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41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C149
文蛤散方
水噀原逾汗法門肉中粟起更增煩
意欲飲水還不渴文蛤磨調藥不繁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白散方
巴豆熬來研似脂只須一分守成規
桔梗貝母各三分寒實結胸粥一杯
桔梗三分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件三味為末,內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這一條通過水結于表,與水結于里的結胸證相對比,寒實結胸與熱實結胸相對比,以體現水結有表、里、寒、熱不同的證型。
條文中的.小陷胸湯.和.亦可服.都是衍文。
這一段的意思主要是論水結于表。結胸是熱與水結在里,這是結在表。這是一個了。第二個意思就是說寒實結胸,寒實結胸和熱實結胸就作個對比。同時,這一條也說出了一個水療的問題,過去我們講的是火療,這個講水療,都是古代的物理療法。
.病在陽.,.陽.就是指表,應該有發熱惡寒。。.應以汗解之.,應當用發汗之法來解除表邪。.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醫生未用發汗之法,反倒用涼水.潠之.,潠者是噴也,.灌之.是灌溉,是洗的意思,用了水的退熱的一些方法。因為這個人發燒,所以用涼水噴一噴,或者用涼水洗一洗來降溫,這種治療的方法是不正確的,所以加個.反.字。結果是.其熱被卻.,在用這個冷水噴也好,洗也好的,暫時這個熱被卻了,趙本說.劫.,被劫,當時熱可能稍微退一點兒,但是不能根本解決,所以它.不得去.,這個熱不能夠徹底治好。
.彌更益煩.,事后它的發熱不但不能好,而且比用冷水療法前反倒要加重,張仲景用三個形容詞說明發熱很嚴重了,不是一般的。.彌煩.,.其熱被劫不得去,彌煩.也行,.更煩.也行,.益煩.也行,他現在把三個加重的語氣詞都用在一起,叫做.彌更益煩.。.煩.當.熱.字講,發熱更重了;這個.煩.不是.心煩.的.煩.。那么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個熱閉郁了,被涼水這么一刺激,皮毛腠理一收斂,熱出不去了,.肉上粟起.,.肉.就是皮肉之上,就是皮膚上邊起了一些像米粒大的點兒,這是什么?這是受那個寒、水寒,一噴一洗,寒凝于外,熱郁于里,所以肉上就起了一些像米粒的點兒。.肉上粟起.是代表寒,.彌更益煩.說它的熱未退,反倒加重了,所以這個證發熱發得很厲害。
.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意欲.就是.想.,像有點兒口渴,要想著喝水,.反不渴者.,但是又不渴,也不能喝,這個癥狀就是又想著喝水,還又不能喝水,這反映熱被劫,還在表,還未完全入里,太陽的體表是有水液的,行于三焦、膀胱,則腠理毫毛其應,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應,所以三焦的水和膀胱的水都是行于體表的,所謂.霧露之溉.?,F在熱閉了,寒也凝了,那么體表的水液、津液也就不散了,它呈現了這樣的一個病理變化。熱和水完全在表,而還沒有完全入里,癥狀是想要喝水,但是又不樂意喝水,這和五苓散的那個表證不解、小便不利、膀胱蓄水、消渴比較,這個癥狀是輕的。
怎么辦?.服文蛤散.,文蛤散能夠清在表的陽郁之熱,又能行皮下之水,對于這個癥狀是適合的。.若不差者.,如果吃這個文蛤散,好了,那就好了,倘若.不差.,這個病不好,那就說明水和陽郁之熱就嚴重了,文蛤散的力量是比較輕的,也就是一味文蛤,意在言外,這個人可能就不是.意欲飲水,反不渴者.,也可能有心煩、口渴、小便不利等癥,可能要有一些太陽蓄水的情況,病重藥輕,就.與五苓散.。五苓散既能發汗,又能利小便,使太陽的經腑之邪得到解決,這個病就好了。文蛤散證.其熱被劫不得去,肉上粟起.,是一個皮膚的陽氣被冷水所刺激,陽氣閉郁,皮下的水郁了,當然是這個人也沒有汗,發燒也不退,肉皮上還有一些.粟起.,這是水在表的一些癥狀。
