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識不會被奪走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有段時間,我特別不愛看勵志雞血的媽媽故事,好像媽媽就該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搞定所有的事情。
曾經刷爆朋友圈的那篇,日本媽媽生5個娃,一邊上班還考上博士,我當時刷完也只是感嘆自愧不如,然后自然又流暢地,關掉了頁面,過自己的生活。
內心的OS大概就是,你要當超人你去當啦,我還是做我的老媽子吧。可是,當寧寧來到我的身邊之后,我不再這么想了。
二胎雞飛狗跳,日日崩潰的生活,讓我被迫也去學了時間管理,學了PET,也終于理解了那些優秀的媽媽,很多都不是性格要強,天生要做超人的。
想想我們當了媽以后,幼小生命的全身心依賴,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輕易把我們吞噬。我們甘之如飴也好,煩躁不平也好,當了媽,總歸是更辛苦的。
這些優秀的媽媽,大概都是想要躲避,生活這把只對女人殘忍的尖刀,去刺傷豐富的自我,而在被迫捍衛自我時,不小心成為了超人而已。
我就是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后,無意間讀到了香港老牌歌星陳美齡的故事。看著她,覺得特別眼熟和親切,才發現她原來是我爸媽那一輩很紅的明星。
可是卻完全沒想到,她是一個因為帶娃上班引發巨大爭議,奶著兩個孩子讀完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最后將三個兒子都送進斯坦福大學的母親!
從一線歌星到教育學博士,跨界到劈叉,還能培養孩子修得圓滿,我實在有一百萬個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01
知識不會被奪走
1955年出生的陳美齡,14歲就在香港出道了,憑著高顏值和甜美的歌聲,在香港圈了不少粉。
17歲,她被邀請到日本唱歌,獲得了當年的日本民歌大獎,在日本迅速走紅。還連續三年出席日本紅白歌會,常常和山口百惠輪流登上日本偶像雜志封面。
看起來,這就是一個早早出道又成名的漂亮女明星的故事,可她父親的出現,讓故事發生了第一次轉折。
她爸爸從香港跑到日本來看她,發現女兒眾星捧月被各種人圍在中間,又得知女兒一天要工作20多個小時,常常沒辦法去上學,睡不了一個好覺,他提醒女兒:
錢財、名譽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會被奪走。但是,知識一旦記入腦子,就不會被人奪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寶物。
爸爸也擔心這樣的工作影響她的健康,建議她去國外讀書,再好好考慮要不要繼續做歌手。
陳美齡被爸爸的這番話打動了。她決定暫時隱退,遠赴加拿大,到多倫多大學修讀兒童心理學。
讀完大學以后,她重返日本歌壇,還拓寬了自己的歌路,演藝事業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30歲,正處于事業鼎盛期的她,緊接著又完成了人生的兩件大事:結婚、生子,丈夫就是他的經紀人金子力。
婚后的她并沒有像其他日本主婦一樣停止工作,她帶著還沒斷奶的1歲兒子,去錄節目,一天跑五六個通告。
結果引來一大票日本人的反對,陳美齡太貪心了,又要工作,又要結婚,又要小孩,這怎么可能?
