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德行的修養!
翻到《論語》最后一頁,最后一章的第一句話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比绻悴恢捞斓拿?,就不能成為君子。
君子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有道德品行的人,二是指有地位的人。這兩個意思并不矛盾,中國人常講德要配位,你有什么樣的德行,才能坐穩什么位子。如果德行不夠,雖然坐上了那個位置,遲早是要倒霉的。孔子說的這個“命”,就是德行的修養!
但令人尷尬的是,時下的中國,當你講要修德的時候,大部分人的反映是漠然處之。在許多人看來,叢林法則才是殘酷的現實,找后臺、拉關系才是成功的捷徑。修什么德啊!為什么這樣?大概我們看到好多品行不怎么樣的人,好像也能混上去,也能發大財,于是也想求僥幸,富貴險中求??!
一、
我們要知道,當一個社會失范,比較混亂的時候,確實有這種現象。
東漢未年,外戚、宦官爭權,互相殘殺,董卓趁亂帶兵入京,意外獲取大權,一時位極人臣。
這是他的命,他有這個機遇。但是不管逆取還是順取,一定要修德,有德才能保位。
董卓僥幸逆襲上位,如果他聰明,內修文德,懷柔遠人,收拾天下人心,幫助漢室穩定局面,也許能在歷史上留下千古美名。但他卻倒行暴施,獨斷專行,擅行廢立;夜宿龍床,奸淫宮女;濫殺大臣,作威作福;縱容兵士,燒殺劫掠。逆天而行的結果,很快就敗亡了,尸體都被點了油燈!
修德,一定要守規矩。最近幾十年,大陸趕上了發展的快車道,經濟發展迅猛,但制度建設滯后,誠信體系缺失,確實很多人鉆了空子,發了大財。但千萬要記住,時代不一樣了,國家的制度建設越來越完善,監管越來越嚴格,以前能做的事現在不能做,以前能賺的錢現在不能賺,遵守規矩,合法的賺錢,合理的賺錢,才是長久之道。
二、
修德就是修公心!
這個公心,首先要問,你做的這個事符不符合大家的利益,不符合大家利益的事情不能做。如果為了多賺一點錢,把水源污染了,把環境破壞了,把有毒的東西賣給人家了,這是要受天遣的。
修公心,最忌諱的是吃獨食。你一個人把好處占完了,別人沒得賺,還有誰陪你玩?
有一個臺灣老板,經營不善,破產了,后來奇跡般東山再起。有人問他起死回生的秘訣,他說,我最倒霉的時候,看到一張報紙,報紙上登了一篇采訪某位事業有成的富二代的文章。
記者問:“可以透露嗎,你的父親告訴了你什么秘訣,以至于你的事業做得這么好?”
富二代回答,父親沒告訴我什么秘訣,只是告訴我:“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p>
這個老板看到之后,如獲至寶,作為自己的經營法則,沒曾想找他合作的人越來越多,竟然咸魚翻生,重現輝煌。
《大學》說:“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庇欣煞窒?,才有人聚集在你的身邊,人氣即財氣,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追求富貴是人的正常欲望,儒家從不否認這一點??鬃幼约赫f:“使吾富且貴,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眻瘫拗?,是低層的管理人員,如果能夠發財,孔夫子也干啊。
孔子的學生子貢善于經商,非常的富有,另一名學生顏回比較貧窮。孔子說:“顏回的修養差不多了,可惜太窮了。子貢經商,販賣什么貨物,什么貨物就漲價。”他對顏回說:“希望你發達,我當你的管家!”
人的欲望并無善惡之分,能夠合法合理的滿足欲望,就是善,不合理不合法的追逐利益,就是惡!
修公心,就是修這顆公正之心,不要勉強自己為了滿足欲望去做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
三、
修公心,還要修一顆平等心。
人的潛意識里面藏著一種征服的欲望,權力的欲望。再大的物質享受哪里比得上前呼后擁、頤指氣使、吆五喝六來得爽呢!人的能力有大小,機遇不一樣,所獲取的財富有差異,但富可敵國的富人與衣裳襤褸的窮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利用你的財富和權力去嘲笑別人,去欺負別人。
子貢發達了之后,問孔子:“老師,一個人雖然貧窮但不諂媚、不巴結人;雖然富裕但不驕傲、不鄙視人;這樣的人怎么樣?”
孔子回答:“可以了。但還不夠。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雖然有錢,但知道以禮來約束自己;雖然貧窮,但知道不能放棄做人的道理。做到這一步,儒家的修行就算基本到位了。
《大學》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即是修德,這是我們一生需要修煉的最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