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老子》第十一章:“為學(xué)者日益,聞道者日損”,對于“日益”和“日損”,一種解釋是“離為日”,是故“日益”是火風(fēng)雷,“日損”就是火山澤的九爻卦。《乾文言》“君子學(xué)以聚之”,學(xué)天父之意,是故為學(xué)於父,如天行健,作新民而鼎新。佛說“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離火化山,旅有剝爛,待之如臨。
《帛書老子》第五十二章:“居眾人之所亞,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時”,“聞道者日損”所以要“踵善時”。“為學(xué)者日益”是大體之德體要看日輪的大分,而“聞道者”要“踵善時”看時輪的小辯。“大分”可以到南天門,“小辯”到耳朵洞的“式微”,如微塵佛。大分和小辯是從兩種不同界面來看事物。《詩經(jīng)·國風(fēng)·兔爰》:“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見止竭帝微明,時處于“生之初”,故“尚無為”。《帛書老子》第十一章:“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以為”,第五十二章“夫唯不靜,故無尤”,艮為靜,為死,震為動,為生,也就是在法喜孕生時是要“無為”。經(jīng)常聽到贊美“無為法”,其實“無為法”也是有條件限制的,比如日可見的竭帝,作於楚宮的金剛界。
《荀子·強國》:“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善日者王”和“善時者霸”就說的是日輪和時輪的不同,“積微”如“積中不敗”的“積於微明”。
綜上所述《帛書老子》的德篇是講“為學(xué)者日益”的日輪大體,而《帛書老子》的道篇是講“聞道者”要“踵善時”的“積於微明”,倚天之道,故謂道之精微在于“幾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