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傳統,人們通常要好好準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但此時也很容易忽視飲食健康,比如在準備飯菜時追求數量和種類越多越好,尤其是葷菜類,豬牛羊雞鴨魚一樣都不能少;煎炸紅燒等還用油用鹽過量,使菜肴肥膩厚重。 很多人認為,春節是團聚的日子,也應該犒勞辛苦一年的自己和家人,此時做到飲食營養均衡很難,或者只吃上三五天也沒關系。殊不知,這些豐盛的菜肴和進餐氛圍使人食欲大增的同時,不知不覺間攝入大量食物和過量的油鹽等,引起消化不良,甚至突發急性胰腺炎等病癥。許多人雖然并不感到一時的難受,卻在年后發現腰粗了,體重了,直嘆“每逢佳節胖三斤”。
其實,大家只要遵循“盤子用餐法”,即可輕松解決心頭之困,解除節后之憂。 所謂“盤子用餐法”是基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膳食餐盤”概念提出的合理膳食建議。它指的是將餐盤盛裝的食物合理地分成4部分:谷薯類和肉蛋豆類各占餐盤的1/4,蔬菜占的比例大約為1/3,剩余的部分則為水果。要提醒的是,雖然蔬菜和水果在營養價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各有特點,且由于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糖分,所以每天的攝入量相對于蔬菜而言應有所減少;蔬果兩者之間不能相互替換,每日都應分別攝入。 下面,以年夜飯為例,來具體說說如何遵循“盤子用餐法”這個原則來備餐和享用。
營養均衡、搭配合理的年夜飯最好是這樣安排的:
北方大部分地區年夜飯的主食是水餃,餡料有葷有素,考慮到還有各種菜肴,一般水餃吃幾個就可以,尤其肉餡的水餃,更要少吃;如果主食是米飯類,可以選擇雜糧飯。
肉類最好選擇低脂肪高蛋白類,比如瘦肉、魚蝦、雞肉等,盡量避免五花肉、肘子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在烹調方式上,選擇蒸、鹵、煮、燉、熘等方式,盡量避免煎、炸、干鍋、油燜等方式制作,以減少脂肪攝入。像清蒸魚、紅燒排骨、白灼蝦、醬牛肉、苦瓜釀肉、冬瓜丸子湯等都是很不錯的菜肴。
蔬菜種類很多,包括綠葉菜類、根莖類、瓜茄類等,可以多選擇幾種進行搭配,蔬菜類宜采用涼拌、清蒸、白灼、少油快炒等方式進行制作,比如蔬菜沙拉、涼拌木耳、香椿苗拌豆腐、粉絲蒸娃娃菜、白灼菜心、蒜蓉油麥菜、西芹炒百合等,都是健康美味的佳肴。
年夜飯少不了甜點,吃完飯后,能量的攝入基本上都達到了,不宜再進食蛋糕、餅干等高糖高油的點心類食物,可以以新鮮水果來替代,做成水果沙拉,既可補充水分,又可補充多種營養素,此外還起到解油膩的作用。
和家人一起享用年夜飯時,也要遵循“盤子用餐法”,合理搭配和控制自己的用餐。如果擔心自己掌握不好,可以每人準備一個餐盤,在自己的餐盤中放1/4的主食,包括水餃、米飯、薯類(土豆,紅、白、紫薯,芋頭等),1/4的肉蛋豆類,1/3的蔬菜,剩余部分則可以盛放水果。這樣就能很好地控制食物的攝入量,實現營養均衡。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轉發到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