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廣大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人員更好了解政策,現就關于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的意見、建議和問題,作如下解答和宣傳:
1.什么是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
答: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下稱基層特定崗位)是指政府開發、通過公開招聘等程序、吸納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在街道、社區、鄉鎮等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崗位實現就業。
2.2014年基層特定崗位招聘對象是哪些?
答:招聘對象是畢業兩年以內(即2013屆、2014屆)、未實現就業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
3.基層特定崗位人員勞動合同如何確定?合同期限多長?
答:基層特定崗位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街道、鄉鎮、社區)與特定崗位人員訂立,首次簽訂勞動合同期限為3年。
期滿后雙方協商一致可依法續簽勞動合同。
4.基層特定崗位人員工資薪酬待遇是怎樣的?
答:我省規定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工資年均不低于19800元,即不低于1650元/月,并要求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給予適當補貼;鼓勵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不斷提高特定崗位人員待遇。
5.基層特定崗位工作與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項目有什么不同?能否享受定向招錄等優惠政策?
答:選聘生、“三支一扶”、“農村教師特崗計劃”、西部志愿者是國家從2006年起相繼開展的四個基層服務項目。每個基層項目定位不同,招募對象均有特定的報考條件、程序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享受的就業政策。如選聘生(即大學生村官)性質是“村級組織特設崗位”,公開招聘條件為應屆畢業和畢業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則上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或非中共黨員的團干部、學生干部,通過筆試、面試等程序選聘后簽訂項目合同,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務員的有關規定進行。服務期滿享有定向考錄優惠政策。
基層特定崗位是我省組織實施的基層項目,與國家實施的四個基層項目無可比性,沒有定向招錄政策。
6.基層特定崗位人員能否納入事業單位編制及升遷問題?
答: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是在組織、人社、編制部門嚴格的計劃下,按照規定程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是我省實施的吸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一項舉措,實施的目的主要是為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在基層鍛煉,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工作能力,為下步發展提供更多空間的機會。同時也為那些有志于扎根基層、樂于為基層群眾服務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
基層特定崗位從實施起,就明確實行勞動合同管理,各項待遇均已在公告中公布。因此,不能納入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管理。
7.關于能否享受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及同工同酬的問題?
答:事業單位實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其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主要吸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在實施起,就已明確實行勞動合同管理,工資標準和待遇已在合同中明確,用人單位和崗位人員都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職責。因此,不能按照同單位事業編制人員享受績效工資。
8.省級財政撥付給各地的崗位補貼是不是發給特定崗位人員的?
答:按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文件規定,特定崗位人員報酬由省級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其中,省財政通過就業資金對各地財政補貼,要求不低于月薪1650元/月標準,由各地統一對特定崗位人員撥付報酬。因此,省級財政補助市縣的資金,與個人工資不直接掛鉤。
9.原高校畢業生公益性崗位為何要轉為基層特定崗位?轉崗有哪些程序?
答:我省從2012年起連續兩年開展公益性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到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從事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目的是幫助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滿足基層工作需要。由于公益性崗位具有臨時性、救助性等特點,崗位工作時間不能超過三年。為解決高校畢業生期滿出路問題和保持基層工作的連續性,從2014年開始我們開展基層特定崗位,為做好基層公益性崗位與基層特定崗位的有效銜接,對現仍在崗的高校畢業生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轉崗。
對愿意轉崗的人員,個人要提出申請,經所在單位推薦、當地人力資源社會部門考核后,重新簽訂基層特定崗位勞動合同。本人不愿轉崗,可繼續履行原高校畢業生公益性崗位勞動合同,期滿后終止勞動關系。
原標題:關于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有關問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