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類作物又稱根莖類作物,主要包括紫薯、紅薯、馬鈴薯、山藥、芋頭等等。這類作物的產(chǎn)品器官是塊根和塊莖,生長在土壤中。
薯類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既可以入菜,也可以做為主食,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議,每天要多吃谷類和薯類。而從傳統(tǒng)醫(yī)學來講,薯類都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見薯類營養(yǎng)的重要性。所以,平時適當增加薯類攝入,可以為“健康加點油”。
1、補充能量
薯類富含碳水化合物,對于平時主食攝入不足的,可以在蔬菜中增加薯類攝入,如土豆、山藥等,彌補主食不足的能量缺乏,特別是體質(zhì)虛弱的消瘦人群,薯類是很好的營養(yǎng)補充。而對于肥胖人群,適當以薯類替代主食,還可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
2、預防便秘
薯類中,特別地瓜,富含膳食纖維,不僅可以降低血脂,預防肥胖,而且還會很好的通便、預防腸癌的作用。如每天晚餐以1-2兩地瓜替代主食,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
3、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人體非常重要,可以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膽結(jié)石、胃癌等。雖然綠色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但維生素C不耐高溫,烹飪易導致維生素C流失。
而地瓜和土豆中不僅維生素C含量豐富,而且即使高溫烹飪,維生素C的保存率也比綠色蔬菜高,所以,土豆、地瓜特別適合平時綠色蔬菜攝入不足的人群,是補充維生素C的很好來源。
4、補鉀“高手”
鉀是鈉的“克星”,對于防治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是降低血壓最為重要的礦物質(zhì)。而地瓜、土豆、芋頭中鉀含量非常豐富,平時增加這些食物攝入,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壓及中風的風險。
5、健脾益氣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對于健康非常重要,脾胃不好,不僅容易營養(yǎng)不良,而且免疫力也會下降。所以,健康先健脾。
薯類是健脾非常重要的食物,特別山藥,是脾胃虛弱人群的“良藥”,也是中醫(yī)常用的食療食物。土豆、芋頭健脾也很好,可以經(jīng)常交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