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于網絡
亦舒說:“緣分一至,水到渠成,凡有些微勉強,不如稍候。”
女生過了三十歲,最怕被催婚,更怕被世俗所裹挾,她們有自己的擇偶標準,并不想將就結婚。
對于女人來說,單身并不可怕,怕的是千方百計想讓你脫單的人,當人們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大齡剩女橫加指責的時候,她們很難承受這份傷痛。
也因此,有些女人抵不過世俗,終于妥協,隨便相親了一個男人,便匆忙走入婚姻。
可是,她們并沒有過上期待的生活,反而在婚姻的瑣碎中,越來越委屈,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當然,也有些女人,即便成為大齡剩女,她們也絕不會遵從別人的意見,將就結婚。
她們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從來不會遵人別人的意見,格局很高。
在她們看來,婚姻的不幸,往往源于最初的將就,她們并不想賠上后半生。
正如朋友呂小姐,她雖然今年37歲,但她是研究生畢業,有體面的工作,月薪兩萬左右,生活過得很精致。
這些年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耽誤了結婚,但她并不會將就婚姻,而是想找一個跟自己條件匹配的男人。
她的擇偶要求很簡單,男人想娶她,需要達到月薪三萬,否則便不接受。
在她看來,男人的工資水平跟她相對接近,說明有能力,有上進心,能夠保障未來的生活。
而且,她也不要求男人給彩禮,只需要兩個人思想默契,既有經濟上的匹配,也能達到同頻共振,這樣就夠了。
不過,即便呂小姐是優秀的女生,但別人卻不認同,總覺得她眼高手低。
為此,呂小姐也承受了很多的委屈,甚至家人也數落她不務實,經常被催婚。
后來,呂小姐迫于壓力,不得不參加相親,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擇偶標淮:月薪低于三萬的男人,她真的沒辦法將就。
就這樣,呂小姐相親了20次,沒有一次成功,不得不繼續過單身的生活。
但是,呂小姐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既然沒有遇到合適的男人,不如安心做自己,成為更優秀的女人。
對于相親,呂小姐真的失望了,她見到的那些男人條件太差了,根本就看不上。
比如,她相親了一個男人,男的是本科畢業,雖然有體面的工作,但月薪才一萬上下,跟她相比差太遠了。
于是,呂小姐只好委婉地拒絕他,沒想到男的還反過來說她挑剔,真的讓她很失望。
兩個人話不投機,聊了不到五分鐘就結束,相親失敗。
還有一次,呂小姐見了一個男人,男的只是普通打工的,月薪五千多,根本就不符合她的要求。
而且,相親時,男的總是盯著她看,言行舉止都很輕浮,讓呂小姐很反感。
于是,呂小姐就善意地提醒他,對女生要尊重一點。
結果,男的還數落她自以為是,說外面比她漂亮的女人多了,多看她一眼,她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呂小姐看到男的一點素質都沒有,就直接說不合適,轉身就想離開。
沒想到,男的還反過來嘲笑她:“你這種眼高手低的剩女,八成嫁不出去。”
呂小姐一聽就火了,回過頭來拿起一杯水,就潑到了男的臉上,然后才氣呼呼地走了。
回去后,呂小姐真的很委屈,覺得相親市場上的男人,都太奇葩了,她真的接受不了。
就這樣,呂小姐再也不想相親了,即便被家里催婚,她也堅持不見。
后來,呂小姐全心全意工作,對婚戀也看開了,若是遇不到合適的對象,也不勉強了。
現在,呂小姐依然過著單身的生活,平時讀書學習,偶爾出去旅行,過得很精致。
就算有人提醒她,該找個男人結婚了,她也不會輕易妥協,仍然堅持自己的標準。
呂小姐經常感嘆,男人經濟實力不強,能力不夠,跟她真的不是同一個層次,沒辦法交往。
所以,她最終的抉擇是,對相親不妥協,男人沒有三萬月薪,便不會將就。
葉飛飛yff情感寄語:
安妮寶貝說:“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
其實,大齡剩女都有自己的擇偶要求,主見性很強,人們沒有必要去指責她們。
不管她們堅持什么樣的擇偶標準,都是自己的決定,外人無法干涉。
尤其是優質的大齡剩女,她們自身條件好,不可能將就不匹配的男人,更不會為了結婚,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畢竟,女人有獨立的能力,她們不會盲目結婚,更不會淪為婚姻里的附庸,為男人畫地為牢。
當然,也有些剩女,把婚姻過于物質化了,若不能端正擇偶的心態,將來很可能會耽誤自己。
這就需要提醒個別剩女,別盲目堅持所謂的擇偶標準,適當地調整,認清現實,或許會有更多的脫單機會。
否則,一味死守著“不將就”的心態,可能會錯失很多緣分,無法順利結婚。
希望大齡剩女,在婚戀的選擇上,既有自己的主見,也要懂得靈活變通,當你遇到了相對般配的男人,不如趁早結婚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