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賺錢與錢賺錢都有哪些區(qū)別?
通常來講,金錢愿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只有將金錢放在穩(wěn)當?shù)睦碡斖顿Y上,錢生錢,利滾利,財富才能源源不斷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對擁有金錢卻不善于理財?shù)娜藖碚f,雖然看起來到處都是獲利的機會,但事實上卻處處有陷阱,一旦盲目行動,就會損失慘重。
因此,“窮忙族”一定要學一學聰明的投資者的理財智慧,讓手中的錢動起來,用錢來賺錢,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財富。但是,理財一定要理性,要視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具體的方式,不可盲目。如果理財不當,不僅不能賺到錢,還可能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甚至破產(chǎn)。因此,理財前要合理制訂理財計劃。
人賺錢:是指一個人朝九晚五地工作或沒日沒夜地勞動,即單純地依靠腦力或體力賺錢。
錢賺錢:是指一個人付出金錢,請別人幫自己賺錢或自己用一部分錢賺取更多的錢。
解讀:
1.人賺錢
工薪族和投資者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是“人賺錢”,后者是“錢賺錢”。通過對很多很忙卻依然沒有富起來的人進行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人賺錢”相當辛苦,而且還很難致富。對于依靠勞動賺取薪資的人來說,如果不勞動就沒有收入?!陡话职郑F爸爸》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認為,對于大部分的工薪階層來說,只有讓收入大于支出,才有機會獲得財務自由。因此,如果你現(xiàn)在仍然是“窮忙族”中的一員,那么每個月都要盡可能存?zhèn)€500元、1 000元,長期累積之后,你就能晉級到“錢賺錢”的階段。
2. 錢賺錢
李嘉誠有句名言:“30歲以前要靠體力賺錢,30歲以后要靠錢賺錢?!边@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要想透徹理解“錢賺錢”的理財之道,首先要了解一下“資金”這個概念。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對資金進行形象地比喻:“資金對于商人,如同血液對于人體,血液循環(huán)欠佳容易導致人體機理失調,資金運用不當則會導致商場失敗。因此,如何保持充分的資金并靈活運用,是每個商人必須注意的事情。”這句話既顯示出了這位超級富豪的高財商,又說明了只有讓資金加速運轉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的深刻道理。
事實上,富人總是把賺來的錢再次投入到新的項目上,用錢賺錢;而“窮忙族”卻總是靠賣苦力賺錢,他們喜歡把賺到的錢存起來,結果存來存去并沒存住,最終還是花了出去。
有人曾問愛因斯坦:“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強大?”
愛因斯坦回答:“不是核爆炸,而是復利?!?/span>
復利是經(jīng)過一定時期,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俗稱“利滾利”。如果你能每年存下14萬元,并將每年存下的錢都進行投資,每年平均獲得20%的投資報酬率,那么40年后你將成為億萬富翁。由此可以看出,只要你有理財?shù)念^腦和一點兒運氣,利用1~2萬元的小錢起家,幾年、幾十年后就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3. 從“人賺錢”到“錢賺錢”的轉換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誤觀點:我的存款這么少,沒法用錢來賺錢。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今天你的身家是100萬元,你要多久才能成為千萬富翁呢?如果你的答案是“10年”,那么恭喜你,你已經(jīng)懂得“錢賺錢“的道理了,因為你知道用“人賺錢”的方法在10年之內(nèi)是不可能賺到900萬元的。如果你的答案是“這一輩子都無法賺到900萬元”,那么你就是一個只懂得“人賺錢”的人。
同理,如果懂得“錢賺錢”的道理,能在10年內(nèi)把百萬元變成千萬元,那么你同樣也能把十萬元變成百萬元,或者一萬元變成十萬元。以此類推,從一萬元變千萬元,也只需要短短的30年。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到財務自由,你不需要太多的錢,只要你懂得從“人賺錢”到“錢賺錢”的轉換方法即可。
在當前的經(jīng)濟形勢下,僅靠日復一日的埋頭苦干,很難使財富快速積累,財務自由的夢想也是遙不可及。有人估算過,白領家庭一輩子需要幾百萬元,其中僅子女撫養(yǎng)費一項就高達約49萬元,而夫婦雙方正常的工資收入根本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中間有很大的缺口。要彌補財務缺口,就必須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賺取更多的錢。
“人賺錢”到“錢賺錢”的轉換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是投資。投資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
二是創(chuàng)業(yè)。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的邊際財富轉換率是下降的。要想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突破個人能力的瓶頸,就必須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只有形成一個團隊,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無論是投資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可以讓我們?nèi)シ窒怼板X賺錢”帶來的高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