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收的盛米大罐,有人出價10萬沒有賣,最后專家鑒定值600000
鄉下淘寶
以前農村有很多古代的文物,因為訊息不暢,農村人大多不知道其價值。有的拿來喂雞,有的成為放東西的器皿。一些稍微懂得文物知識的人經常到農村來收東西,以極低的價格買走價值不菲的文物。
安徽宿州一位大爺,并不是專業到農村收老東西的。一次農村之行,在農村的一戶人家中意外發現一個裝米的大罐,非常的漂亮,可能還是一件古董,于是就這家人商量,花100元買這件瓷器。
裝米的大罐
在當時,100元不是小錢,戶主認為這就是個破瓷罐,也沒有過多考慮,就當場答應下來,大爺花了100元就把這件大罐帶回家。2000年以后,就有人來找這位大爺,想買他手里的瓷罐。開始的時候都出幾千元,后來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出到了10萬。
但大爺自己對這件瓷器不太了解,看這么多人想要購買,肯定是個寶貝,一旦自己賣的低了豈不是虧大了。于是就回絕了要購買大罐的人,就這樣一直保留下來。
裝米的大罐
終于有一次機會,鑒寶節目在宿州錄制,大爺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大罐,想讓專家給鑒定鑒定,看是否是個寶貝。也不枉自己保存這么多年。
專家稱,這件瓷器應該叫萬歷青花百鹿大罐,器身繪畫的是“百鹿紋”。鹿與“祿”同音,鹿紋也有寓意吉祥的含義。鹿紋在明清時期盛行,出現了大量“六文同春”或者“祿上封侯”的吉祥圖案。而到了萬歷時期更是出現了以大量鹿棲息于山林之間的“百鹿圖”圖案。
故宮 萬歷青花龍鳳紋出戟花觚
晚明瓷器繪畫,率意自由的寫意風格愈發明顯,繪畫筆筆見筆,以簡勝繁。畫面形象率意天真而無刻意雕琢,工匠可以不拘一格地在青花瓷器表面上自由繪寫。
而大爺拿來的這件瓷器,繪畫的鹿紋非常古拙質樸,就像是小孩畫的連環畫,每只鹿的形態不一,或回首、或奔馳、或跳躍,體現了當時工匠“發于性情,由乎自然”的自由創作狀態。
故宮 萬歷青花嬰戲圖圓盒
青花紋飾藍中泛紫,采用的是進口的回青料。瓷器底部呈現出一種干黃色,這是時間久遠的明顯特征。
萬歷早期,青花鈷藍以回青為主,呈色藍中含紫、清新艷麗。萬歷中期(萬歷二十年到萬歷三十四年)以回青與國產浙青調配為主,回青用量減少,呈色藍灰淺淡,有暈散,失去了早期呈色的濃艷和亮麗。萬歷晚期(萬歷三十四年到萬歷四十八年),幵始完全使用國產浙青,呈色青灰混沌,多見暈散。
故宮 萬歷張天師斬五毒圖盤
聽到這里,大爺激動地已經說話都不利索了,趕緊讓專家給估個價。專家根據往年的拍賣紀錄,認為此件器物器型碩大,青花顏色艷麗,價值應該在6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