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探秘南?!凹业住保耗喜坑蜌赓Y源大大超過北部〈2012-06--16〉
進入4月以來,有兩件事讓南海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4月10日,12艘中國漁船在屬于南海海域的黃巖島澙湖內正常作業時,被一艘菲律賓軍艦干擾,菲艦一度企圖抓扣被其堵在澙湖內的中國漁民,遭到趕來的中國兩艘海監船的阻止。隨后,中國漁政310船趕往事發地黃巖島海域維權,菲方亦派多艘艦船增援,中國政府一再重申對南海的主權。

5月9日,中國“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在南海開鉆,石油鉆桿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981鉆井平臺是中國首次獨立在南海深水區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南海自營勘探開發深水油氣資源的國家。

南海之所以時而受到周邊一些國家的覬覦,并且引發事端,蓋因在其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物、礦產及漁業資源,讓一些人垂涎不已。

為了讓公眾對南海資源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近日,中國科協舉辦第15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以“說資源·話南海”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與媒體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交流。

981鉆井平臺--拓寬油氣開采空間

對于不久前在南海下水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海洋地學研究中心主任方念喬說,這對于中國在南海無論是油氣資源勘探還是維護南海地區權益方面,都是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這項技術的重大進步使我們很多地質方面產生了重大設想,關于資源的勘探開發,在將來可能會實現重大飛躍。

國際上對于未來能源的預測是,現在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大體上到了本世紀后半葉將逐漸縮小,預計到2060年之前,還能維持在相當的水平。天然氣則還會有更多的增長空間。

方念喬介紹說,要保證未來的能源增長能夠為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服務,現在在油氣開發領域中最大的空間是深海油氣。深海地區是保障未來50年油氣持續供應的主要場所,預計未來世界油氣總儲量的44%將來自深水區,油氣勘探向深海進軍是大勢所趨。

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油氣勘探深度接近300米,這在油氣勘探領域中是作為淺水、深海、淺海的界限。上世紀90年代后,國際勘探領域在深海方面的技術飛速發展,相繼進入到水深1000多米、2000米,到現在已經進入到水深3000多米。

目前世界上油氣開發最成熟、形成熱點的地區主要是美國的海灣,具體說就是墨西哥灣,然后是巴西的東岸,西非也占據相當的比例。方念喬說,我們在沒有981鉆井平臺之前,基本上是望洋興嘆,只能在淺水區300米以內的海域作業。

大西洋是被動大陸邊緣,之所以對深海油氣開采特別有利,是因為大陸上的剝蝕區沉積物經過剝蝕之后被河流體系帶入海洋,首先在河口淺水地帶的三角洲、陸架把沉積物堆積下來,經過一個坡帶,很快就達到深海二三千米,甚至更深的地帶。

南海是一個邊緣海,從成因上來講,和大西洋非常類似,它裂開的方式、演化方式、形成的過程和大西洋比較接近,因而也有豐富的天然氣可供開采。

有人稱南海為第二個中東。方念喬介紹說,南海南部的油氣比北部的油氣要發育得好,資源量相當于北部的3~4倍。南部有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構造單元的疊加,構造更為復雜,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時代長,產生烴源巖的路徑多,總體積大,所以烴源巖在南部的體積比北部更大。南海目前測到的熱流值也是南部比北部高,有利于生成油氣。再加之南方氣候更加溫暖,碳酸鹽、石灰巖孔隙比較多,是很好的油氣儲層,所以南部的油氣要優于北部。

可燃冰--在南海是存在的

2003年美國前總統助理、銀行家梅齊明確說,世界石油開采高峰已經臨近,我們有充分理由要盡快探尋后石油時代的能源。他首次提出的后石油時代說法,影響著很多國際組織進行評估,果斷發展新能源,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

現在的新能源主要是太陽能、潮汐能、風能,但未進入大眾的使用階段,尚需一個過渡時間。目前全世界的公認是,傳統的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燃料,而且現在全球的天然氣產量在不斷增加。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認為,從現在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產量的增長約40%將來自非傳統天然氣,比如頁巖氣或煤層氣。

對此,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洪濤認為,頁巖氣、煤層氣有一定的局限,現在世界上公認最大眾的、最有可能解決能源問題的,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氣,甚至于超過幾百年的氣,可能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的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樣子就像冰一樣。但這個冰不是水組成的,而是由水和甲烷共同組成的??扇急诟邏呵闆r下可以在10攝氏度左右以固體狀存在,能夠燃燒,是一種凝固汽油。

