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是補腎最好的方法,有一個方子能脾腎同補:桂附理中湯
補腎先補脾
我們常說腎為先天之本,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腎精和腎陽是父母給的,而其是有限的。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那腎就需要后天之本脾來滋養充盛了,中醫上常講這叫“后天養先天”。如果一個人的脾出現了問題不能繼續滋養著腎,那隨之就會出現腎虛的情況。但因為調理時沒能補脾,那最后的治療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既可以讓脾胃進一步的去滋養腎臟,又能夠幫助藥效的吸收。那如果是脾腎兩虛的情況下,那調理就要以脾腎同補為主,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肉桂?熟附子?干姜?黨參?炒白術?甘草?
如果你經常食欲不振,手腳冰涼,小腹也總是涼涼的,還會腰膝冷痛,不敢吃冷飲,只喝熱水,卻還總是會拉肚子。那你就可以參考桂附理中湯加減治療,溫中散寒,補氣健脾,是溫補脾腎陽虛的要方。樹皮,是能量流通的管道,取象于“通”,所以,我們常常說肉桂可以引火歸元,就是可以把上面的能量通引下來。肉桂既然是個辛熱藥,所以,常常用來治療寒證,能能夠補腎助陽?溫中散寒,為君藥。附子:是大辛大熱的藥物,通十二經脈,散全身寒氣,補火扶陽必用。張錫純先生說:附子,為補助元陽之主藥,其力能升能降,能內達能外散,凡凝寒錮冷之結于臟腑,著于筋骨,痹于經絡血脈者,皆能開之,通之。黨參:黨參可以補氣,補哪里的氣呢?補的是脾肺之氣。你拿一根黨參嚼一嚼就知道了,有回甘清甜的感覺,再然后生津,生出口水來。炮姜:是干姜的加工品,炮姜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肝經。炮制后解表作用減弱,主要用于溫中止瀉、溫中止血。白術: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 白術性味甘溫苦,善入脾胃二經,它是調養脾胃中最重要的一味中藥。張錫純曾評價其說,白術為其具土德之全,為后天滋生之要藥。桂附理中丸不僅可以補益脾腎,溫中散寒,還可以滋養五臟,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失眠等問題,對于人體的健康也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