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村莊改造紀實 |
浦東時報數字報刊平臺2014/04/22/A5 |
| ||
| ||
| ||
|
2014年4月18日,浦東開發開放走過了24年。在“中國改革開發前沿”的標簽下,浦東2007年開始的“新農村建設”,把關鍵詞鎖定為“美麗鄉村”。在外人看來“高洋上”的浦東,其實也一直是在努力留住“原鄉情結”的地方。
當年,浦東新區明確把以村莊改造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浦東綜合配套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009年下半年,又提出計劃用5年時間,對基本農田區域內長久保留的村莊進行全面綜合整治改造。
如今,這一“五年計劃”進入最后的“收官之年”,浦東新區的村莊改造基本完成。那么,現在浦東的鄉村面貌到底如何?一個個散落田野的村莊,又是怎樣向美麗靠近的?
農村有條件搞好
“我們應該還農村居民一個好的環境和生活,讓城市反哺鄉村,工業反哺農業,使農村地區也與浦東新區的整個發展形態匹配。”
4月14日,記者來到書院鎮塘北村時,已是傍晚時分。62歲的朱阿姨正和老伴在自家院子里閑聊。
當聽說記者是來看看他們的村莊時,兩人笑了起來。站在門前的河邊,朱阿姨指著腳下的馬路說:“喏,門口的這條路寬了不少,原來只有現在的一半吧。”
聽見說話,朱阿姨的女兒小陳走了出來。在附近高速收費站上班的她,對門口河道的變化感受很深:“以前這河里哦,都是垃圾,河水也很臟,甚至還發臭,現在清爽多了?!毕﹃栂拢『永锊粩嘈切屈c點地泛起水泡和漣漪,小陳說,那是河里的魚在“活動”。
塘北村是浦東新區村莊改造啟動較早的村莊之一,從2010年開始,至2011年改造完成。拓寬了馬路,清理改善了河道水質,并在滬郊率先實行了垃圾桶裝化管理,讓村莊做到干凈整潔。2010年世博會期間,塘北村被列為浦東百條旅游線路之一。去年,在上海市第二屆“我喜愛的鄉村”評選中,又獲得上海市“我喜愛的鄉村”稱號。
事實上,在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之下,早在2007年,浦東新區就把村莊改造提上日程,并將其提到作為浦東綜合配套改革一項重要內容的高度。
從2007年在合慶鎮友誼村正式開展村莊改造試點開始,在隨后的兩年里,浦東新區連續啟動了曹路、合慶等4個鎮近50個行政村的村莊改造。2009年浦東新區和南匯區兩區合并,區域內多了17個涉農鎮,基本農田達到50多萬畝。
在此情況下,2010年,浦東新區又制定并出臺了村莊改造五年行動計劃,準備用5年時間,完成浦東新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域內的17個鎮、230個行政村、20.31萬戶農戶的村莊改造任務,五年計劃投資70多億元。
“浦東有高樓大廈,但一些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顯然跟我們的整體形象不匹配。我們應還農村居民一個好的環境和生活,讓城市反哺鄉村,工業反哺農業,使農村地區也與浦東新區的整個發展形態匹配?!逼謻|新區農委農村處處長徐寶良說。
而村莊改造,就是為了實現這一期望?!案淖儭行某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這樣的現實存在,讓農民喝干凈水、住整潔房、行平坦路、走安全橋,為農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逼謻|新區農委副主任龔重蘇說,“農村空氣好、土地多、居住寬,有條件比城市搞得更好,比城市更適宜居住。”
群眾工作做在前
新區村莊改造幾年來的實踐表明,能否贏得村民支持和擁護,直接關乎村莊改造工作成敗。
雖然村莊改造的出發點被認同,但村民們的想法并不是鐵板一塊。
在村莊改造啟動之初,很多村民并不熱心,因為“那是政府的事情”。而且農村基層情況復雜,各種問題形形色色,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到村民的配合。
萬祥鎮的萬宏村在實施村莊改造時,一條道路的拓寬就遇到了阻力。萬宏村位于三三公路南側,從北向南縱深分布,一條便道連通起前后村宅至三三公路。就在整修拓寬這條便道時,遇到了一戶村民的反對。
為何反對呢?這戶人家不只是不愿讓出部分承包地,更主要是因跟同村的另一戶人家有“世仇”,“就是不讓他從這里走!”原來,這戶人家臨近三三公路,而與其有矛盾的一家住在村子后面,出來進去都要經過其家門口,不拓寬,那家人走著就不會那么方便。
萬宏村村主任朱大中還記得,為這個事情,鎮里、村里不知跑了多少趟,“不同意的是老兩口,我們就先找到他們的三個兒子一個個做工作,讓兒子勸父母,還專門找了與他們家關系比較好的一些人去當‘說客’,給他們解釋,這條路不是專為那家人家修的,而是為了所有住在南面的村民?!弊隽饲昂蠼粋€月的工作,倔強的老兩口才終于想通,配合了工程。
惠南鎮村莊改造辦公室主任陸仲平也曾感嘆,“村莊改造的第一年惠南幾乎交了白卷,當時以為政府出錢為民辦好事,農民應該積極擁護,讓出點承包地宅基地沒多大問題,這樣的想法真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工作很難推進,后來,我們嘗試著群眾工作在前,項目推進在后,終于打開了局面?!?nbsp;
對此,浦東村莊改造啟動之始,制訂了“五個不通過”的工作要求,其中規定,對不能獲得85%以上村民戶代表支持的村莊暫緩實施改造,待形成共識后再予推進;項目設計方案需在村公開并經村民討論通過。
“新區村莊改造幾年來的實踐也表明,能否贏得村民支持和擁護,直接關乎村莊改造工作成敗,只有發動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群眾自發、自覺地參與項目建設管理,提高村民群眾的項目歸屬感、認同度和主動管理意識,實現村民群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做好這項民生、民心實事工程。”龔重蘇表示。
