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給家長回答介紹過,醫生多是通過流行病學、病原學、病史介紹、發病及癥狀特點、輔助檢查、診療用藥、預后判斷等這幾個方面鑒別,當然,用病原學檢驗的方法對于小兒感冒這類疾病的判斷具有客觀準確性,從而可以幫助醫生指導用藥。
病毒與細菌感染的病原體是完全不同的,實際上,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及病原學檢測,小兒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因此,家長在孩子感冒的時候,首先還是考慮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較大。這是一種方法。
病毒性感冒: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飽病毒、腺病毒、EB病毒、柯薩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
而細菌感染:往往是病毒感染的一種繼發性感染,多是由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感染;當然少部分由支原體、真菌感染。
由于病毒具有傳染性,往往病毒感染會出現季節性流行趨勢,多在冬春季節、氣溫下降的時候流行感冒,尤其是流感病毒。
而細菌感染多是散在和單一性發病,沒有流行性感染趨勢,各個季節均可散在發病。
1、發熱:
病毒性感冒:發熱多呈不規則熱,體溫可持續性高熱,但也有不發熱的情況,精神及一般情況比如哺乳、睡眠及精神狀態影響不大。自然熱程5~7天,可以自行恢復正常。
而細菌性感冒:發熱可呈間歇性,有馳張熱或稽留熱,大孩子或有畏寒、或寒戰;精神狀態及一般情況明顯不如正常情況。其熱程相對長,如果不用抗生素是不會退熱的。
2、癥狀特征:
病毒性感冒:首發癥狀有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咽部干癢不適,后期有咳嗽。流感則是以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為主要癥狀。
而細菌性感冒:主要表現的是咽部疼痛、尤其吞咽疼痛明顯,也會有鼻塞流涕,為黃稠鼻涕;伴有呼吸性的痰鳴音,繼發氣管及支氣管感染,則會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癥狀。
如果初步判斷病毒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不用抗病毒藥物,尤其嬰幼兒,而流感就需要在48~72小時內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治療。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7~10天,可以自愈,一般預后良好,并發癥少。
如果考慮細菌感染,就要應用抗生素,一般小兒抗生素應用原則是用藥物半衰期短、抗菌范圍小、肝腎影響小的青霉素類或?-酰胺酶類,比較合適。抗生素應用都要做過敏皮試,陰性方可應用。細菌性感染病程是根據抗生素應用敏感性及療效決定,一般會比病毒感染病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