張洪濤說,全球僅在116處發現了可燃冰,大多數在海洋里,中國的南海就有發現。而經過調查,在南海找到可燃冰大有希望。人類第一次是從墨西哥灣海域找到可燃冰的,美國于1999年開始把可燃冰開采列入國家計劃。

張洪濤曾與德國首席科學家休斯在南海合作尋找可燃冰。當時,他們碰到了很硬的碳酸巖殼,發現有幾塊淤泥在不斷冒泡,經當場測試發現是甲烷,但由于一些原因,當時一塊原始的可燃冰樣品都沒有取到。后來與英國科學家合作,在水深1000多米,開鉆打到183米~225米這一段時,最終找到了大量的可燃冰實物樣品,而且質和量都非常優越?!澳虾J谴嬖诳扇急摹?-張洪濤說,但可燃冰在南海蘊藏有多少、其賦存狀態如何,目前尚不知道。特別是可燃冰開采以后可能引起的環境變化,更需要進一步地進行研究。

從2011年開始,中國啟動了可燃冰成礦規律的新一輪“973”和“863”研究。“973”是理論研究,“863”是技術方法研究。今年我們的海洋6號將要出海,再次對南海海域進行精確測量。張洪濤說,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可再次開鉆以獲取新的可燃冰實物樣品,在這個基礎上求得儲量。

開采技術--與國際差距在縮短

“無論是油氣資源還是可燃冰,勘探到固然值得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最終還要用技術把它們開采出來。”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流體力學博士田紀偉如是說,

對此,田紀偉首先用最通俗的方式,介紹了有關海洋科學和海洋監測的知識。

他說,海洋科學分四大類,包括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大組成部分,地球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所以海洋科學研究的方法是試驗。我們要出海,要觀測,要拿數據,比如調查天然氣水合物,就需要現場采樣做試驗,看里面的成分是多是少,用火柴能不能點著,以此來獲取數據。

海洋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一門科學,海洋科學的重大發現來自于觀測。田紀偉用兩個例子進行說明:150年前,有人到北冰洋探險,發現風往北吹,冰卻不往北走,而是向北偏東方向走。后來發現,整個環流吹北風是向東北走,這是一大發現;第二大發現是在100年前,從非洲用船把勞動力運到美洲,夏天很熱,販黑奴的人偶爾把啤酒用繩子綁著放進二三百米深的海水中,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后就變成了冰鎮啤酒。后來發現,海洋底下的水非常冷,底部可以達到零下1~2度。因為海水含有鹽分,會導致冰點降低,每升里面有35克鹽度的時候,結冰點是不一樣的。

田紀偉介紹說,海洋監測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傳感斷面觀測;第二類是自主滑翔觀測(就是浮標,可以運行的叫自主滑翔觀測);第三類是長期定點觀測。

國際上海洋監測的發展狀況如何?

田紀偉說,國際上海洋研究發展史有100多年,從當時最簡單的如何測海洋溫度--想知道海底5000米的溫度是多少,就把一個瓶子放到海下5000米深的地方時,把瓶蓋打開,里面的水就是5000米深的水,拿上來后馬上用溫度計去測,就是5000米深海水的溫度。而現在有傳感器了,可以走到哪兒測到哪兒。從第一代原始的采水測量,到后來的機械原理測量,再發展到現在的傳感器測量,或者用聲學去測量,現在的海洋監測平臺非常先進,包括通信、水下通信、水下激光通信等,包括深海的長期可靠性、穩定性的連續作業,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

從1997年開始,國家“863”啟動了海洋技術計劃,通過三個五年計劃,在海洋監測技術方面和國際上的差距越來越小,在最基本的監測手段上,像海洋的流場測量、溫度測量,包括一些平臺技術,比如傳感儀器、長期的浮標等,大部分都實現了國產化。現在,國家海洋局監測整個海洋站大部分采用國產儀器。

但田紀偉也指出,由于起步比較晚,加之海洋監測技術涉及材料、工藝、通信等方面,技術含量非常高,所以,我們通過15年的努力,雖然差距和國際水平在逐漸縮小,但是在傳感器、平臺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希望盡快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持下趕上,能夠百分之百地用我們自己的儀器來開展海洋技術研究,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新聞鏈接