關于文蛤散有兩種意見,柯韻伯《傷寒來蘇集》認為這個方子應該是《金匱要略》的文蛤散,《金匱要略》在.嘔吐噦下利.篇里有一個文蛤散,.消渴.里也有文蛤散,就是麻杏甘膏湯加生姜、大棗,再加上文蛤,七味藥組成,有點兒發汗解表的作用,所以柯韻伯說這個地方的文蛤散實際上就是《金匱要略》上的文蛤湯。我個人認為這個事還值得考慮,為什么?因為從文筆來看;它是一證兩方,就像是我們先予小建中湯,后予小柴胡湯,也是一證兩方。這個.若不差者,與五苓散.,病一個輕一個重,藥方也是一個輕一個重,從這樣的行文來看,不見得這個地方是用麻杏甘膏湯加姜、棗,加文蛤的那個文蛤湯。還是文蛤一味的文蛤散,這個文蛤就是海里的海蛤,海蛤上頭有指紋的就叫做文蛤。
文蛤咸寒,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能夠運肺經,治咳逆上氣、喘急煩悶,有利肺祛痰的作用;第二個,就是有利小便,治浮腫、行水氣的作用,實際上就一個作用,一個是治肺,一個是利水,一個是開水之上源,祛痰,治肺氣上逆,下邊就利小便、利三焦,所以能治水腫。這個證,陽氣閉郁使皮下的水液停滯不行,所以外邊沒有汗,里邊還高燒不退,想著喝水又不能喝,水熱之邪在表,還未完全入里,先給吃文蛤散;如果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利、也渴了,那就要吃五苓散,這是一證兩方,有輕有重。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寒實.就是水寒氣冷所凝結的痰飲類的東西,這些物質凝結在胸、在心下,就使心胸之陽受阻,出現一些疼痛、痞硬,甚至還有一些瘡瘍之癥,這個就叫寒實結胸。寒實結胸和熱實結胸是不一樣的,那個是熱與水結,這是寒冷和痰水凝結,所以它也疼、也痞硬,甚至還氣喘咳逆。寒實結胸和熱實結胸的鑒別在什么地方?.無熱證者.,寒實結胸沒有煩渴,沒有發燒,沒有那些熱實結胸的所有的熱證,沒有熱證不等于沒有實證。比如脈,大結胸脈是沉緊的,寒實結胸脈也是沉緊有力的,不是個虛脈,沉遲、沉弱就是臟結。雖然,寒熱是不同,但是在邪實方面還是相同的,所以脈也是沉緊的,有的大便也是不通的,所以這才叫實。.無熱.,這是個實證而不是個虛證。這個病給他吃大陷胸湯,那就不行了,大陷胸湯是熱與水結,是大黃、芒硝、甘遂,這是寒痰水冷的凝結而阻礙了心胸的陽氣,大陷胸湯是不恰當的。
怎么辦?給它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是桔梗、巴豆、貝母三味藥組成,所以叫三物。大便不能泄,大便泄可不能吃這個三物白散。在這三味藥中,巴豆是一個辛熱有毒之藥,能夠攻逐寒性的水飲痰濕凝結。過去有句話.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巴豆的油要是不去掉,那個力量像牛,很大了。貝母和桔梗,一個是開結的,一個是開肺氣的。貝母這個藥有開邪氣的凝結,能治胸中的氣結,也有化痰行水的作用。桔梗走氣分,能夠開提肺氣。肺氣一利,胸中的氣結也開了,再加上巴豆的大而有力的熱性的攻寒逐水的這樣的一個力量,就把一切的寒濕、寒冷水飲的凝結排出體外。這個藥還有這么兩個方面作用,.不吐即下.,病在上者則吐之,病在膈以下的,它就瀉下。吃了以后,也許吐,也許下,也有吐下交作,病就好了。
這個藥是很重的,用的時候要注意。.上三味,為末,內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白飲.就是大米湯,為什么用米湯送面藥?因為米能和胃,使巴豆之毒還有點兒節制。.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羸者就是身體虛羸的,身體不太好的要少吃,身體強壯的人可以吃半錢匕,半錢匕現在多少分量?現在量就是三分,身體差一點兒吃二分,吃一分半。吃藥以后還有一個條件,.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如果.不利.,大便不下利,.進熱粥—杯.,喝一杯熱粥;要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因為巴豆熱而有毒,一吃熱東西,它就行它的藥力,力量就更兇猛了。如果泄得太多了,喝點兒涼粥,緩解巴豆的力量,同時粥還有養胃氣的作用。過去的時候吃了巴豆,誤服巴豆,吃了以后就泄,泄的時候怎么辦?就是喝涼水,井里的涼水咕嚕咕嚕地喝。喝了就能緩解。喝完了以后,大便止住以后,有時候嘴里還長皰,口腔黏膜起皰,這個藥特熱。底下這些.身熱皮粟不起.,這些就不要了,是一些衍文,《玉函》、《外臺》、錢潢本、柯韻伯本都把這些刪掉了,咱們也把它刪減了。