有人更是質問她,如果你要結婚生小孩,就應該回家,不要再當藝人拋頭露面,如果你愛工作的話,就不要生孩子。
日本的媒體雜志還大肆道陳美齡的做法,因此引發了一場“Agnes 爭論”(陳美齡的英文名),爭論非常激烈,連美國的《Times》雜志也跟進做了報道。
陳美齡在后來接受采訪時回憶說:“我聽了非常生氣,卻又不知道要怎么去和他們辯論。因為在香港,我的前輩們不都是這么樣結婚生子和工作嗎?可是,在日本,他們就認為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了媽的人都懂,面對這樣的質疑,簡直是戳中了我們的死穴。
02
再難也要自己帶孩子
快要被質疑淹沒的陳美齡,人生卻遇到了第二次轉折。
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授,看到雜志的報道后,邀請陳美齡去美國學習教育學。他鼓勵她:就用這個爭論為課題,你來斯坦福研究生院讀書吧。
面對這個珍貴的橄欖枝,忍著一口氣的陳美齡,決定再次放下演藝工作,重新考GRE、申請留學。
可是在入學前兩個月,陳美齡意外發現自己竟然懷了二胎,而且她丈夫沒法跟她一起去美國。她思量再三,還是毅然選擇帶著老大,懷著老二去讀書,承受“喪偶式育兒”。
這強悍到無人可擋了,可是仔細想想,這樣的機會擺在任何一個女人面前,都是難以舍棄的。
于是那5年,陳美齡辛苦到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上課時,她把2歲的大兒子送到斯坦福專門給媽媽學生設立的托兒所,還在襁褓中的二兒子,則由好友抱到教室外面,寶寶餓了,她就出來喂奶。
多年以后,她接受采訪的時候還說:“小孩還是在父母身邊長大比較好,小孩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如果你要做父母,決定要生孩子,就一定要自我犧牲,不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一定是孩子在第一。”
如果不知道她以前這段傳奇經歷,我會以為這段話是一個全職媽媽說的。
陳美齡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她沒有把自己放第一,但也沒有把自己放在最后,用超強的忍耐力熬過了最艱難的讀博士這幾年,她和孩子,都在飛速成長。
39歲,陳美齡獲得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畢業兩年后,她在香港生了三兒子。
在育兒這件事上,陳美齡一直堅持親力親為。雖然她家經濟能力不錯,但她從沒請過住家保姆,只是實在忙不過的時候,才會請鐘點工。
三個兒子一出生就和她一起睡,雖然很辛苦,但是她說很值得。
她深知處于嬰幼兒期的小孩,由固定的人來照顧、疼愛,會讓他們更信任別人。餓了有吃的,哭了有人安慰,累了有人來抱,如此循環,孩子就能夠安心成長。
從斯坦福畢業以后,她在歌壇的發展,是很難再回到當年的鼎盛時期了。但她依然出過催眠曲、兒歌專輯,寫過育兒書,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活躍在各個國際公益組織的活動上,為世界的孩子在盡力。
陳美齡還說:“兼顧家庭和事業不是件輕松的事。我也有很累的時候,有覺得不被理解的時候。我經常在車上哭,但是我回家就不哭了,在家里,媽媽的微笑是最好的藥劑。”
03
送三個兒子進世界名校
這樣一路走來的陳美齡,被生活已經錘煉得百折不撓。2007年,她被發現得了乳腺癌。
就像上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她手術完10天,就回去工作了。你以為她愿意?她說:“當時好痛苦,面部會腫脹,就算演唱會,都被迫要化妝遮丑,硬頂上演出。”
她還不忘感謝她的丈夫說:“最辛苦的不是我,是我老公,他為我獨力承擔家庭的工作,真的很感激他。”
就這樣持續治療了5年,陳美齡做了切除手術。當時三兒子還在上小學,她希望自己可以早點康復,陪著孩子長大。
如今已經62歲的她,身材保持得和年輕時一模一樣,每次拍照看起來還是滿滿的少女氣息。
最近她活躍在國人面前,是因為她的三個兒子都考上了斯坦福大學,她的育兒經也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我對這種名校崇拜向來不太感冒,但是看了她的十條教育法(見下圖)之后,感嘆一句,幸好,她與那些把孩子打進名校的虎媽狼爸不一樣,她是不打孩子的。
有著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專業背景的倚靠,還有著超強學習能力的陳美齡,她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會太差。
她的育兒經也一定有可取之處,但更多的干貨,還是出自于她融會貫通的專業知識。
教育的難關就在于,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又極其瑣碎的工程,但是又沒有教科書,也沒有標準答案,所有的一切,都得靠父母從各處學習了之后,在自己獨一無二的孩子身上慢慢摸索。
陳美齡應該已經攻破了這個難關吧。
陳美齡是獨特的,她有著比普通女人更高的起點,有著比普通女人更幸運的轉折,也收獲了比普通女人更大的成功;
陳美齡也是平凡的,她人生每一段艱難時刻,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扛過來,不比我們吃的苦少。
我們成不了像她一樣的女超人,但是看著她在同為母親的困局中,走出了自己的康莊大道,對她保有一顆欽佩和學習的平常心,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的生活,涂抹亮色和希望。
畢竟,生活對女人不公,女人也可以用堅韌,報之以微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