南海的地理位置

南海因位于中國南邊而得名。南海北邊至北緯22度,南到將近赤道,處于0度左右,南北跨越大約20度。南海東邊包括臺灣島,至東經120度,西部到泰國灣,整個南海大概是東西南北各涉20度,如果把加里曼丹島、海南島、巴拉望島去掉以后是350萬平方公里,這是南海大致的面積。南海水深最大深度是馬尼拉海溝,為5500米。水體交換北邊與太平洋相連接,在東經120度,北邊是通過臺灣海峽和東海相連,南邊有馬六甲海峽等一些水道和印度洋銜接。南海的水體交換包括和太平洋、印度洋,包括東海這樣的水體。

南海的水溫流動

南海的表層溫度在20~30度之間變化,冬季低一些,夏季暖一些。底層水從太平洋進來,一年四季是零上20度,因為底層水在地下五六千米,溫度不怎么變化。冬季南海流動是逆時針,夏季是順時針,這是南海整個流動的大體途徑。我們稱之為冬季逆時針季節式環流,夏季順時針反季節式環流。南海的底層水因為來自太平洋,因而一年四季呈流動逆時針環流。

進入4月以來,有兩件事讓南海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4月10日,12艘中國漁船在屬于南海海域的黃巖島澙湖內正常作業時,被一艘菲律賓軍艦干擾,菲艦一度企圖抓扣被其堵在澙湖內的中國漁民,遭到趕來的中國兩艘海監船的阻止。隨后,中國漁政310船趕往事發地黃巖島海域維權,菲方亦派多艘艦船增援,中國政府一再重申對南海的主權。

5月9日,中國“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在南海開鉆,石油鉆桿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981鉆井平臺是中國首次獨立在南海深水區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南海自營勘探開發深水油氣資源的國家。

南海之所以時而受到周邊一些國家的覬覦,并且引發事端,蓋因在其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物、礦產及漁業資源,讓一些人垂涎不已。

為了讓公眾對南海資源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近日,中國科協舉辦第15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以“說資源·話南?!睘橹黝},邀請專家、學者與媒體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交流。

981鉆井平臺--拓寬油氣開采空間

對于不久前在南海下水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海洋地學研究中心主任方念喬說,這對于中國在南海無論是油氣資源勘探還是維護南海地區權益方面,都是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這項技術的重大進步使我們很多地質方面產生了重大設想,關于資源的勘探開發,在將來可能會實現重大飛躍。

國際上對于未來能源的預測是,現在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大體上到了本世紀后半葉將逐漸縮小,預計到2060年之前,還能維持在相當的水平。天然氣則還會有更多的增長空間。

方念喬介紹說,要保證未來的能源增長能夠為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服務,現在在油氣開發領域中最大的空間是深海油氣。深海地區是保障未來50年油氣持續供應的主要場所,預計未來世界油氣總儲量的44%將來自深水區,油氣勘探向深海進軍是大勢所趨。

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油氣勘探深度接近300米,這在油氣勘探領域中是作為淺水、深海、淺海的界限。上世紀90年代后,國際勘探領域在深海方面的技術飛速發展,相繼進入到水深1000多米、2000米,到現在已經進入到水深3000多米。

目前世界上油氣開發最成熟、形成熱點的地區主要是美國的海灣,具體說就是墨西哥灣,然后是巴西的東岸,西非也占據相當的比例。方念喬說,我們在沒有981鉆井平臺之前,基本上是望洋興嘆,只能在淺水區300米以內的海域作業。

大西洋是被動大陸邊緣,之所以對深海油氣開采特別有利,是因為大陸上的剝蝕區沉積物經過剝蝕之后被河流體系帶入海洋,首先在河口淺水地帶的三角洲、陸架把沉積物堆積下來,經過一個坡帶,很快就達到深海二三千米,甚至更深的地帶。

南海是一個邊緣海,從成因上來講,和大西洋非常類似,它裂開的方式、演化方式、形成的過程和大西洋比較接近,因而也有豐富的天然氣可供開采。

有人稱南海為第二個中東。方念喬介紹說,南海南部的油氣比北部的油氣要發育得好,資源量相當于北部的3~4倍。南部有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構造單元的疊加,構造更為復雜,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時代長,產生烴源巖的路徑多,總體積大,所以烴源巖在南部的體積比北部更大。南海目前測到的熱流值也是南部比北部高,有利于生成油氣。再加之南方氣候更加溫暖,碳酸鹽、石灰巖孔隙比較多,是很好的油氣儲層,所以南部的油氣要優于北部。