三物白散治寒實結胸,結胸到此就算是講完了。有大結胸,有小結胸,有偏于上的,有偏于中的,有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治療有大陷胸湯,有小陷胸湯,.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所以結胸是有大有小,大小就是輕重吧;有寒有熱,寒實結胸,熱實結胸;還有外、有里,水在里也,熱與水結,就叫結胸,在外邊這個像文蛤散證,發燒不退,彌更益煩,肉皮粟起,意欲嗜水,反不渴者,這是水在體表了。是不是就只這么一些癥狀?以發燒為主,身上也不舒服,身上酸疼難受,它有水,所以先用文蛤散,文蛤散就一味藥,力量比較輕,小病一般吃了就好了。如果有口渴,又有小便不利,發燒還不退,再給他吃五苓散。寒實結胸在臨床上掌握問題,這個人大便不能泄,大便泄可不能吃這個三物白散。因為它是實,寒熱是不同的,實還是同的,不是虛證,是個實證,所以它脈也沉緊,大便也是有一些不通才可以吃,這一點就是關鍵。
原文
142
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C150
這一條是論述太少并病,太陽和少陽的并病,而類似結胸,治療用刺法,未用湯藥。
為什么要用刺法?因為有少陽的問題,不能發汗,不能瀉下,少陽是禁汗、禁下的,所以張仲景用刺法來代替湯藥治療。
太陽與少陽并病,就是先有太陽病,后有少陽病,這就叫并病。并病是有一個前后次第。癥狀是.頭項強痛.和.眩冒.,.頭項強痛.是太陽經邪不解,或者出現.眩冒.,.眩冒.是少陽病,.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陽病有眩冒。少陽的里氣不和,少陽之氣不能夠疏泄,所以.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這個人心下痞硬、痞塞、硬滿,有的時候就重了,就像結胸,可能有疼痛,有的時候就好一點兒。什么道理?因為它是太陽和少陽并病,少陽之邪游離于半表半里之間,所以它有的時候向里,就.時如結胸.,有的時候它偏于表,就好一點兒,所以古人就認為這是太少并病,還不是純粹的少陽本經自病。
既有太陽經證,也有少陽經證,.當刺大椎第一間.,.第一間.就是大椎穴,.當刺大椎和肺俞.,這兩個穴都能解太陽經之邪,大椎是在脊骨第一節的陷中,肺俞在第三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肺合于表,太陽之表,所以能解太陽表邪。肝俞去膽經之邪,因為肝膽相表里,刺肝俞就解決了少陽之邪。這樣太陽之邪解了,少陽之邪也解了。.慎不可發汗.,不要認為有頭項強痛就發汗,千方不能這樣做,要謹慎了。為什么?因為.時如結胸.、.心下痞硬.和.眩冒.,它有少陽證,少陽的邪是不在表的,治太陽可以發汗,治少陽就禁汗。你要是誤用了發汗,不能夠解除少陽之邪,反傷了胃里的津液,使少陽之邪由肌而克于胃,就要發生譫語。這就是少陽的禁忌之法。
只要出現了少陽證,就不要發汗,也不要瀉下,要.治從少陽.。為什么?因為少陽這個病就有這樣一個問題,誤發少陽之汗,就要譫語。傷了胃的津液,胃一燥,少陽的熱邪就乘虛而入,所以就說胡話,胃氣不和了。.脈弦.就是少陽的脈,一直到五六日,而且還是譫語不止的,這時候可不可以瀉下?這時候有譫語了,譫語是陽明了,是不是用調胃承氣湯?不行。為什么不行?因為脈弦就是少陽證,少陽之邪未解,不能夠瀉下。少陽不但禁汗,也要禁下。
.當刺期門.,應當用針刺之法刺期門,期門為肝的募穴。刺期門做什么?用瀉法,.隨其實而瀉之.,瀉膽經之熱。膽經之熱解除了,這個人就不說胡話了。因此,這一條就是既有結胸的類似證.時如結胸.,也說明少陽病禁汗、禁下的這樣的一個道理。
