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bjx.com.cn/html/20110506/281411.shtml
世界上首個采用磁浮磁動技術的風力發電試驗站近日在山東省高青縣開工建設。這一風電新技術有望實現全風速發電,其設計工作風速為1級-12級風,風能轉化效率大大提高。
據高青縣發改委負責人介紹,現有的風能發電機多是三翼水平軸式,對風速的要求較高,當風速低于6米/秒或大于24米/秒時難以發電。由大連磁谷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開發的磁浮磁動風力發電技術,從理論上實現了全風速發電,微風即可發電。
據稱,這一磁浮磁動技術區別于以德國、日本為代表的常導、超導磁懸浮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采用這一技術的風機工作風速為1級-12級風,風車轉動抗湍流能力強,能適應風向360°方向變化,風能轉化效率有望提高數倍。而且,采用這種技術的風電機組還配備了儲能堆,儲能堆首先將風力機獲得的能量儲存起來,之后視用戶的需求輸出相應電流。
負責這一技術開發的專家認為,磁浮磁動風電技術可有效解決現行風力發電機組間歇性、缺乏低電壓穿越等功能缺陷。磁浮磁動風力發電研發試驗站一期15MW項目投資2.2億元,首臺機組有望于今年12月份建成投產。二期投資15億元,將在黃河高青段沿47千米黃河大堤及灘區,建設10臺15MW磁浮磁動風力發電機組。
磁浮磁動發電機的技術研制
磁浮磁動風力發電機發電裝置亮相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磁動風力發電機發電裝置,在昨日的專交會上精彩亮相,引起參觀者的極大興趣。由永磁懸浮課題組研制的磁浮磁動捭闔扇風力機發電裝置,核心技術是以永磁懸浮列車技術衍生出來的,其可用性、可靠性、可維修性、安全性已得到實踐驗證。由于同時應用了磁懸浮、磁動機等高新技術,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了風力發電機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運營成本。它的技術特征是由永磁懸浮機構懸浮起捭闔扇風力機;由捭闔扇風力發電機將風能轉化成動能;由磁動機將風力發電機的動能分散傳遞給若干個發電機;由微機控制接入發電機的工作臺數使之與風力發電機在不同風速下的功率時時保持動態平衡;最后由逆變器變成交流電并入電網。 課題組首席科學家李嶺群介紹說,磁浮磁發電動捭闔扇風力發電機發電技術的發明既實現了集小扇為巨扇的集風能技術,又實現了將風力機巨大的動能分散傳遞給若干發電機的分散發電機技術。從研究結果看,初期發電功率可達10MW,可全風速、全風向發電。中國有大量的耗能工業,如氯堿(每噸耗電3000kWh)、電解鋁(每噸耗電15000—18000kWh),這些工業都由電網供電,且要從高壓交流通過降壓、整流轉換成低壓、大電流的直流電。他提出,是否可以設想由風電“直供”這些耗能企業,而不通過并網?這樣就可以免除并網所帶來的消極后果和風電上網所需的復雜設備。可以不使用齒輪箱,不需要轉速調節和昂貴的發電機控制,使風電設備造價大幅度降低。這種非并網風電和目前世界上正在迅速發展的分布式熱、電、冷聯供在思路上有相通之處,即能源的利用和轉換盡量貼近用戶的需求(從地域、從用能形式)。“總之,應該結合我國具體情況,走出我國自己風電發展的路子
http://wfhly.com.cn/shownews.asp?id=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