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糧集團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全球第五大糧商的?

#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

之前的文章有講過全球四大糧商,美國的ADM、邦吉、嘉吉和法國的路易達孚四家國際性糧食貿易商。在巔峰時期美國通過這幾家國際性糧商掌握了全球80%的糧食貿易。

今天來聊一下我們國家的中糧集團是如何成長為全球第五大糧商的故事。

由于我國進口配額制取消,在2003年到2005年之間四大糧商通過一系列手段徹底掌控了我國的大豆市場,在2008年時四大糧商妄想進一步掌控我國更多的糧食市場,幸虧我國早有準備在中儲糧和中糧集團的守護下,讓四大糧商失敗離場。

首先,說清楚一下中儲糧與中糧集團的區別。

中儲糧是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是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油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油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集團公司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集團公司主業范圍是:糧油倉儲、加工、貿易及物流,倉儲技術研究、服務。

中糧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 ,也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于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

中糧可口可樂

簡單來說,它們兩個職能與定位是互相補充的關系,中儲糧主要負責國家糧食收購、儲備、貿易等任務,更像是直屬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而中糧集團則是一個從事糧食的加工、銷售、國際貿易等商業經營的國企公司。

二者通過全力合作,共同保衛著我國的糧食安全。下面具體聊一下中糧集團的成長之路。

一、成立

1949年2月,新中成立的前夕,中糧集團的前身華北對外貿易公司在天津成立。

華北對外貿易公司前身——華北進口公司的進出口貿易商業營業證

1949年9月,華北對外貿易公司分設華北糧食、華北油脂、華北蛋品、華北豬鬃、華北皮毛、華北土產等專業公司。

華北對外貿易公司舊址

二、50年代的起步

新中國成立后,“華北對外貿易公司”所屬分支機構陸續遷入北京,改組為全國性的貿易公司。1950年3月10日,中央政務院第23次會議通過關于統一全國國營貿易實施辦法的決定,成立全國性貿易公司。

根據會議決定,華北糧食、華北油脂、華北蛋品、華北豬鬃、華北皮毛等公司改組為全國性公司,改名為中國糧食公司、中國油脂公司、中國蛋品公司、中國豬鬃公司、中國皮毛公司,辦公地從天津遷到北京。其中中國蛋品、中國豬鬃、中國皮毛3家公司1951年4月合并為中國畜產公司。

1952年9月,中國政府組建外貿專業公司,中國糧食公司、中國油脂公司改組為中國糧谷出口公司、中國油脂出口公司;從中國畜產公司分出食品業務,成立中國食品出口公司。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中糧積極發展農糧產品出口,換取外匯,對于支援國家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952年12月18日,中國和斯里蘭卡在北京簽署了《關于橡膠和大米的五年貿易協定》以及1953年大米和橡膠的兩個合同。中糧在此后的20多年里,參與了中國與斯里蘭卡兩國政府簽訂的出口大米換取橡膠的“米膠協定”的執行,為國家換得急需的戰略物資。

協定簽署

新中國經濟剛剛起步,外匯十分短缺。中糧積極開展對前蘇聯、東歐、亞洲、非洲等國家的貿易,以糧油食品等初級產品的出口換取了大量外匯。

中糧對前蘇聯、東歐、亞洲等國的糧食貿易方式主要是通過政府間簽訂協議、進行記賬結算的易貨貿易方式。這種以進出口平衡為原則的形式,有力推動了貿易活動的開展。

賬本(已解密)

二、60年代初露鋒芒

中糧長期作為國家小麥、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農產品進出口的主渠道,發揮著平衡國內糧食供求、調節糧食品種、平抑市場物價、保障市場供應的作用。

60年代初中國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給城鄉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為緩解國內糧食供應緊張局面,穩定國內市場,中糧緊急從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國進口大量糧油食品以滿足國內供應;同時,從古巴大量進口原糖緩解國內供糖嚴重不足的困境。

華潤公司的劉朝晉以“劉良”名義與加拿大簽訂了第一份進口小麥合同,從此拉開了中國大量進口糧食的序幕。

劉朝晉化名“劉良”代表中糧與加拿大簽訂進口小麥合同

劉朝晉化名“劉良”代表中糧與加拿大簽訂進口小麥合同

1965年,公司更名為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這一時期,中糧履行國家賦予的專業化經營和糧油食品進出口行業管理的雙重職責,在各省、市、自治區有40多家糧油食品進出口分公司。

北京“出口大樓”,中糧1961至1991年辦公所在地

三、70年代茁壯成長

中糧建立了一批出口農副產品的單項生產基地,同時還扶持建立了一批專供出口的加工專廠、專車間。通過以上措施,中糧扶持和發展了一大批適銷對路的出口商品,不僅在當時增加了出口貨源,而且對調整和優化中國農副產品種植養殖結構、形成地方特色經濟和改善中國百姓的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一項澤被后世的社會工程。

按照國際標準,中糧20世紀70、80年代出品了中國第一瓶干白和第一瓶干紅葡萄酒。

長城葡萄酒

亞洲大酒窖,位于河北省昌黎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地下花崗巖酒窖。

1978年,中糧同美國施格蘭公司簽訂洋酒寄售協議,將洋酒引入中國大陸市場。

1979年,可口可樂在闊別中國30年后,由中糧以寄售的方式重返中國市場,并通過發展成為暢銷飲品。

四、80年代重要轉型

1987年12月,中糧總公司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糧油食品系統全國經理會議,傳達了上級關于外貿體制深化改革和總分公司脫鉤的決定。