.三陽合病,治在少陽.,凡是陽經的病,只要是出現了少陽證了,就得以治療少陽為主,這是指用湯藥而言的。為什么?因為病已經涉及少陽樞機不利,不給和解少陽,給它發汗、瀉下都是無濟于事的,同時汗下要傷正氣,就帶來不良后果,譫語,煩悸而驚,.汗譫吐下悸而驚.,.甚則吐下利不止,水漿不入命難生.,重的時候都有死亡的危險,這個事情一定記住。
原文
143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C151
這一條與以下兩條都是講.熱入血室.證。為什么在這地方添了三個.熱入血室.?一個原因是它有結胸的類證,另外它和少陽有關系。張仲景寫的文章它有一個內在的聯系性,結胸講水結,少陽講氣郁,那么婦人中風,傷寒熱入血室,講血了,由血影響氣,也講到氣血閉結,所以水的關系、氣的關系、血的關系,這樣在辨證論治里才互相對比、互相發揮,可以提高我們辨證論治的思維和視野,很有意義。
這三條的.熱入血室.,病因是不同的,有經水適來,也有經水適斷,這是一個不同。第二個不同,有發燒的,有不發燒的,要記往這是個重點。第三個是有胸脅悶的,有往來寒熱的,有晚上說胡話的,這三個癥狀的不同,治療也就不同。把這三點抓住了,熱入血室就掌握了。
熱入血室和月經有關,是個婦人病,男人沒有。有的人說是男人有熱人血室,當然這也是一個證明的問題。我個人觀點,認為男人沒有熱入血室證。陽明篇有個熱入血室,沒提婦女,那不就是男人了?前面說的是婦女,后邊還總說,那不是重復了,所以熱入血室是婦女的一個病了,不是男性得的病。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這是表證不解了。.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是個倒裝句,把這個.得之七八日.放在上邊,時間已經有七八天了,這個婦女的經水就適來,.適來.就在這時候她恰巧來了月經。來的月經是不是正常周期?這就不好說了。山田正珍就說.經水不期而來,偶然而來,都算適來.,這樣它就不受周期范圍的限制。經水適來,血室空虛,表邪內犯,熱入血室。熱入血室以后,表證就解了,.熱除而脈遲身涼.,發燒除掉了,脈跳得也不快了,脈也遲了,身也涼了,這表邪解了。但是表邪解,有個脈遲,說明還有點兒凝結。
.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出現了里證,胸和脅就是少陽的部位,脹滿,有的時候還疼,就像結胸,.如結胸.不等于就是結胸。.譫語者.,還說胡話。這是什么?。繛槭裁此约簾峋屯肆??為什么又出現胸脅下滿,像結胸?為什么又說胡話?.此為熱入血室也.,這個病就叫做熱入血室,就是乘月經來后血室空虛,血熱就傳到了血室。血室是什么?這里有爭論,說得很多,我們同意就是子宮,就是胞宮。入了血室了,到了胞宮,為什么還出現.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因為女子胞和肝經、肝膽之氣有聯系,.厥陰足脈肝所中,大趾趾端毛際叢,環繞陰器抵小腹,挾肝絡膽.,胞官受邪,血室里有邪熱,影響肝膽之氣的不和,實際上肝膽之氣就疏泄不利了,所以就出現.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就是血病影響肝膽的氣機不利了。
為什么還說胡話?《傷寒論》的說譫語、說胡話,一般都是指陽明而言的,胃絡通于心,胃一燥熱就說胡話,只有熱入血室的譫語屬于血分有熱。血分有熱,諸脈皆上系于心,血脈都和心有聯系,血分之熱上擾于心,她也說胡話。這個說胡話和大便燥結沒有聯系,不是陽明,而是熱入血室的。它的主要見證不是肚子脹滿,而是.胸脅下滿,如結胸狀.。
這一條一個是經水適來,一個是沒有發燒,主要的見證一個是.胸脅下滿,如結胸狀.,一個是說胡話。怎么治?.當刺期門.,應當用刺法刺期門穴,瀉肝膽之邪熱。它是月經適來,這時候血中之熱可解,這個病也就可以好了,不要用什么瀉下之法。
原文
144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C152