原生態的明星鄉村
航頭鎮牌樓村,惠南鎮橋北村、大團鎮趙橋村、曹路鎮新星村、合慶鎮友誼村、書院鎮塘北村、周浦鎮棋桿村等一批“明星”村莊開始聲名鵲起。
4月14日,記者跟隨浦東新區新農村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簡稱“聯席辦”),參與了祝橋鎮2013村莊改造項目的專項驗收。
在祝橋鎮高永村,干凈的水泥路從村口直通村內,河道邊裝了像公園里一樣的木樁護欄。在宅前屋后,是村民們的小菜園、種植的果樹,還有一畦畦的油菜花,所有的這些,都被路邊的竹籬笆圍著,頗有幾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意境。
徐寶良介紹,按照“聯席辦”編制的《浦東新區村莊改造工作手冊》,浦東新區村莊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農村道路、橋梁、河道整治、污水治理、低水壓改造、村宅整治、綠化、公建配套等8方面。因此,驗收也由“聯席辦”不同單位的人員,分別從道路、河道、管道、綜合環境等方面,分頭進行專項驗收。
他還強調,村莊改造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大拆大建、保留村宅原貌、弘揚村宅文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從2010年浦東村莊改造五年計劃啟動至2013年,按照工作手冊的標準,浦東已有196個行政村、3529個自然村的村莊改造完成,并通過了驗收,覆蓋16.7萬戶農戶,其中高橋、曹路、合慶、康橋、周浦等5鎮已完成改造任務。累計完成投入約58億元,完成了五年行動計劃任務的83.9%。
較早完成村莊改造的航頭鎮牌樓村,因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與鄉村互動”演繹基地,成為浦東村莊改造的一面旗幟。近日,記者來到牌樓村,在村子的主干道鶴立西路南側,河道內水波粼粼,岸邊是大片的草坪,還有隨風輕舞的楊柳,站在親水平臺上放眼看去,一派田園風光。
現在,不止牌樓村,惠南鎮橋北村、大團鎮趙橋村、曹路鎮新星村、合慶鎮友誼村、書院鎮塘北村、周浦鎮棋桿村等一批“明星”村莊開始聲名鵲起。記者獲悉,2011年以來,浦東新區有5個村申報了住建部“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有2個村參與創評農業部“美麗鄉村”,有3個村獲選市十大“我喜愛的鄉村”稱號。
向美麗鄉村邁進
新區農委已經起草了《浦東新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從2014年開始至2020年,每年評選8個左右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區級示范村。
村莊改造進入收尾階段,那么,這些村莊距美麗鄉村還有多遠?徐寶良說,目前只能說是打好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距離美麗鄉村的標準,還有一段路要走。
據了解,在經過了大規模改造等階段后,現在浦東的村莊改造即將進入長效管理為主的階段。而長效管理,是浦東眾多村莊要達到美麗鄉村必備的前提。
徐寶良說:“只有在硬件設施到位并保持好的基礎上,才能逐步再提升生態環境、挖掘歷史文化、提升村民文明風貌等,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nbsp;
據他介紹,目前,新區村莊改造長效管理的考核辦法、資金獎補的管理辦法,以及考核隊伍等都已經到位,新區農業服務中心專門成立了村莊改造管理科,并在一季度對村莊改造的長效管理首次進行了模擬考核。
考核中,發現了不少問題。在日前由浦東新區副區長陸鳴主持的一次村莊改造長效管理專題會上,龔重蘇介紹,按照一季度的模擬考核,全區只有1/3已完成改造的村莊長效管理能達到85分以上,很多村莊的道路、河道等都出現了問題。
分管此項工作的陸鳴說的很實在:“(村莊改造)這件實事既然做就要做好,幾十億元已經投下去,長效管理做好,才能使之前的功夫不白費?!?nbsp;
在長效管理成為重點的同時,浦東新區美麗鄉村的建設也提上日程。記者獲悉,目前,新區農委已經起草了《浦東新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雖然還沒定稿,但初步提出了目標,即從2014年開始至2020年,每年評選8個左右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區級示范村。在此基礎上,每年推薦2-3個區級示范村申報參與市級以及農業部美麗鄉村示范村評選活動。
現在,浦東新區美麗鄉村建設細則也正在擬定中。按照新區農委的設想,這一細則將在《上海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的基礎上,圍繞農村生態文明、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產業發展、農民收入增長、農村和諧穩定、歷史文化傳承等重要指標構架,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量化指標體系。
“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中央領導人提出的期許,也是普通百姓的期許。作為農村中已經不多的年輕人,依然住在塘北村自家宅子里的小陳,吃過晚飯后悠閑地站在門外小河邊,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我們這里的空氣好,環境也不錯,住著挺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