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能因為水逆,大家咨詢的問題從“選哪個”“學什么”“怎么做”都變成了“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半年來,沉住氣以工作為中心,希望能做出點成績,再怎么有情緒也沒影響工作,但是結果不盡人意,現在隨時有可能被換掉。曾經熬過的夜,加過的班,不過是為他人清理了路障,然后也就不被需要了。”
“加班倆禮拜,等我做完***騙走我****經驗,然后借口讓我走。唉,心累。”
“流程都梳理好、框架搭建好了,我就沒有用處了,公司正在招實習生準備接替我。”
部門解散了,只有我一個人留了下來,轉崗到另一個部門,本來以為我是工作努力才被挽留,去了才發現,我一個人要干一整個部門的活。
真是糟心透了!
工資不高,加班不少,績效獎金沒幾個毛票;
工齡在長,皺紋在冒,職場地位沒加過星號。
為什么早已行動到汗流浹背,可成果卻微乎其微?
努力工作卻得不到認可?其實你并不是第一個。
美國一家專業的就業網站(Monster.com)針對美國工人進行過一項民意調查,幾乎一半的美國人都認為他們從未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而受到過賞識。同時,通過一份超過2000人的抽樣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德國工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不被認可,未必是你能力的問題,也可能是評委的錯。
娛樂圈里有很多明星,早期參加的比賽都名落孫山,但是后來大紅大紫;大家都很喜歡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也是寫了近20年才拿下心心念念的直木獎,而他曾經為了氣評委寫的某部作品,卻銷量甚廣。
你看,評委不賞識的,未必普通大眾就不買賬。不然你問問你身邊的朋友對你的評價,再結合下公司領導怎么說你的,是不是有些不一致?
但除了這些外在因素外,我們自己就一點問題沒有了嗎?
(1)努力方向
有一頭鯨魚,被發現死在距離海岸線800米遠的草原上。原來它擱淺之后,想要通過翻滾回到海里,結果卻弄反了方向,死在了路上。
未經思考的努力,往往不值一提。
關于努力方向,檢查下你是否出現了以下問題:
① 好事你全想占,目標太多,精力過于分散
公司的好活兒你都想領走,但哪個都得投入重精力,經常顧此失彼,大錯倒是沒有,小錯不斷,領導覺得你“能力有,但不夠細致”,不放心交給你大事兒。
②眼睛里常常盯著所謂的“大事”, 小事看不上
過于想成大單、做大事,如果沒有即時利益、沒有明確好處的,就不想管,情緒表現得非常明顯。領導很煩,就算你有能力,也得考慮下只能做執行的人的情緒,他會參考你的行為。如果大家都不做執行了,那怎么辦?
③ 總是即時響應,忽略了工作本職要點。
同事一叫就走了,覺得幫個小忙費不了多少時間,回來后領導問你報告寫完了,你說還沒有。雖然本來就不好寫,節奏仍在你的掌控中,但是領導的感覺是“你不愛寫報告,你拎不清工作重點”。
④ 有工作記錄,沒有深度思考
只是記錄做了什么,哪些沒做,沒有深度思考這樣分配工作時間是否合理,是否對自己更有幫助。
(2)努力程度
有位來訪者跟我說,她每天只睡6個小時,很努力。但這種努力程度就夠了嗎?
職場中的竭盡全力,是All in。
把全部的關注點都落在工作任務上,所有的學習、休息、娛樂也都是圍繞著它。吃飯也想它,做夢也念它,看什么課都像跟這個工作有關,都想學。而不是每次學習都是一個目標,還是個跟工作無關的目標。
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進來。
去聯系他們,反復嘗試尋求幫助,把資源人脈圈徹底利用起來。
(3)努力成果的打開方式
有些人確實非常努力,也All in 在了工作里,但是并沒有拿到原本該拿的獎勵。這是為什么?他們可能沒有足夠多的展示自己。
我見過很多人寫文檔不寫自己名字,結果功勞被領導輕易蓋帽,就算寫了名字的,也很少會讓別人自己自己做了什么,擔心說多了會讓領導同事不開心,但是你不說,不開心的只有你自己。
職場是個拼實力,不是個拼嘴皮子的地方,但是沒有嘴皮子,你如何辯證自己的實力?
(1)明確努力方向,及時反饋
工作方向=60%KPI考核點+30%領導個人期待+10%個人成長期待
① KPI考核點
每一份工作都有考核點,也就是升職加薪證據,憑什么獎金多給你發1000而不是給被人。
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不竭乎。
? ------曾國藩
圍繞主要考核點努力,否則又精力分散,啥都沒顧好。
②領導的期待
每個領導都會給你分配一些崗位之外的活兒,一般人都覺得“這我不能干”,但你能選嗎?既然躲不掉,還不如趕緊干完,好有時間干最想干的。
除此以外,每個工作任務,至少要跟領導溝通3次,確保在他的期待內。
③ 個人期待
我們總想著上班能夠開闊眼界、提升技能,但往往工作失意也來自這里,個人期待未被滿足。
寫下你的期待具體來說是什么,最好落實到具體哪個技能的提升,哪個方面的眼界提升,提升到什么程度。
為什么三個因素的比例是6:3:1,因為大多數公司注重工作任務是否完成,如果你想讓自己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做到這步就好了;但如果你想過得開心,那就得把領導期待那30%拿下;想要過得幸福,就得把自己這10%搞定。
(2)對大目標全力以赴
在60%KPI未拿下之前,All in這一個事兒,每天最少分配2個小時分配給KPI指標。
(3)每日復盤,注入持續動力源
每日復盤=計劃內完成+計劃有偏差+計劃外完成+計劃未完成
記錄這4個部分的作用
《喜劇之王》里柳飄飄說: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尹天仇說: 也不是,天亮后便會很美的。
天黑后總有天明,你現在只是站在破曉處,向前走,自然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