這一條承接上條論述熱入血室寒熱如瘧的證治。什么叫.經水適斷.?就是月經未可斷而斷,月經還不應當斷,它正在這時候恰巧就斷了。為什么?熱入血室,氣血閉結,熱與血結,月經就斷了。這個病也是由外感而來的,.經水適斷.應該接在.七八日.的下邊,這是一個倒裝句,.婦人中風七八日,經水適斷者.,這意思應當這么體會。
經水適斷以后就熱與血結,使肝膽之氣不利,所以就.續.,繼續,就出現發冷發燒的發作有時,.續得寒熱,發作有時.。這種發燒和咱們過去講的那些發燒不一樣。過去講的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惡寒發熱而如瘧狀,這個發燒有點兒寒熱往來而發作有時,像發瘧,是少陽的氣不利了,.發作有時.,發作有一定的時間,所以它才像瘧,一天有那么三次,或者是四次,或者是兩次發冷發燒。怎么辦?這個證沒有胸脅滿,也沒有譫語,只是一個.往來寒熱,發作有時,其形如瘧.,只是這么一個癥狀的特點,是有發熱的熱入血室,和前面的那個.熱除而脈遲身涼.是不一樣的,這樣就不要給他扎針了,還扎期門干什么?胸脅滿可以刺期門,因為期門在乳下,能治胸脅之滿,這是以寒熱為主的,正邪居于脅下,所以這時候就要給她吃小柴胡湯,小柴胡湯熊夠退熱,能夠解寒熱之邪。
根據《醫宗金鑒》和后世注家的見解,因為它這里氣血閉結,來了月經的時候一得這個病,月經就沒有了,這個小柴胡湯還要加上點兒牡丹皮、生地黃、桃仁、紅花,稍微活活血。這樣的意見對不對啊?在臨床是不是這樣?對的,比單純用小柴胡湯要好一些。小柴胡湯基本是氣分藥多一些,沒有血分藥,加上一點兒血分藥,效果要更好一些。
在臨床上我們看到熱入血室,經水適斷而有寒熱如瘧的,要用小柴胡湯加生地、牡丹皮、紅花、桃仁。如果熱出而脈遲身涼,胸脅滿,如結胸狀,還有譫語的,以刺期門為主,那是經水適來。
原文
145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C153
這一條是論述婦人熱入血室的自愈證。.婦人傷寒發熱.,有發燒,經水適來以后是不是還發燒?發燒,未說.汗出而脈遲身涼.。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特點,.晝日明了.,白天的時候精神很清楚,.暮則譫語.,一到晚上就有點兒說胡話,越到晚上精神越糊涂,.如見鬼狀.。
精神有些昏聵,這是什么道理?.此為熱入血室.,這是傷寒的邪熱進到血室里來了。白天陽氣行于陽,到了晚上就行于陰,這個人她血分里有熱,熱入血室了,晚上陽氣又行于陰,陰分熱邪發作,因此就譫語,精神昏聵,如見鬼狀。這是血熱上乘,血中之熱發作,使心神出現譫語不安。除了這個癥狀以外,她沒有往來寒熱,也沒有胸脅滿、如結胸狀,這些都沒有,只是一個有發燒,晚上的時候說胡話。
.無犯胃氣及上二焦.,這個.無.是個禁止之詞,.犯.就是侵犯,就是說不要用瀉下之藥,不要因為她說胡話,就用承氣湯類瀉下之藥侵犯她的胃氣。譫語是血分之熱,而不是氣分之熱。.及上二焦.,也不要給她扎針,或是給她吃小柴胡揚。為什么,既沒有胸脅滿,也沒有往來寒熱,扎針、用小柴胡湯都是多余的了,這就叫.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這個病自己就能好,為什么?因為經水適來,來而不斷,和.經水適斷.的不同,她有一個熱隨血除的機轉。因為她的病機要點主要是熱在血里,所以她晚上的時候說胡話,現在她月經經水適來,血中之熱隨著月經排出體外,可以自愈的,不用吃藥了。
一個是用刺法,一個是用湯藥,一個就是.必自愈.,這三個不同了。小結一下,這三條:第C151條.往來寒熱如瘧.,用小柴胡湯以解其邪;第C152條.胸脅滿,如結胸狀.,要刺期門以瀉其實;這一條沒有上邊說的那兩個癥,只是一個.暮則譫語.,所以待其經行血去,而邪熱自解。這個病是有的,不是光在月經了。婦女產后,熱入血室,根據現代醫學就是有產褥熱這種病,就是這樣,它有神經癥狀,說胡話,精神有些昏聵。這是三個熱入血室,既有結胸的癥狀.如結胸狀.,也有少陽證.胸脅下滿.,它是熱入血窒,由血分而影響到氣分,肝膽之氣不和,有血分有熱出現譫語這些精神上頭的一些癥狀,所以在太陽少陽并病和結胸以下出現,有相互對比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