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漢字不僅本身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更重要的是,漢字還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中華數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賴以得到完整的保存,都是需要依靠漢字的記載。但是隨著手機、電腦等科技品的運用,有多少人沒有動手寫過漢字了,又有多少人對漢字提筆就忘。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教育者,我很痛心,現在許多孩子在作文中“自己”、“自已”這倆個字都書寫錯誤,我問過孩子之后,發現都是父母由于平時沒有注意書寫的規范,導致給孩子留下錯誤寫法的印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的漢字多個點,少個點,可能意思就不一樣了,如果能從小給孩子養成正確的書寫方式,會對孩子更好。
鑒于許多家長在微信上向我咨詢語文漢字的學習,我現在將語文漢字中這些相像,及其容易認錯的漢字整理出來,各位家長可以好好看看。許多家長自己都可能分辨不出。我相信最好的教育是老師和家長攜手合作的教育。另外!家長如果在孩子的學習上或者是您想獲取免費的學習資料,都可以通過文末的聯系方式直接與我交流,我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免費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各位家長解決問題。
西寺達貞灰耳鞏邪塵機,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師灰圾耳老扛劣塵老夾,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托考夾協芝奪再至邁擴,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尖此動邪動再臣考權在,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達成西再芒此匠尖式機,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朽吉軌揚朽劣厭在在芒,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有老而邁掃成尖厭掃吉,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奪師寺貞夸此壓執耳夾,我教了100遍
,還是不會!' inline='0'>
“又雙叒叕”(又yòu 雙shuāng 叒ruò 叕zhuó)這一說法并不是澎湃獨創,而是出自2012年12月17日朝日新聞中文網的一條微博: 我們又雙叒叕要換首相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助各位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