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詢師考試中,我們經常要需要區分這幾個問題:
1、重性精神病與神經癥、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
在區分的重點上,主要看自知力、求醫行為。
2、神經癥與一般、嚴重心理問題的區別: 區分的重點在于——心理沖突的性質。
2.1 心理沖突有常形與變形兩種。
2.2 常形與變形的區分有兩個標準:是否具有道德性質(是否能區分開道德與不道德)、是否與現實有直接聯系。如出現第三者后,在離婚與不離婚中矛盾,這就與現實事件直接聯系,并能區分開道德與非道德性質。這就是常形。如一個人整天想著是該吃飯還是不吃飯,與現實事件無直接聯系,并且無法區分開道德與非道德性質。這就是變形。
2.3 心理沖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嚴重心理問題,最多是心理障礙
2.4 心理沖突如是變形,就可能是神經癥。
許又新神經癥評分標準:
1、病程:不到3個月為短程,評分1;3個月到1年為中程,評分為2;1年以上為長程,評分為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輕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動設法擺脫,評分為1;中度者病人自己擺脫不了,需借別人的幫助或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評分為2;重度者病人幾乎完全無法擺脫,即使別人安慰開導他或陪他娛樂或易地休養也無濟于事,評分3。
3、社會功能:能照常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者,評分為1;中度社會功能受損害者工作學習或人際交往效率顯著下降,不得不減輕工作或改變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場合不得不盡量避免,評分為2;重度社會功能受損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學習,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學,或某些必要的社會交往完全回避,評分為3。
如果總分為3。可以認為還不夠診斷為神經癥。如果總分不小于6,神經癥的診斷是可以成立的。4~5分為可疑病例,需進一步觀察確診。
對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至少要考慮近三個月的情況才行,時間太短是不可靠的。
3、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的區別:
3.1 一般心理問題:符合由現實因素激發、持續時間較短(持續一個月或間斷持續兩個月)、情緒反應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能(效率下降)、情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狀態。
3.2 嚴重心理問題: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刺激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強烈(靠自然發展和非專業干預難以解脫)、持續時間長久(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有時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4、在心理診斷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詞:非精神病性心理問題
4.1 非精神病性心理問題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包括: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癥性心理問題
4.2 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又被稱為可疑神經癥:第三種類型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有時,我們也把有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的人格缺點者(如均衡性較差的人格)列入這一類。
4.3 因此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可以總結為:可疑神經癥,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我們可以把心理診斷中經常出現的幾個診斷結果按嚴重程度做如此劃分: 重性精神病——神經癥——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可疑神經癥)——嚴重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
看一個例題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60歲,博士學位,退休工程師。
案例介紹:求助者是某一領域的知名技術專家,退休了還每天去單位上班。半年多以前檢查出癌癥,隨即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術后家人要求求助者不要再上班了。求助者覺得自己非常不幸,很多事情都沒有做完,很著急。兩個多月前,求助者身體不適,擔心癌癥復發,害怕再次手術。在家看書也看不進去;以前很容易完成的事,現在要拖很長時間。求助者覺得自己不行了,不想見過去的同事,不也愿意見親戚朋友。內心很痛苦,情緒也較低落。近來沒有胃口,失眠。多次到醫院檢查,未發現癌癥轉移。在家人陪伴下前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妻子反映求助者過去追求完美,生病后像變了一個人,認死理,較真,經常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擔心。
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2014.11
國家心理咨詢師(2級)/ 心理診斷技能/ 下診斷/ 單選/ 18
A.一般心理問題
B.焦慮神經癥
C.嚴重心理問題
D.神經癥性心理問題
病程:不到3個月,1分。精神痛苦程度,重度,病人幾乎無法擺脫,2分(因為時間短,不到兩個月,考慮2分)。社會功能:不愿見朋友同事,看書看不進去。2分。共5分,考慮可疑神經癥。 對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至少要考慮近三個月的情況才行,時間太短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