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老字號自砸招牌
2
北京老字號的內憂外患
先說外患,很多北京老字號都被冒名頂替過,冒牌貨賣的東西從原材料到制作工藝都跟正宗的老字號相差太遠,讓真正的老字號成了冤大頭。
這段時間,京天紅的創始人,一直在忙著打官司,自己經營了近30年,一手創辦的北京名小吃“京天紅炸糕”,竟成了別人的商標,自己還被告上了法庭。
前門大柵欄內聯升門店
只知道有老北京炸醬面,那冒出來的老北京牛肉面,還賣38元一份,你是宮廷御廚做的特別好吃?還是肉特別多?放了整頭牛在里面啊!!!
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些打著老北京字號的小吃,有幾個是老北京的,還不是因為上手容易,門檻低,來錢快,隨便騙騙外地游客。
怎么才算老字號?按照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商業部確認老字號的標準定得是100年以上,即所謂“百年老號”。但用這個標準,全國也沒多少個老字號,后來,標準放寬到 50年。
而這些打著老北京字號的小吃,有幾個經營時長超過50年的。據 2017 年的統計北京50年以上的老字號一共也就150家左右。
北京年頭最長的老字號,也就萬全堂、永安堂和鶴年堂這三家老藥鋪和便宜坊烤鴨店、六必居醬菜園、大順齋點心鋪這幾家。萬全堂、永安堂和便宜坊相傳始創明永樂年間,鶴年堂相傳始創于明嘉靖年間,距今600年左右。
這些還只是外部原因,而讓人更可怕的卻是內部原因。
去年,江蘇廣電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了同仁堂子公司委托生產企業回收過期蜂蜜,涉嫌更改生產日期的違規行為。
被媒體曝出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撤銷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中國質量獎稱號,收回證書和獎杯。
這并不是第一次上了新聞了,“僅2017年一年,因各種質量問題,同仁堂旗下企業10次上“黑榜”。2016年 “同仁堂“阿膠造假”事件發生”,2013年北京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甘露醇,2012年,同仁堂清火片被檢出不合格,牛黃解毒片生產日期早產。”
2010年,中央電視臺曝光不法廠家用混了牛皮、豬皮、馬皮的下腳料來做阿膠。更有業內人士爆料稱,含阿膠的食品9成以上都是使用劣質阿膠,甚至根本不含阿膠。2012年北京稻香村店鋪銷售豬血勾兌假鴨血豆腐被曝光,
3
北京老字號正在消失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老字號被加盟之后,味道差的原因,開加盟店的人純粹是為了這塊金字招牌拿來賺錢,在用料上偷工減料,在制作工藝上粗制濫造。
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前門大街,是北京最負盛名的傳統商街,去年內聯升、月盛齋、(蘇州)稻香村、譚木匠等幾家老字號陸續撤離北京前門大街。前門大街運營方回應:本次調整屬于商戶租約到期后的正常調整。
其實在2004年時,大柵欄地區改造,'爆肚馮'的傳人馮廣聚就十分痛苦,搬了幾次店,從門框胡同原址到廊坊二條,后來廊坊二條也開始拆遷,他又搬了一次地址。”挪一次,漲一次價,房租快背不起了”。
馮廣聚嘆說,“我的財力實在太有限了,我要是有資金,蓋所大房子,讓小吃經營者們全到我這來。”
這也是很多北京老字號的經營現狀,租金年年漲價,年年搬地方,導致很多老字號換了老板,老主顧想吃找不到地方,再吃不是那個味了。
網紅店門口年輕人冒雨排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