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南海有四大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其中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在2012年成立了三沙市。而作為南海四大群島之一的東沙群島卻很少被人提及。
東沙群島為什么那么沒有存在感?我們來看看
一、東沙群島的現狀
東沙群島距離廣東省汕頭港260公里,距離臺灣高雄市445公里,行政區劃上屬于廣東省汕尾市,現在由中國臺灣地區實際控制,由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代管。
東沙島與汕尾市、高雄市和三沙市位置圖
東沙群島極具戰略地位,是通往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和巴林塘海峽等國際航線的必經之路,也是國際航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扼守東北亞航運和西太平洋“石油生命線”的要沖。
東沙群島環礁
東沙島目前無常住人口,但有中國臺灣地區“海巡署”官兵常駐于島上。中國臺灣地區于2007年在此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包含東沙島與其環礁,及環礁向外延伸12海英里的附近海域,總面積為3536多平方千米,成為“中國臺灣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海洋公園”。
二、東沙群島的地理
東沙群島位于南海最北端,由三個珊瑚環礁構成,即東沙環礁、南衛灘環礁及北衛灘環礁,四面環海,環礁西側為東沙島,東沙島與南、北衛灘相距約80千米。
東沙群島衛星圖
主島東沙島呈西北西至東南東走向,島嶼形狀如馬蹄牙,古有“月牙島”之稱;東西長約2800米,寬865米,陸地面積約1.74平方千米,中間包圍海水成為一個內海(潟湖),面積約0.64平方千米,為珊瑚礁堆積而成。
東沙島
整個東沙群島海域面積廣達5000平方千米,在南海諸島中算是大島之一,為南海諸島的最北境。
東沙島島碑
南衛灘及北衛灘為一連續淺灘,礁體呈橢圓形,沉沒水中,無島礁出露,乃一種沉水環礁。
三、東沙群島的歷史
東沙島是南海諸島歷史中最早被開發的,漁民前往東沙海域進行漁撈活動,可推到一千多年前的晉代。
自明朝起開始有中國人開發和經營東沙群島。15世紀鄭和下西洋時代的鄭和航海圖中的“石星石塘”就是東沙群島。1710年到1712年間,清廷派遣水師副將吳陞巡視查勘西沙和東沙兩群島后,正式將東沙群島納入中國版圖,屬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碣石鎮管轄。
鄭和航海圖中右下角的“石星石塘”就是東沙群島
1851年,英國列那狐號蒸汽炮船在此觸礁,港英當局因此曾計劃在此島建立燈塔。1858年,英國撒拉森人號風帆炮船繪制東沙群島地圖出版,標出經緯度與籌設燈塔位置。
1858年英國繪制的東沙群島地圖
二次大戰期間,東沙群島被日本占領,并興建小型機場和海軍罐頭工廠。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管轄南海諸島,后再將此地劃歸廣東省管轄。1947年國民政府亦明令公布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范圍,刊載報刊昭告世人,并樹碑為志。
南海屏障碑
1949年初,劃歸海南特別行政區管轄。1949年12月國民黨敗退臺灣,繼續控制東沙群島,1990年7月將此地連同南沙群島劃歸高雄市管轄。
目前東沙群島由臺灣當局控制,由中國臺灣地區“海岸巡防署”實施管理。20世紀70年代東沙島上就修建了飛機場。
東沙機場
最后,因為不管是大陸還是臺灣控制東沙群島,都是屬于中國,主權上沒有任何爭議,所以東沙群島的存在感就沒有那么強烈,而很少被人提及!希望兩岸早日統一,等待東沙群島早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