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黛玉的入鄉隨俗
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難以改變,強做出頭鳥只會“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所以要學會低調和隱藏自己。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p>
對賈母的回答,林黛玉說了真話,結果倒顯得自己不識好歹,好像是顯擺賣弄。所以回答賈寶玉時,她就學乖了。這就叫入鄉隨俗。
此外,林黛玉一開始的誠實也啟示我們,一定要在對環境有所了解把握后再出口或出手,不然很容易犯忌諱、捅婁子;如果犯了錯,也要及時地進行調整。
2.紅玉的伺機而動
人這輩子行走世間,所修煉的不過兩件事——修煉內功,等待并把握機會。
只見鳳姐兒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紅玉連忙棄了眾人,跑至鳳姐跟前,堆著笑問:“奶奶使喚作什么事?”
鳳姐打諒了一打諒,見他生的干凈俏麗,說話知趣,因笑道:“我的丫頭今兒沒跟進我來。我這會子想起一件事來,要使喚個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說的齊全不齊全?”
紅玉笑道:“奶奶有什么話,只管吩咐我說去。若說的不齊全,誤了奶奶的事,憑奶奶責罰就是了?!?/p>
世間的機會永遠稀缺,并且轉瞬即逝,所以一定要時時處處保持對機會的敏感,機會來臨時快速出手抓住。這也是一種素質和本事。
3.雪雁的避實就虛
活在世間,懂得拒絕是一件很重要的素質,很多人都不懂得拒絕。該拒絕時就拒絕,還要拒絕得讓人無話可說,這叫本事。
雪雁避實就虛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我不是不幫你辦,而是這事兒很復雜有難度,我倒沒什么,但怕耽誤您事兒。
趙姨娘為其兄弟送殯,其小丫頭沒衣裳,因為去的是臟地方,趙姨娘又怕弄臟了自己的衣服,于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這樣拒絕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著,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示紫娟姐姐,還要告訴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煩,但是一來林姑娘臥病在床不敢以這些小事打擾,二來更擔心來來回回反而耽誤了您的事情!”
識趣的人這時就會不敢再麻煩,或者知難而退。
4.平兒的不偏不倚
人生中總會遇到兩難的處境,這時一旦立場鮮明一點,必會開罪其中一方,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偏不倚,兩邊不得罪。
鳳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點改革,鳳姐的丫鬟平兒處境尷尬,因為反對得罪探春,贊成開罪鳳姐。
最后寶釵這樣夸她:“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么做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了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說你們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說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回奉,總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們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
雖然有時這樣兩邊不討好,但總要比得罪其中一方要好得多;而且就算不討好,也因為沒有太大矛盾,而有彌補和繼續交往的可能。
5.尤三姐的不忘初心
如今多少人在物欲中迷失,以利益為考量的標準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尤三姐個性潑辣剛烈,不像姐姐尤二姐般任人擺布。她傾心柳湘蓮,一直在等他。
她說:“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這如今要辦正事,不是我女孩兒家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要憑你們揀擇,雖是有錢有勢的,我心里進不去,白過了這一世了?!?/p>
這正是一種本心和初心,旁人看著是傻,其實恰恰最是高明,因為她守住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足保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