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及其典型案例
專家對創業企業案例中的數百家企業進行統計,得到了這樣的蟻族數據:在創業企業中因為戰略原因而失敗的只有23%,因為執行原因而咬著的也只不過是28%,但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二走上絕了的卻高達49%。
商業模式的定義是:一個組織在何時、何地、為何、如何和多大程度地為誰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并開發資源以持續這種努力的組合。
哈弗商學院將商業模式定義為“企業贏利所需要采用的核心業務決策與平衡”。
最通俗的定義是:商業模式就是描述企業如何通過運作來實現其生存與發展的“故事”。在網絡熱潮時期,硅谷的許多創業者曾通過給投資者講一個好的“故事”而獲得了巨額融資。
找到好的商業模式:人們付出同樣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收獲不同的利潤。三個人拿同樣的一兩銀子做生意,第一個人買來草繩做草鞋,賺了一錢銀子;第二個人考到春天來臨,買來紙和竹子做風箏,賺了十兩銀子,第三個人看到人參資源將慢慢枯竭,于是買來很多人參種子,走到人跡罕至的深山播下,七年后收獲上號七年野山參,收獲30萬兩銀子。我認為第一個人作的是衣食住行的生意,這是必須的需求,總會有市場,每個人都可以做,因此收獲一分利,如同現在很多人靠產品與規模取勝。第二個人做的是吃喝玩樂的生意,跟隨的是潮流,目標客戶范圍擴大百倍,而收獲十分利,如同現在的新浪賺大眾無聊是的錢,靠眼光取勝。第三個人看的是未來的商機,敢做而善忍,最終創造了數百乃至數千的生意,靠的是格局取勝,正如格局不能決定一個企業現在能賺多少,卻能決定未來能做多大和能走多遠。所以在商界立于不敗之地認為是人的思維模式,沃爾瑪成為世界首富,阿里巴巴之所以日近斗金,其本身沒有生產一樣產品,但是它們卻成功的創造了商業模式,也是基于此。
有野心就對了,創業首先要的不是只是,而是但是和野心。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的實現都一定取決于一些關鍵要素的達成,將其找到、分解,再找到最合適的人來做它,告訴他做到什么就能拿到什么樣的回報,一個可以看到、可以清晰計算個人回報的量化指標,旺旺勝過千言萬語的激勵。
頂尖的企業一定是制造游戲規則的,距離阿里巴巴,如果他是自己手機幾十萬種產品,再去找人賣,估計早就死掉。而他成功的創造了一種讓每個人開端賺錢的模式,并讓每個人相信它,于是網商云集,自己來經營自己的生意,阿里巴巴所要做的僅僅是管理和維護它所制定的規則。
商業模式的核心三要素是顧客、價值和利潤。一個號的商業模式,必須回答一下三個基本問題:
(1)企業的顧客在哪里
(2)企業能為顧客提供怎樣的(獨特的)價值和服務
(3)企業如何以合理的價格為顧客提供這些價值,并從中獲得企業的合理利潤
評價好的商業模式指標
1.創新性
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商業模式比高技術更重要,因為前者是企業能夠立足的先決條件。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不一定是在技術上的突破,而是在某個環節的改進,或是對原有的模式進行重組、創新,甚至是對整個游戲規則的顛覆。商業模式的創新形式貫穿于企業經營的整個過程,貫穿于企業資源開發、研發模式、制造方式、營銷體系、市場流通等各個環節,也就是說在企業經營的每個環節上的創新都可能變成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
2.贏利性
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企業要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憑借其獨到的商業模式,成功進入陽光下的利潤區,并在利潤去停留較長時間,創造出了長期持續的、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
3.客戶價值挖掘
除了盈利能力,我們更要關注其背后的對客戶價值的把握。對于企業,暫時的贏利或虧損都是正常的。一家具有好的商業模式的公司并不是不會虧損,而是虧損之后它有能力站起來。相反,一些所謂靠贏利模式紅極一時的公司,卻會因為后勁不足而自毀前程。
4.風險控制
好的商業模式還能經得起風險的考驗。所以,考察商業模式是全面的,抗風險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指標。設計得再精巧、修筑得再偉岸的大廈都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其穩定性,否則大廈將傾,其他的都無從談起。
5.后續發展力
飛漲關注其發展潛力。因為,好的商業模式不是靠抓住偶然的機會,“一不小心”成功。把一朝成功的偶然當成必然,將錯誤進行到底,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及時是“一招鮮、吃遍天”,也要能找到得到這樣機會的核心邏輯,從而完善商業模式。
6.真題協調
一個商業模式的成功,需要在企業內部與企業自身狀況融為一體,形成內外匹配、行之有效的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并不是玩味商業模式。好的創新商業模式至少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必須使企業的商業模式在總體上保持為一個有機整體;
第二,商業模式的子模式之間必須有內在聯系,這個內在聯系把各組成部分有機地關聯起來,使他們相互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7.行業領先
在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并擁有主導型的份額是能夠持續盈利的先決條件。因此,好的商業模式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之源,商業模式的建立和維護對于確立企業的市場領導地位和競爭實力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