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人在囧途(九)
重耳心知秦穆公在借機報復晉懷公,他也清楚自己現在正有求于人,不能和秦穆公唱反調,可是他依然接受不了這種瘋狂的婚姻關系,第一反應便準備打包推辭掉。
追隨重耳的晉國舊臣讀懂了這樁政治婚姻里的利害攸關,于是絞盡腦汁勸說重耳忍一忍,女人嘛,講究那么多干嘛,關了燈還不都一個樣?
重耳克服不了心里障礙,堅貞不屈,誓死不從。
狐偃決定幫重耳捋清楚這把麻紗,他對重耳說:“公子如今重返晉國,是準備北面稱臣還是準備南面稱孤?”
重耳怒目而視,要稱臣的話他犯得著兩萬五千里長征嗎?
狐偃很滿意,接著說:“公子如果準備北面稱臣,那懷嬴就是您的國母,您自然不能壞了君臣大義;如果準備南面稱孤,那懷嬴就是您仇人的老婆。怎樣對待仇人的老婆,您應該懂的。”
重耳豁然開朗,覺得自己于公于私都必須答應秦穆公的這個要求。
講到這里順便普及一個歷史小常識。
上面提到文嬴出嫁時,有四名宗室女子陪嫁。在春秋時代,這種女子陪嫁的現象歸屬于媵制婚姻的范疇。
媵制婚姻的基本涵義如下。
諸侯國君迎娶夫人時,女方往往會把新娘(譬如叫小鳳)的一個侄女和一個妹妹打包嫁過去,要注意的是,侄女和妹妹到了男方家庭后,不是做仆人,而是給國君做小老婆。與此同時,女方的兩個同姓諸侯國,各會出一名宗室女子陪嫁,并且每位宗室女子也都有一個侄女和一個妹妹相從。
這樣算下來,諸侯國君迎娶一位夫人,同時會收納九名女子,這也是媵制婚姻的標準做法。當然,周天子迎娶夫人時,規格會更高一點,一次性要收納十二名女子。
在這九名女子當中,小鳳明確是要當夫人的,地位最為尊貴,而其他八名陪嫁的媵女只能做妾。可是,媵妾的身份要比普通的妾高貴,因為按照周禮的規定,諸侯國君終身只能迎娶一次夫人,一旦小鳳死在國君前頭,又或者中途被國君休棄,那么國君不得續娶夫人,只能依次從媵妾中提拔一人做夫人,而普通的妾并不具備候補為夫人的資格。
媵制婚姻是春秋時代諸侯國對外以聯姻來改善國際關系,對內區分嫡庶身份以穩固傳承制度的重要舉措。
只不過,隨著周王室權威的衰敗,以周禮為基礎的媵制婚姻有時候也沒有得到嚴格地貫徹執行。例如有的國君數次迎娶夫人,或迎娶夫人時超過九女的限制,各種違規不一而足。總之,規則是普遍的,現象是特殊的。
就秦穆公嫁女而言,還有兩個值得提及的細節。
第一、文嬴是不是就此成為了重耳的夫人。
這個還真不好說,老師傾向于認為不是,但能夠給出的論據并不十分縝密。
論據一,文嬴攜四女以嫁的做法明顯不符合媵制婚姻的標準流程(女子的人數不符,沒有同姓諸侯國參與,重耳當時也不是國君)。
疑點在于,媵制婚姻本身就處在不斷解體的過程中,而且秦國和晉國之地戎狄雜居,其民俗中糅合了大量的戎狄成分,與中原正統文化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我不能完全確定文嬴的嫁法是否為媵制婚姻的一種變異版本。
論據二,重耳以前在晉國時,似乎已經娶了夫人。
這個女人名叫偪姞,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她的身份,老師所知的是,她在重耳妻室中的排名非常靠前,而且她的兒子歡后來成為了重耳的世子。以常理逆推之,偪姞應該就是重耳的首任夫人。
疑點在于,公子歡同時也是晉文公的長子,如果偪姞不是首任夫人,而真正的夫人又沒有生育的話,那公子歡也可以參照無嫡立長的規則而享受世子待遇。
當然,如果偪姞已經死于之前晉國的政治動亂,那重耳有可能續娶文嬴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