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開工季。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省城再次迸發出新的活力。增添公園、修路架橋、美化生態環境,隨著一波建設項目的陸續動工,一座更加宜居的城市正向我們走來……
推進9個續建項目、11個新建項目
華強華夏文明主題公園年內竣工開業;遠洋太古里植入雙塔景區;晉陽湖公園將引進優秀團隊,創作高科技唯美水秀和國際演藝……今年省城公園的建設,讓每一位市民都充滿了期待。
近年來,省城公園、游園建設如火如荼。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綜合性公園46個、專類公園11個、街頭游園253個。公園綠地面積達到4384.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18平方米。而在這個春天,又有一大批公園的新建、續建項目陸續開工——
太原動物園,備受省城市民關注的改造工程即將啟動。太原動物園現有土地1100畝左右,改造后占地將達到2000余畝。此次,在食草動物區新建8個動物散放區;建設3萬多平方米的海洋館,填補我省沒有大型海洋館的空白;新建大型游樂場,配備30多個游樂設施;新建極地館,將飼養北極熊、北極狼、北極狐等極地動物;還將在現有的熊山新建功能設施更完善的熊貓館。
迎澤公園,作為續建工程的一部分,將新建3000平方米的兒童活動區。“兒童樂園所有的游樂設施都是無動力的,不會產生噪音和污染。”迎澤公園負責人稱。此外,公園西側還將建22.12米高門樓。
“讓綠色成為太原的底色”,是太原市對生態建設提出的希望。今年,太原市將繼續推進晉陽湖景區、太原植物園、太山東立面生態修復、太山龍泉寺景區綜合整治、東籬公園、和諧公園、金橋公園、金牛湖公園、明太原護城河公園9個續建項目;強力推進攝樂公園、動物園提質改造、狄仁杰文化公園、濱河體育公園、歡樂海岸、南寨公園、雙塔景區等11個新建項目;盡快完成“八河治理”景觀綠化工程、鐵路沿線綜合整治景觀工程等24項續建道路綠化工程,力爭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新增0.3平方米。
啟動快速路、主次干道及小街巷改造,建設3座跨汾河大橋
初春的太原城剛剛進入施工期,就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春節剛過,晉源區在第一時間啟動了西中環南延工程。建成后,沿線可連接晉陽湖公園、太原植物園、太原古縣城、蒙山、太山、龍山、天龍山、晉祠等主要旅游資源。而近日,在尖草坪區,西中環北延的拆遷也已提上日程。此次西中環北延將順著西山向北一直延伸到土堂村。根據工程建設安排,今年,太原市將高標準完成西中環南延、東中環北延、南中環東延、龍城大街東延、濱河東路南延及濱河西路北延、大運路等快速路建設,同步完成八河快速路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網。
4月8日,太原市規劃部門公示了火車站東廣場配套路網及雙塔北路工程規劃設計方案。根據規劃,東廣場下方將修建四層,包括地鐵1號線的預留車站以及地下車庫等。同日,規劃部門又對康樂街雨水泵站、調蓄池建設及康樂街道路改造工程的規劃方案進行了公示。公示顯示,康樂街(濱河東路—解放南路)道路工程為城市次干道,設計時速為40千米,雙向四車道。針對城市主次干道,太原市今年還將全力推進迎澤大街東延、學府街東延、馬練營路北延、龍城南北街等道路的改造建設。
今年,太原市又有3座跨汾河大橋將實施建設。近日,在城南,位于小店汾東新區的通達橋改造以及十號線橋新建工程已相繼啟動,建好后,兩座橋都將橫跨汾河,市民出行將更便捷。
近一個月來,太原市工程建設招投標網陸續發布好人街(體育路-長治路)、長風南街(體育路-體育西路)、針織街(山針中路-馬練營路北延)等一批小街巷的勘察招標公告。太原市城鄉管委主任張利表示,今年管委將重點抓好9個片區、61條小街巷的綜合整治工程,給市民營造一個舒心的生活環境。
“八河治理”上半年竣工,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改造
原先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如今是河道整潔,綠樹成蔭。省城“八河治理”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以上,預計上半年將全面竣工。
去年,太原市以南沙河改造為樣板,實施了北沙河、虎峪河、玉門河等8條河道的綜合治理工程,全年累計整治黑臭河渠126公里,治理黑臭緩洪池5.8萬平方米,19處黑臭水體整治基本完成,水環境治理初見成效。今年,以“努力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山水相融的美麗太原”為目標,太原市將繼續著重抓好水環境治理,還綠于晉陽大地。
太原市城鄉管委4月1日召開城鄉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明確表態將進一步推進水環境整體修復、系統治理,確保不讓一滴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排汾河。
根據安排部署,太原市今年將加快完成“八河治理”續建工程,實現源頭治理、蓄水調洪、雨污分流、河水復清、快速交通、綠色長廊、連片改造、全面提升。全面開展雨污合流調查,摸清底數、明確重點、有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完善市區水環境應急治理工程,強化北張退水渠、太榆退水渠、清水河等9個一體化應急處理站的日常運營維護管理。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圍繞年底前通水目標,倒排施工進度,全力推進汾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及外管網建設,力爭年底投運;做好楊家堡污水處理廠搬遷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推進污水調節系統及超標雨水收集處理系統規劃建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推進再生水利用項目建設,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眼下,省城水環境治理已經全面鋪開,“三面環山、一水中分、九河環繞、一湖點睛”的水韻龍城格局正在形成。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