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初次發表時對車次的考量不仔細,數據統計不全面,與真實情況偏差較大,經網友指正,小編妹妹已加班對數據進行更正,因頭條不允許對原文進行大篇幅修改,現在將真實的數據重新撰文拿出來討論。對于之前的失誤,小編妹妹萬分抱歉,對于廣大網友的指教,小編妹妹完全接受,感謝您的鞭策讓小編妹妹學會用嚴謹對待創作、用細心接近真實,也請廣大網友繼續斧正。
截至2021年1月,中國內陸先后開通海南環島高鐵、環鄱陽湖動車線、環閩動車線、山東環線(環魯)高鐵、川渝貴環線高鐵、安徽環線高鐵等6條環線高鐵,總里程4775公里,以下是6條環線的基本數據:
下面我們就把6條線環線的數據拿來仔細對比。
從出行便利性來看,海南環線每天從三亞、海口東兩個方向各發車22趟、12趟,單日累計車次34趟,平均每半小時就一趟車,如此高的發車頻率當真是高鐵公交化,出行便利性海南環線無可爭議位列第1。
山東環線與川渝貴環線位居第二陣營。山東環線每日從青島北、濟南等兩個方向上累計發車6趟,川渝貴環線每日從貴陽北、重慶西、成都東等三個方向上累計發車5趟,兩者都為多方向交錯環線,每日車次也較多,確實難分伯仲,不過山東環線每個方向上都有多個車次,而川渝貴環線除貴陽北方向外其余兩個方向都為單一車次,從這點上看,山東環線稍稍領先位居第2,川渝貴環線屈居第3。
第三陣營被安徽環線獨占,每日6趟車次雖不輸川渝貴環線,但安徽環線為單一方向環線,從這點上看稍稍落后川渝貴環線位居第4。
末尾第四陣營由福建環線、鄱陽湖環線“押后”。福建環線、鄱陽湖環線每日發車同樣為2趟,不過福建環線的多方向車次領先鄱陽湖環線的單方向車次,福建環線稍稍領先位居第5,鄱陽湖環線墊底位居第6。
整體來看,第一陣營比第二陣營車次多23趟、第二陣營比第三陣營車次多5趟、第三陣營比第四陣營車次多2趟,陣營間梯度落差較大。
海南環線堪稱王者,每日34趟車次的發車頻率碾壓吊打眾對手,有意思的是,海南環線內部分化較嚴重,三亞方向車次整整比海口東方向車次多10趟,額,這是暗示三亞旅游做得好嗎?
從實際行駛平均時速上看,前三名被川渝貴環線包攬,這是奧運會中國人打乒乓的節奏嗎?給對手留點空間不行嗎?
各條環線上開行有C字頭、D字頭、G字頭等不同的動車組, 根據鐵路車次編號規則,C字頭為設計時速250-300km/h的動車組,G字頭為設計時速300-350km/h的高速動車組,有意思的是,榜單上竟然出現了C字頭碾壓G字頭的有趣情形,比如排名第2、3名的C字頭車組就大幅領先第5、8名的G字頭車組。
呃,第2、3名是川渝貴環線,咦,怎么又是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各條環線平均時速都與設計時速存在較大差距。
2014年11月,《南方都市報》從每公里票價、平均時速、每公里造價、性價比等4個方面對全國31+1條高鐵進行了數據對比。
根據南都的數據,全國近六成高鐵最高平均時速不足200公里,從這點上看,6條環線高鐵的平均時速也算“正常發揮”。
根據南都的劃分,全國高鐵平均時速可分為4大陣營:
第一陣營平均時速大于 200km/h
第二陣營平均時速 160-199km/h
第三陣營平均時速 120-159km/h
第四陣營平均時速小于 120km/h
再來做一個有趣的比較,把各條環線高鐵放到全國范圍來對比,發現各條環線高鐵時速全國排名靠后,主要分布在全國后30%區間段。
額,大寫的尷尬怎么寫?
基本上,單位票價與線路開通時間正相關,越晚開通的線路成本越高,票價需要分攤的成本也越大,因此基本上越新的線路單位票價越高。
按媒體報道的高鐵二等座基準票價每公里0.484元這一標準來衡量,各條環線高鐵單位票價均低于全國水平。
還是拿南都的數據來比較,把各條環線高鐵的單位票價放到全國范圍來對比,發現各條環線高鐵單位票件排在全國30%-70%區間段。
嗯,好吧,還算中規中矩,沒說你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