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B:800000-1000000
直徑:22.1cm
重量:2220g
八瓣菱花形,伏獸鈕,主紋飾為雙鸞雙獸同向相間環繞鏡鈕,追逐嬉戲,雙鸞雙獸造型生動,栩栩如生,一派祥和之氣。鈕為一瑞獸趴臥,形如獅子或狻猊,身上肌肉力度感強,雙爪有力,尾部毛發刻畫細致,躬身成鈕,臥于鏡心,極富動感,有躍躍欲試之態,鸞鳥鳳凰繞鈕相對,一只并爪展翅翱翔,回首高鳴,與飛獅顧盼,羽毛根根而立,非常細致,另一只曲腿展翅,像剛剛起飛,又像剛剛降落,曲首揚尾,仿佛有馬上要直上九天之感, 鸞鳳之間為一天馬,肌肉健壯,從馬的造型看,與唐代著名的昭陵六駿造型風格相似,為典型的盛唐時期駿馬的藝術造型特點,馬仿佛放蹄狂奔,能聽到嘶鳴聲,天馬對面為一瑞獅,爪子有力,張牙追逐。中間點綴四組花卉紋,鏡緣處八瓣內環飾一周雀鳥蜂蝶紋飾。
此鏡胎體厚重,畫面動感極強,動物夸張的肌肉線條,顯得十分有力度。花卉蝴蝶刻畫細致,整體光氣一流,鑄造精良,高浮雕,生動華麗,八瓣菱花形制少見,是唐代銅鏡中首屈一指的精品。
從古至今中國勞動人民就崇尚馬外形的自強不息雄壯威武,內涵的天馬行空勇往直前。《說文解字》這樣解釋馬“:馬、怒也、武也。”在十二生肖中馬排行老七又名神風,是民間敬奉的一種瑞獸。而到唐代馬藝術文化更加爐火純青。譬如唐昭陵的“昭陵六駿”、何家村窖藏的“鎏金舞馬銜杯銀壺”等都有馬的形象,此鏡使用了天馬紋飾,再加上代表長壽的鹿,代表位高權重的綬帶,以及象征愛情的鴛鴦,寓意吉祥豐富,紋飾的制作也精美典雅,富于動感。此鏡是唐代技藝和人們美好愿望的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