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兒跟缺鈣有一定的關系,因為鈣是影響到肌肉收縮的一個重要的元素,低鈣的情況下,我們的肌肉會不自主的收縮。但如果理解為抽筋兒就是缺鈣,這一定是錯誤的觀點。
抽筋兒的原理其實有很多,比如高熱(長期發燒)、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等都可引起抽筋,這屬于全身性的。我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抽筋兒都是跟外界環境或者是運動有關。
以我們平時最常見小腿抽筋為例,大部分人發生抽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缺乏熱身運動,肌肉從休息狀態突然轉換到運動狀態,不能立即適應;
2.運動過量,經過長時間的運動,肌肉疲勞得不到放松而“抗議”;
3.外界溫度突然變化,肌肉難以適應;
4.劇烈運動后大量出汗,水分和電解質丟失嚴重;
5.運動強度太大及運動姿勢不合理,造成肌肉疲勞;
1、一旦發生肌肉抽筋,首先該立刻停止你所做的任何活動或運動;
2、緩和有力地幫助痙攣的肌肉伸展,保持住,直到痙攣和疼痛消失;
3、柔和地按摩痙攣過的肌肉;
因為抽筋就是肌肉攣縮(過度的緊張和收縮),所以我們只需要讓肌肉放松就行了。小腿抽筋兒一般我們都是進行肌肉的拉長。具體方法是把腳背往上勾,或者讓別人把你的腳背往上推,保持腳往上勾的這個狀態,從而把我們小腿后側肌肉拉長。
過幾秒鐘或者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肌肉就會慢慢被拉長,放松,抽筋兒的情況就會緩解。但是當時如果特別不在意,抽筋兒是很快可以復發的,你稍微再走兩步或者再蹦一下兒都可能復發,所以一定要注意復發,抽筋兒以后,一般不再建議繼續做進行運動,否則的話會引來更嚴重的損傷。
1.飲食平衡:補充各種必需的營養成分,如牛奶、豆漿含豐富鈣質,豆類、粗糧、雞蛋等含豐富B族維生素,蔬菜、水果可補充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
2.良好的休息:充足睡眠、洗熱水澡,可很好地放松全身肌肉。
3.一定量的體能鍛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運動量,切不可“一曝十寒”,否則極容易出現抽筋。此外,應穿柔軟合腳的鞋子進行運動。
4.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將四肢和軀干的肌肉伸展開,可明顯減少抽筋的發生。
5.高強度運動前要補足水分:如果運動量大,出汗多,則需要在運動前補充液體,避免脫水。單純補充水分,會稀釋血液中鈉離子的濃度,可能誘發抽筋,所以在運動中也應適當補充一些功能性營養飲料。
6、如果抽筋反復出現、持續時間長,甚至有加重的趨勢,則應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治,以排除病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