可燃冰--在南海是存在的

2003年美國前總統助理、銀行家梅齊明確說,世界石油開采高峰已經臨近,我們有充分理由要盡快探尋后石油時代的能源。他首次提出的后石油時代說法,影響著很多國際組織進行評估,果斷發展新能源,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

現在的新能源主要是太陽能、潮汐能、風能,但未進入大眾的使用階段,尚需一個過渡時間。目前全世界的公認是,傳統的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燃料,而且現在全球的天然氣產量在不斷增加。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認為,從現在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產量的增長約40%將來自非傳統天然氣,比如頁巖氣或煤層氣。

對此,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洪濤認為,頁巖氣、煤層氣有一定的局限,現在世界上公認最大眾的、最有可能解決能源問題的,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氣,甚至于超過幾百年的氣,可能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的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樣子就像冰一樣。但這個冰不是水組成的,而是由水和甲烷共同組成的??扇急诟邏呵闆r下可以在10攝氏度左右以固體狀存在,能夠燃燒,是一種凝固汽油。

張洪濤說,全球僅在116處發現了可燃冰,大多數在海洋里,中國的南海就有發現。而經過調查,在南海找到可燃冰大有希望。人類第一次是從墨西哥灣海域找到可燃冰的,美國于1999年開始把可燃冰開采列入國家計劃。

張洪濤曾與德國首席科學家休斯在南海合作尋找可燃冰。當時,他們碰到了很硬的碳酸巖殼,發現有幾塊淤泥在不斷冒泡,經當場測試發現是甲烷,但由于一些原因,當時一塊原始的可燃冰樣品都沒有取到。后來與英國科學家合作,在水深1000多米,開鉆打到183米~225米這一段時,最終找到了大量的可燃冰實物樣品,而且質和量都非常優越?!澳虾J谴嬖诳扇急摹?-張洪濤說,但可燃冰在南海蘊藏有多少、其賦存狀態如何,目前尚不知道。特別是可燃冰開采以后可能引起的環境變化,更需要進一步地進行研究。

從2011年開始,中國啟動了可燃冰成礦規律的新一輪“973”和“863”研究?!?73”是理論研究,“863”是技術方法研究。今年我們的海洋6號將要出海,再次對南海海域進行精確測量。張洪濤說,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可再次開鉆以獲取新的可燃冰實物樣品,在這個基礎上求得儲量。

開采技術--與國際差距在縮短

“無論是油氣資源還是可燃冰,勘探到固然值得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最終還要用技術把它們開采出來。”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流體力學博士田紀偉如是說,

對此,田紀偉首先用最通俗的方式,介紹了有關海洋科學和海洋監測的知識。

他說,海洋科學分四大類,包括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大組成部分,地球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所以海洋科學研究的方法是試驗。我們要出海,要觀測,要拿數據,比如調查天然氣水合物,就需要現場采樣做試驗,看里面的成分是多是少,用火柴能不能點著,以此來獲取數據。

海洋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一門科學,海洋科學的重大發現來自于觀測。田紀偉用兩個例子進行說明:150年前,有人到北冰洋探險,發現風往北吹,冰卻不往北走,而是向北偏東方向走。后來發現,整個環流吹北風是向東北走,這是一大發現;第二大發現是在100年前,從非洲用船把勞動力運到美洲,夏天很熱,販黑奴的人偶爾把啤酒用繩子綁著放進二三百米深的海水中,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后就變成了冰鎮啤酒。后來發現,海洋底下的水非常冷,底部可以達到零下1~2度。因為海水含有鹽分,會導致冰點降低,每升里面有35克鹽度的時候,結冰點是不一樣的。

田紀偉介紹說,海洋監測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傳感斷面觀測;第二類是自主滑翔觀測(就是浮標,可以運行的叫自主滑翔觀測);第三類是長期定點觀測。

國際上海洋監測的發展狀況如何?

