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低某人叫“轉(zhuǎn)人”
說某人傻叫“瓜娃子”、“瓜兮兮的”、“瓜眉瓜眼的”,或叫“瘟諸”、“哈兒”、“憨包”
說某人辦事不認真,說話不算數(shù)叫“水”,某人“水垮垮的”
說“黃”是某人外行或沒有把事辦成,如“黃師傅”、“黃手黃腳的”、“喊黃”、“黃了”等
說數(shù)量多,就說“和尚敲木魚——多多多”
說某人某事兇便說“侯寶齋看告示——兇!兇!兇!”
篾條穿豆腐——提不得
磨子上睡覺——想轉(zhuǎn)了(想通了)
癩疙寶打呵嗨——口氣大
三月間的櫻桃——紅登了
稀飯泡米湯——清上加清(親上加親)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攆面棒吹火——一竅不通
一挑沙鍋滾下崖——沒有一個好的
稱謂:
大爺——對男性老人的尊稱
婆婆——對女性老人的尊稱
老巴子——對男性老人的不禮貌稱呼
老姆姆——對女性老人的不禮貌稱呼
娘娘——對父輩女性的稱呼
幺兒(女)——對子女的愛稱
罵人語:
老子——在別人面前稱老子是占對方便宜
嚇子——奚落對方是膽小鬼
討口子——乞丐、叫花子
生活用語:
擺龍門陣——漫無邊際的閑談
沖殼子——吹牛
涮壇子——開玩笑
打濫仗——不務正業(yè)或無法按常規(guī)辦事
打錘——打架
扯筋、扯皮——吵架
打條——打別人主意
吃欺頭、占欺頭——占便宜
背時——倒霉
賠檔——虧本
打瓜——剩下的東西全買
剎割——結(jié)束
弄歸一—做徹底
弄巴實——做好
沒來頭——沒關(guān)系
光董董——赤條條
伸抖
啷格
對頭
崽兒
搞不醒豁——搞不清楚
茶白了——沒味道
白味——不放調(diào)味品
白火石——沒本事
白墨——粉筆
白瓦瓦——味太淡
白日晴光——大白天
白(鼓)眼飯——無菜佐食
白眉白眼——無緣無故
幺爸、幺爺
幺店子——農(nóng)村路邊小店
幺姑兒——排行最小的姑娘
幺不倒臺——下不了臺或了不起
幺臺——結(jié)束或小食
幺師——舊時旅館服務人員
扯伸——拉直、痛快
扯瘋——發(fā)癲癇病或造謠惑眾
扯拐——故意搗亂或出了故障
扯客——愛開玩笑者
扯把子——吃牛、說謊
扯敞子——圍觀
扯垛子——說謊
扯怪叫——鬧別扭
扯回銷——給回信
扯噗鼾——打鼾
扯閑條——閑聊
扯謊捏白——說謊
扯筋角逆-——吵嘴吵架
扯拇指兒——坂指頭算,引申為經(jīng)濟困難
形容詞:
懸吊吊的——不穩(wěn)當
紅扯扯的——紅得難看
筢稀稀的——爛得很
辣飛飛的——辣的舒服
淡瓦瓦的——平淡無味
瓜不兮兮的——傻里傻氣
溫嘟嘟的——溫熱合適
香噴噴的——形容很香
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歇后語:
一壇子蘿卜——抓不到姜(韁)
丁丁貓想吃櫻桃——眼都望綠了(辦不到)
下雨天出太陽——假晴(情)
龍燈的腦殼——隨你耍
彈將的女——會彈(談)不會紡(只會說不會做)
砂鍋里炒胡豆——抓不開(打不開局面)
矮子過河——淹(安)了心
蝦子過河——牽須(謙虛)
三十晚上的案板——不得空
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
燈草打鼓——不響(想)
冬水田種麥子——怪栽(哉)
裹腳布做衣領(lǐng)——臭一圈
牛吃南瓜——找不到開口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瞎子吃湯圓——心中有數(shù)
黃泥巴滾褲襠——不是屎都成了屎
八月間的菜葉子——干豇豆一條
滑竿號子:
人走橋上過,水往車海流
懶洋坡,慢慢梭
彎彎拐拐龍燈路,細搖細擺走幾步
天上烏鴉飛,地上一大堆
左(或右)手一匹馬,由他騎來由他耍
金鉤倒掛,離點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