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中風” 須防患于未然
■嚴世蕓
42歲的張女士是個會計師,平時工作緊張,節奏較快,經常頭痛、疲勞乏力,有一次突然因暈厥入院,被診斷為腦梗塞(中風)。醒來后,左側肢體萎軟無力,麻木,口角流涎,伸舌右偏,言語尚流利,但白天嗜睡。經過一段時間的綜合治療(中藥、西藥、針灸等),逐漸恢復,但仍有肢體乏力,麻木感。雖然康復后重新又恢復正常工作,但讓步入中年的張女士心有不安的是,自己年紀輕輕的怎么就會中風了呢?
中風,也稱腦卒中,醫學上屬于急性腦血管病,是由于各種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種非外傷性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局灶性神經損害的一組疾病。中醫學稱為“中風”、“暴厥”、“大厥”、“偏枯”、“喑痱”、“卒中”、“半身不遂”、“類中”、“仆擊”等等。這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是現今令人類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致殘最重的病種。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完全性腦中風患者120-150萬,死亡80-100萬人,存活者中約75%致殘,5年內復發率高達41%。而且中青年人群中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
中風可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即出血性中風(又可分為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即缺血性中風(可分為動脈硬化性腦梗死、心源性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以及混合性腦卒中三大類。
高血壓是中風首要危險因子
◆高血壓中風重要的危險因子。腦卒中的發生隨血壓水平升高而增加,舒張壓下降,腦卒中發病率也可下降。引起中風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壓合并動脈硬化可引起腦出血,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畸動脈瘤類淀粉樣變血管?。换蛘甙籽?、再障、血小板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病也可引起腦出血。而腦血栓可見于動脈粥樣硬化伴高血壓;此外,還可見于結核、梅毒性動脈炎癥;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合并心房顫動、先天性心臟房間隔缺損等也會引起腦栓塞。
◆肥胖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呈正相關,與出血性腦卒中無顯著相關。已有的研究已證實,肥胖每增加一個單位,發生腦卒中的危險可增加4%,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性增6%。
◆吸煙與中風的關系不太明確。但煙草中含有100多種有害物質,香煙燃燒后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氨、焦油、煙堿等成分,吸煙的危害性還是很大。
◆飲酒對腦卒中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有認為飲酒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險性,但適量飲酒卻減少血栓性卒中的危險性。
當然,影響中風的危險因子還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感染、藥物等。
鼻出血極易被忽視的中風先兆癥狀
如果一旦莫名奇妙地出現下肢無力、走不動路等癥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有人認為休息下就會好,或者有人認為是腰椎病引起的。實際上,下肢突然無力的病人有很多會發生腦中風,所以應該及早預防。
50歲以上,患有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出現頭暈、頭痛、耳鳴、聽力下降,肢體麻木、心煩易怒、鼻出血,必須提高警惕。其中尤其要關注的是,同樣是頭痛,中風時出現的頭痛與普通頭痛不同,其痛感更明顯,可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頭痛。如果患者頭痛發生在某一固定部位,則可能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先兆。
鼻出血是較為常見的,既可由單純性鼻腔性疾病引起鼻出血,也可由全身疾病如高血壓、急性發熱性傳染病、血液病等引起。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既可見于老年人,也可見于年輕人。年輕人主要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因素引發的一過性高血壓性鼻出血,老年人則多是高血壓病引起的高血壓性鼻出血。
有的病人血壓并不算高,當發生鼻出血時,高血壓的因素往往被忽視了。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約占鼻出血病人的40%。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鼻腔血管脆性增加,尤其是鼻腔后部血管彎曲度較大,容易受血液沖擊,在血壓波動時,鼻腔血管就易發生破裂出血。此外,長期高血壓也使鼻腔血管處于淤血及擴張狀態,一旦血壓波動則易使鼻腔靜脈破裂。高血壓病人鼻出血預示血壓不穩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為這往往是中風的一種征兆。據臨床觀察,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鼻出血后1至6個月內,約有5O%可能發生中風。
預防中風健康小貼士
★飲食不宜過飽 吃飯過飽,特別是中午或晚餐進食高脂肪油膩食物過多,不但難以消化,還會加重腸胃負擔,更會導致膽固醇等沉積在血管壁上,加重心臟負擔。此外,還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從而誘發中風。所以,飲食宜保持清淡,保持低脂、低鹽、低糖,不可暴飲暴食。
★限酒戒煙 過度飲酒可導致頑固性高血壓,促發腦栓塞,并引起中風和復發。但如果少量飲酒,每日少于50克,對解除老年人疲勞,改善心腦血管循環可能有益。美國腦卒中學會(NSA)專家小組腦卒中預防方針指出:如果患者并無飲酒禁忌的疾患,每日飲用適量飲酒(非烈性酒),可能有助降低卒中危險。
戒煙也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措施之一?!耙】稻筒灰鼰煛辈粌H要牢記這句話,而且要付諸于行動。
★起居適宜 順應四時,可以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生活安排要合理、規律,勞逸適度,避免勞倦內傷。而良好的睡眠(不是過多睡覺)也十分重要。
目前正值氣溫變化的季節,更應注意監測血壓,防止血壓波動。因為寒潮來臨的降溫天氣是中風的高發時期。寒冷會使血管收縮,交感神經興奮、小動脈痙攣、血壓上升而誘發中風。
★科學鍛煉 動靜結合,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年齡的運動,不趕時髦。運動鍛煉以不疲勞為度。運動量應穩步自然增加,且貴在堅持。
需要提醒的是,天氣突變、大風降溫以及雨雪下霧天氣,最好不要到室外鍛煉。尤其是高齡體弱的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者,更不可在不良天氣中外出鍛煉,防止誘發中風等。
★調攝情志 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人之七情,但均不能太過,要能自持,善于調節。七情太過,往往是高血壓和中風的誘發因素。要形成良好的處世態度,做人豁達一些,寬容一些,厚道一些,瀟灑一些。
尤其是老年人在過節或親人團聚時,千萬不能過度勞累,也不能過于興奮或悲傷。情緒的波動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驟升,誘發中風或心肌梗死。
(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上海中醫藥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