田紀偉說,國際上海洋研究發展史有100多年,從當時最簡單的如何測海洋溫度--想知道海底5000米的溫度是多少,就把一個瓶子放到海下5000米深的地方時,把瓶蓋打開,里面的水就是5000米深的水,拿上來后馬上用溫度計去測,就是5000米深海水的溫度。而現在有傳感器了,可以走到哪兒測到哪兒。從第一代原始的采水測量,到后來的機械原理測量,再發展到現在的傳感器測量,或者用聲學去測量,現在的海洋監測平臺非常先進,包括通信、水下通信、水下激光通信等,包括深海的長期可靠性、穩定性的連續作業,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

從1997年開始,國家“863”啟動了海洋技術計劃,通過三個五年計劃,在海洋監測技術方面和國際上的差距越來越小,在最基本的監測手段上,像海洋的流場測量、溫度測量,包括一些平臺技術,比如傳感儀器、長期的浮標等,大部分都實現了國產化?,F在,國家海洋局監測整個海洋站大部分采用國產儀器。

但田紀偉也指出,由于起步比較晚,加之海洋監測技術涉及材料、工藝、通信等方面,技術含量非常高,所以,我們通過15年的努力,雖然差距和國際水平在逐漸縮小,但是在傳感器、平臺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希望盡快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持下趕上,能夠百分之百地用我們自己的儀器來開展海洋技術研究,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新聞鏈接

南海的地理位置

南海因位于中國南邊而得名。南海北邊至北緯22度,南到將近赤道,處于0度左右,南北跨越大約20度。南海東邊包括臺灣島,至東經120度,西部到泰國灣,整個南海大概是東西南北各涉20度,如果把加里曼丹島、海南島、巴拉望島去掉以后是350萬平方公里,這是南海大致的面積。南海水深最大深度是馬尼拉海溝,為5500米。水體交換北邊與太平洋相連接,在東經120度,北邊是通過臺灣海峽和東海相連,南邊有馬六甲海峽等一些水道和印度洋銜接。南海的水體交換包括和太平洋、印度洋,包括東海這樣的水體。

南海的水溫流動

南海的表層溫度在20~30度之間變化,冬季低一些,夏季暖一些。底層水從太平洋進來,一年四季是零上20度,因為底層水在地下五六千米,溫度不怎么變化。冬季南海流動是逆時針,夏季是順時針,這是南海整個流動的大體途徑。我們稱之為冬季逆時針季節式環流,夏季順時針反季節式環流。南海的底層水因為來自太平洋,因而一年四季呈流動逆時針環流。

進入4月以來,有兩件事讓南海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4月10日,12艘中國漁船在屬于南海海域的黃巖島澙湖內正常作業時,被一艘菲律賓軍艦干擾,菲艦一度企圖抓扣被其堵在澙湖內的中國漁民,遭到趕來的中國兩艘海監船的阻止。隨后,中國漁政310船趕往事發地黃巖島海域維權,菲方亦派多艘艦船增援,中國政府一再重申對南海的主權。

5月9日,中國“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在南海開鉆,石油鉆桿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981鉆井平臺是中國首次獨立在南海深水區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南海自營勘探開發深水油氣資源的國家。

南海之所以時而受到周邊一些國家的覬覦,并且引發事端,蓋因在其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物、礦產及漁業資源,讓一些人垂涎不已。

為了讓公眾對南海資源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近日,中國科協舉辦第15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以“說資源·話南海”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與媒體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交流。

981鉆井平臺--拓寬油氣開采空間

對于不久前在南海下水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海洋地學研究中心主任方念喬說,這對于中國在南海無論是油氣資源勘探還是維護南海地區權益方面,都是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這項技術的重大進步使我們很多地質方面產生了重大設想,關于資源的勘探開發,在將來可能會實現重大飛躍。

國際上對于未來能源的預測是,現在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大體上到了本世紀后半葉將逐漸縮小,預計到2060年之前,還能維持在相當的水平。天然氣則還會有更多的增長空間。

方念喬介紹說,要保證未來的能源增長能夠為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服務,現在在油氣開發領域中最大的空間是深海油氣。深海地區是保障未來50年油氣持續供應的主要場所,預計未來世界油氣總儲量的44%將來自深水區,油氣勘探向深海進軍是大勢所趨。

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油氣勘探深度接近300米,這在油氣勘探領域中是作為淺水、深海、淺海的界限。上世紀90年代后,國際勘探領域在深海方面的技術飛速發展,相繼進入到水深1000多米、2000米,到現在已經進入到水深3000多米。

