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哇哇落地到落葉歸根,終究或多或少的會為情所困,當然此情包含親情,友情,愛情,甚至自作多情。。。
都以為擁有的越多越幸福,越快樂。回想當初年少氣盛,風華正茂,也曾擁有過春天桃花的嫵媚嬌艷。但似乎這世界美好的一面總是跟我擦肩而過,消縱即逝。宇宙萬物陰陽變幻,有所得必有所失,頃刻間我便丟失夏日竹園的靜美暗香。到頭來為了避諱說寂寞,如今的我只好美名曰:孤獨。就因為孤獨一詞更顯得個性高雅,情操高尚,有超脫浮華紅塵之灑脫,傲視沉魚落雁之風韻。沒體驗過孤獨的人,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飽漢不知餓漢饑,正所謂情到深處人孤獨,此乃多情善感之人真實寫照。
自從背負著淡淡的離離鄉愁,肩挑著父母濃濃的纖纖叮囑,獨自漂洋過海,拼搏于異域他鄉。歷經披荊斬棘,風餐露宿之苦,日子總算有了些許的滋潤。我們的父母此時并不想對兒女奢求些什么,他們只是覺得一生的勞苦節儉已經習慣了。我原本也奢望讓曾經給予我們鮮活生命,撫育我們強壯體魄,灌輸我們做人準則,默默目送我們闖蕩社會的父母享受些許微薄的清福??上q月的年輪已經被一層層的蠶食,年邁的父母無可避免地被病魔纏身。雖然此時會有許多忠孝兒女賣房賣地為畢生辛勞的父母治病,不過也有無助之人會覺得:我們的父母是不是太沒本事了,自己沒財產留下不說,還要給兒女們添加負擔。我倒不會罵這樣的人是什么不孝兒女,也許他們更多的是出于無奈,才會有此埋怨心理,何況誰都希望自己家人幸福安康?;仡^想想我們父母曾經生活的年代,饑寒交迫,溫飽無常,他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這邊剛安撫好了長輩,那邊又要操心兒女的前途。于是歲月流逝間,他們還來不及留下些什么就老了。r如今我們也已經成為父母之輩,試問我們是否留給后代些遺產,而我們的后代們是否會滿足或稀罕了。一個時代造就一種價值觀,我想即使給予他們的再多也總會有不滿和抱怨的。有時真的只有感慨,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因為只有時間才能彌補和挽留所有的一切。記得孔圣人和他學生的故事里有句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矛盾復雜的無助心理,誰與共鳴。
俗話說小別增生情感,久別淡化舊情。有人說夫妻間要多些寬容,少些抱怨。我說久別的夫妻不可能不抱怨,因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離別那么久,誰能保證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在理,而且保證彼此都認同呢。而此時重要的是多些寬容,我總覺得寬容應該是相互之間的,無論偏向某方,那就不算是寬容,而是純粹的縱容。不管怎樣久別的夫妻總要重逢,也不管如何感情間的糾葛總得去坦然面對。許多人都會有同感,夫妻相處久了,更多的只是親情關系。如今的我只好換種方式相處,至少夫妻間的親情是永遠存在,所以你必須擔負起對整個家庭責任。正所謂萬家燈火非一樣明,夫妻間的情感瑣事沒人辯得清,唯有時間的流逝,歲月的侵蝕,辨明些是非,更淡化些對錯。為了讓情感的長河續流,于是我必須改變處世的方式。我變得低調行事,沉默待人,有時甚至無語相對。無語并不代表我無話可說,都說男人有淚不輕彈,只把悲情壓心底。做人真的很累,尤其做個重情重義的,有家庭責任感的人更累。
機器累了,換換零件加加油;人累了,補補營養睡睡覺;要是整顆心累了,該如何是好。。。為了逃避這紛雜的情感世界,突然萌生獨自去遠足,伴隨那顆孤獨即將老去的心。那里沒有塵世的浮躁繁華,權拳相爭,只有群山綠意,行云流水。就像莊子“駕物以游心”的心境,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版權所有 翻錄必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