱性的,膿血相兼、赤白相兼,泄瀉也好,痢疾也好,這里邊肯定有濕邪的,所以說這個痢疾是由濕邪和熱邪,壅滯在腸道當中出現(xiàn)的痢疾,所以病位在腸道當中。它的原因是濕熱之邪它壅滯在了腸道里邊了,那么濕熱之邪一旦壅滯,氣的運行肯定就不正常了,既然不正常了那就氣滯了,或者說氣機阻滯了。當腸道中的氣機阻滯了,不通則痛,整個小腹部就會一陣一陣的擰著疼,那一疼就得往廁所跑,上出來一點點,里邊有膿血,起來還覺得沒干凈,不起來吧,等了半天也沒啥事,所以非常的糾結(jié),這種癥狀我們把它叫做里急后重。熱邪可以傷及脈絡,又可以迫血妄行,所以濕熱之邪壅滯在腸道當中,和腸道中的氣血就會交結(jié)在一塊,這是邪氣。那人體的正氣就不想要這個邪氣,想趕走它,而疾病的過程就是正邪交爭的過程,所以這種濕熱之邪,在腸道里邊,和我們的氣血相互斗爭,不分勝負,產(chǎn)生了氣血的搏結(jié)。這樣灼傷了腸絡就有了血,灼傷了腸道的肌肉,一灼熱,熱腐成膿,所以最后因為這些原因就釀成了膿血。那釀成的膿血和大便混濁,排泄出人的體外,所以患者就出現(xiàn)了下痢膿血了,這個時候既有膿,也有血。由于是濕熱之邪,它會下迫,那么排泄到肛門口,就會感覺到肛門口有一種灼熱的感覺,以上就是這個患者的典型癥狀。那我們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原因是濕熱之邪,病位在腸道里,結(jié)果是濕熱之邪壅滯在腸道,而引起痢疾這個病。既然患者有濕熱,那就清熱燥濕,單純的清熱燥濕還不可以,因為濕熱之邪和氣血搏結(jié)在了一塊,一個是引起了氣的阻滯,另外一個就是有了血瘀,又有血熱,所以一定要去調(diào)和氣血。黃芩、黃連這兩味藥苦寒,清熱燥濕,入大腸經(jīng),所以在這里用了它苦寒,清熱解毒,用了它的苦燥濕止痢。白芍這味藥物是個養(yǎng)血的,用白芍來養(yǎng)血合營,尤其是白芍它是甘味的,跟甘草合到一起可以緩急止痛,針對腹痛和里急后重的癥狀而設定的。所以白芍從用量上不得用少了,因為這個疾病,腹痛和里急后重這兩個癥狀很糟糕,而且是主要的表現(xiàn),所以方子當中白芍重用。同時方子當中還用了當歸,不僅可以養(yǎng)血,還可以活血,一個白芍、一個當歸,這是養(yǎng)血活血的經(jīng)典配伍。行血則便膿自愈,同時養(yǎng)營血又兼顧熱邪耗傷的營陰,即兼顧陰血耗傷,這是在方子當中用白芍和當歸,而且要重用白芍的原因。方子當中還用到了木香和檳榔,這兩味藥物它是個行氣、導滯的,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行氣的目的是為了管它的里急后重,行血的目的是為了去管他下痢膿血。大黃既可以瀉熱,又可以導滯,通因通用:濕熱痢疾為實證, 而實則瀉之,大黃本身是邪熱的,可以輔佐君藥讓清熱燥濕的力量更為顯著。同時它還可以配合白芍、當歸可以使活血行氣的力量更為彰顯。官桂=桂皮,它在這個地方可以幫助當歸、白芍行氣、行血,讓它們行血的作用更加好,二來官桂配合木香、檳榔行氣,行氣的力量就更好了。而官桂是溫熱的,可以防止黃連、黃芩、大黃它們的苦寒之性,因為太過苦寒了,可以傷及人體的陽氣,三者的苦寒又制約了官桂的溫熱“反佐”。甘草合白芍可以酸甘化陰、緩急止痛,為佐藥;二來它可以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故而甘草即為佐藥,又為使藥。濕熱痢疾熱毒重、赤多白少、發(fā)熱→加重清熱解毒藥→芍藥湯+白頭翁、金銀花。濕熱痢疾赤多白少、無發(fā)熱癥狀→需清血分伏熱→芍藥湯+丹皮,有出血再加地榆。這個方子放在現(xiàn)代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阿米巴痢疾、過敏性腸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