目前世界上油氣開發最成熟、形成熱點的地區主要是美國的海灣,具體說就是墨西哥灣,然后是巴西的東岸,西非也占據相當的比例。方念喬說,我們在沒有981鉆井平臺之前,基本上是望洋興嘆,只能在淺水區300米以內的海域作業。

大西洋是被動大陸邊緣,之所以對深海油氣開采特別有利,是因為大陸上的剝蝕區沉積物經過剝蝕之后被河流體系帶入海洋,首先在河口淺水地帶的三角洲、陸架把沉積物堆積下來,經過一個坡帶,很快就達到深海二三千米,甚至更深的地帶。

南海是一個邊緣海,從成因上來講,和大西洋非常類似,它裂開的方式、演化方式、形成的過程和大西洋比較接近,因而也有豐富的天然氣可供開采。

有人稱南海為第二個中東。方念喬介紹說,南海南部的油氣比北部的油氣要發育得好,資源量相當于北部的3~4倍。南部有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構造單元的疊加,構造更為復雜,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時代長,產生烴源巖的路徑多,總體積大,所以烴源巖在南部的體積比北部更大。南海目前測到的熱流值也是南部比北部高,有利于生成油氣。再加之南方氣候更加溫暖,碳酸鹽、石灰巖孔隙比較多,是很好的油氣儲層,所以南部的油氣要優于北部。

可燃冰--在南海是存在的

2003年美國前總統助理、銀行家梅齊明確說,世界石油開采高峰已經臨近,我們有充分理由要盡快探尋后石油時代的能源。他首次提出的后石油時代說法,影響著很多國際組織進行評估,果斷發展新能源,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

現在的新能源主要是太陽能、潮汐能、風能,但未進入大眾的使用階段,尚需一個過渡時間。目前全世界的公認是,傳統的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燃料,而且現在全球的天然氣產量在不斷增加。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認為,從現在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產量的增長約40%將來自非傳統天然氣,比如頁巖氣或煤層氣。

對此,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洪濤認為,頁巖氣、煤層氣有一定的局限,現在世界上公認最大眾的、最有可能解決能源問題的,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氣,甚至于超過幾百年的氣,可能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的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樣子就像冰一樣。但這個冰不是水組成的,而是由水和甲烷共同組成的??扇急诟邏呵闆r下可以在10攝氏度左右以固體狀存在,能夠燃燒,是一種凝固汽油。

張洪濤說,全球僅在116處發現了可燃冰,大多數在海洋里,中國的南海就有發現。而經過調查,在南海找到可燃冰大有希望。人類第一次是從墨西哥灣海域找到可燃冰的,美國于1999年開始把可燃冰開采列入國家計劃。

張洪濤曾與德國首席科學家休斯在南海合作尋找可燃冰。當時,他們碰到了很硬的碳酸巖殼,發現有幾塊淤泥在不斷冒泡,經當場測試發現是甲烷,但由于一些原因,當時一塊原始的可燃冰樣品都沒有取到。后來與英國科學家合作,在水深1000多米,開鉆打到183米~225米這一段時,最終找到了大量的可燃冰實物樣品,而且質和量都非常優越?!澳虾J谴嬖诳扇急摹?-張洪濤說,但可燃冰在南海蘊藏有多少、其賦存狀態如何,目前尚不知道。特別是可燃冰開采以后可能引起的環境變化,更需要進一步地進行研究。

從2011年開始,中國啟動了可燃冰成礦規律的新一輪“973”和“863”研究。“973”是理論研究,“863”是技術方法研究。今年我們的海洋6號將要出海,再次對南海海域進行精確測量。張洪濤說,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可再次開鉆以獲取新的可燃冰實物樣品,在這個基礎上求得儲量。

開采技術--與國際差距在縮短

“無論是油氣資源還是可燃冰,勘探到固然值得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最終還要用技術把它們開采出來?!敝袊Q蟠髮W教授、流體力學博士田紀偉如是說,

對此,田紀偉首先用最通俗的方式,介紹了有關海洋科學和海洋監測的知識。

他說,海洋科學分四大類,包括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的一大組成部分,地球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所以海洋科學研究的方法是試驗。我們要出海,要觀測,要拿數據,比如調查天然氣水合物,就需要現場采樣做試驗,看里面的成分是多是少,用火柴能不能點著,以此來獲取數據。