1988年,中國外貿體制改革,各地糧油食品分公司同總公司脫鉤,中糧開始由營管型公司向經營型公司轉型,由單一的外貿代理公司向實業化企業轉型。

1989年2月11日,中糧在北京召開第三次海外企業會議,首次提出中糧要實現“綜合性、多功能、集團化、國際化”的戰略目標。

五、90年代快速發展

伴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糧利用糧油食品傳統優勢,加快食用油、面粉、大米、葡萄酒、麥芽、飲料、金屬包裝等產加工業務以及地產開發、金融服務業務的發展。

北京京信大廈,中糧1991至1996年辦公所在地

1992年,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中糧集團控股杭州中糧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1993年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全面投產,是全球最大的綜合糧油加工基地之一。

1993年,中糧收購中糧國際、鵬利國際兩家香港上市公司。

1995年,中糧面業(秦皇島)鵬泰有限公司開業。

1998年,中糧改制為國有獨資企業,更名為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中糧廣場,中糧1996至2009年辦公所在地

六、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做強主業,全面布局

2001年2月13日,中糧與加拿大小麥局在北京共同舉辦中加小麥貿易40周年招待會。

2002年4月,中糧同英國英杰華集團合資組建了中英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進入保險業務領域。

2004年,中糧更名為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并入中糧。中糧實施全產業鏈戰略,做大做強主營業務,整體競爭優勢不斷增強。

2005年6月,中糧重組新疆屯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進入番茄醬、甜菜糖加工產業。

2005年11月,中糧收購了37.03%華潤生化、100%華潤酒精和20%吉林燃料乙醇的股權,翌年控股豐原生化,進入生物質能源產業。

2006年4月,“深圳市寶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糧地產業務資金運作平臺。

2007年,中糧公司更名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3月份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國際分拆為中糧控股和中國食品,中糧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08年2月,中糧第一個大型商業綜合體西單大悅城開業。

2009年7月,中糧入股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

2009年1月,中糧包裝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

七、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登頂國際

2010年9月,中糧收購了位于智利中央山谷Colchagua產區及周圍350公頃葡萄園。2011年2月,中糧又斥資億元收購法國波爾多地區的雷沃堡酒莊。

2011年7月,中糧集團完成對澳大利亞第四大糖廠Tully的并購。

2013年12月,中糧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中糧加快“走出去”戰略步伐,通過并購來寶農業和尼德拉兩家國際化農業企業,將公司發展與整個世界的糧食、食品的供需形勢連在一起,成為一家布局全球、經營主糧產品的國際大糧商

未來,中糧將進一步聚焦糧油糖棉核心業務,優化全球布局,加大一手糧源掌控,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和民生食品安全。

2014年以來,通過并購來寶農業和尼德拉,中糧加快國際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大糧商。

2018年7月19日,中糧集團連續25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22位。

結語,時至今日中糧集團的大旗下已經擁有:中糧國際、中糧貿易、中糧糧谷、中糧油脂、中糧生物科技、中糧糖業、中國紡織、中糧科工、中糧酒業、中糧可口可樂、中糧家佳康、中國茶葉、蒙牛乳業、我買網、中糧包裝、中糧資本、大悅城控股、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等近20家子公司的超大型國際糧商。

截止2022年,中糧集團在世界500強排名上升至第91位,全年營收1030.87億美元,凈利潤14.97億美元,在新的世界級七大糧商里營收排名第一位,綜合實力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嘉吉。

中糧集團的崛起,正在打破世界糧商的格局。在國際糧油及農產品市場中掌握了一定話語權,對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資源擁有全球配置能力。

在當今的全球糧食行業,四大糧商被大家稱之為農業巨頭,但是全球農業巨頭的競爭腳步從不會停歇,從世界500強排行榜上可見一二,后來居上的中糧集團、豐益國際,以及日本全農、嘉能可農業、奧蘭國際等新興糧商正在不斷追趕并且完成超越。

在我國,除了中糧集團已經超越了四大糧商之外,還有北大荒、農墾集團、首農集團這樣的國內大型糧油企業也正在積極的向成為國際大糧商的道路上走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糧食行業的巨無霸——中糧集團
中糧集團營收大捷首破5000億 旗下1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2527億
中糧集團2021年營收超6600億!
比肩四大糧商的食品巨頭:一年賣了4825億,為全中國人提供糧油
【揭秘】中國農糧三大巨頭
中糧系如何加減乘除:8家上市公司貫穿全產業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九龙坡区| 白玉县| 兰坪| 临城县| 蕲春县| 天镇县| 西平县| 黄龙县| 濮阳市| 盐源县| 庆城县| 阜城县| 西丰县| 东乡县| 桑植县| 册亨县| 榆中县| 沙湾县| 大厂| 大同市| 彭阳县| 屏边| 都匀市| 平和县| 大丰市| 鞍山市| 乌海市| 左权县| 大洼县| 赤水市| 平乐县| 莱西市| 宁明县| 南城县| 霍城县| 石棉县| 商洛市| 四会市| 兴仁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