海洋科學是以試驗為主導的一門科學,海洋科學的重大發現來自于觀測。田紀偉用兩個例子進行說明:150年前,有人到北冰洋探險,發現風往北吹,冰卻不往北走,而是向北偏東方向走。后來發現,整個環流吹北風是向東北走,這是一大發現;第二大發現是在100年前,從非洲用船把勞動力運到美洲,夏天很熱,販黑奴的人偶爾把啤酒用繩子綁著放進二三百米深的海水中,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后就變成了冰鎮啤酒。后來發現,海洋底下的水非常冷,底部可以達到零下1~2度。因為海水含有鹽分,會導致冰點降低,每升里面有35克鹽度的時候,結冰點是不一樣的。

田紀偉介紹說,海洋監測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傳感斷面觀測;第二類是自主滑翔觀測(就是浮標,可以運行的叫自主滑翔觀測);第三類是長期定點觀測。

國際上海洋監測的發展狀況如何?

田紀偉說,國際上海洋研究發展史有100多年,從當時最簡單的如何測海洋溫度--想知道海底5000米的溫度是多少,就把一個瓶子放到海下5000米深的地方時,把瓶蓋打開,里面的水就是5000米深的水,拿上來后馬上用溫度計去測,就是5000米深海水的溫度。而現在有傳感器了,可以走到哪兒測到哪兒。從第一代原始的采水測量,到后來的機械原理測量,再發展到現在的傳感器測量,或者用聲學去測量,現在的海洋監測平臺非常先進,包括通信、水下通信、水下激光通信等,包括深海的長期可靠性、穩定性的連續作業,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

從1997年開始,國家“863”啟動了海洋技術計劃,通過三個五年計劃,在海洋監測技術方面和國際上的差距越來越小,在最基本的監測手段上,像海洋的流場測量、溫度測量,包括一些平臺技術,比如傳感儀器、長期的浮標等,大部分都實現了國產化。現在,國家海洋局監測整個海洋站大部分采用國產儀器。

但田紀偉也指出,由于起步比較晚,加之海洋監測技術涉及材料、工藝、通信等方面,技術含量非常高,所以,我們通過15年的努力,雖然差距和國際水平在逐漸縮小,但是在傳感器、平臺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希望盡快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持下趕上,能夠百分之百地用我們自己的儀器來開展海洋技術研究,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新聞鏈接

南海的地理位置

南海因位于中國南邊而得名。南海北邊至北緯22度,南到將近赤道,處于0度左右,南北跨越大約20度。南海東邊包括臺灣島,至東經120度,西部到泰國灣,整個南海大概是東西南北各涉20度,如果把加里曼丹島、海南島、巴拉望島去掉以后是350萬平方公里,這是南海大致的面積。南海水深最大深度是馬尼拉海溝,為5500米。水體交換北邊與太平洋相連接,在東經120度,北邊是通過臺灣海峽和東海相連,南邊有馬六甲海峽等一些水道和印度洋銜接。南海的水體交換包括和太平洋、印度洋,包括東海這樣的水體。

南海的水溫流動

南海的表層溫度在20~30度之間變化,冬季低一些,夏季暖一些。底層水從太平洋進來,一年四季是零上20度,因為底層水在地下五六千米,溫度不怎么變化。冬季南海流動是逆時針,夏季是順時針,這是南海整個流動的大體途徑。我們稱之為冬季逆時針季節式環流,夏季順時針反季節式環流。南海的底層水因為來自太平洋,因而一年四季呈流動逆時針環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距離可燃冰商用到底有多遠?附相關概念股分析
深海裝備技術“創新發展六大趨勢”及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發展展望
海洋石油勘探步入“超深水”時代
深海油氣平臺
“海洋石油981”開鉆拉開深水戰略序幕
中國981平臺南海獲曾遭外國放棄深水大氣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宾川县| 尼玛县| 乐亭县| 柞水县| 滨海县| 玛沁县| 台东市| 龙岩市| 丹巴县| 马公市| 博客| 邓州市| 武山县| 宝应县| 云霄县| 肇庆市| 丹凤县| 横山县| 游戏| 霍州市| 湖州市| 万安县| 偃师市| 郧西县| 新野县| 洛隆县| 太谷县| 南宫市| 长白| 华池县| 兰州市| 来凤县| 偃师市| 乌海市| 阳原县| 察哈| 东方市| 抚宁县| 昭觉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