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功夫電影五十年:崛起,紛爭,沒落,轉型

狐巴,胡扒,胡巴巴…… 

1973年,武打巨星李小龍在女星丁佩家中突然離世。

關于李小龍的死,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死于練功過度,有人說是死于濫用藥物,還有人說是由于心臟病、腦病復發……甚至有傳言說是死于邵逸夫或者向華強的暗殺,一個為事業,一個為情。

傳言說是死于邵逸夫暗殺,是因為邵逸夫曾經對嘉禾進行封殺,甚至通過媒體放出風來「哪位明星要是敢為嘉禾拍電影,不管Ta有多紅,邵氏都不會再用他拍電影。」

而后來李小龍的加入讓嘉禾迅速崛起,甚至讓邵氏兄弟黯然失色,邵逸夫咽不下這口氣,于是找人把李小龍干掉了。

而懷疑是被向華強暗殺,是因為在李小龍死后,他的同居情人丁佩竟然變成了向華強的女朋友,后來又成為夫妻。

傳言剛回香港的向華強對丁佩很是愛慕,剛好向華強的同父異母哥哥向華炎是新義安大佬,有黑社會背景,所以就干掉李小龍,抱得美人歸。

不過傳言多是不可信的,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改變不了一代功夫巨星已經離我們而去的事實,只是觀眾心中難免失落和可惜,畢竟剛有起色的功夫電影還后繼無人。

這一年,成龍19歲,洪金寶21歲,兩人都剛以武師的身份進入電影圈兩年,還只是籍籍無名之輩。

這一年,李連杰10歲,剛成為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的武術運動員兩年,離他拿第一個全國武術冠軍還有一年時間。

這一年,甄子丹10歲,受李小龍影響,經常模仿他的動作,逃學去看功夫電影。

這一年,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吳京,因為他在一年之后才呱呱墜地。

  0 1  

上世紀60年代末,隨著國際資本的大量涌入以及華資財團的崛起,香港經濟起飛,香港從半新舊的轉口貿易港變成獨具實力的工商業大城市,集工業、貿易、金融、旅游等多元化經濟于一體。

香港的發展一片繁榮,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但是這在一片繁榮的背后,電影行業卻呈現快速下滑的態勢,人們都不愿意進電影院看電影了。

一般來說,人們低層次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就該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的滿足。電影這種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方式,無疑是一個上佳選擇。按理,走進電影院的人飛速增長才是。

這種極其反常的情況一度讓很多電影人感到迷茫,有人離開電影行業,丁佩是其中之一,那時她還不是李小龍的女朋友。 有人窮則思變,以邵氏兄弟為首的香港電影制作公司開始尋求轉型。

1971邵氏兄弟通過李小龍的好友小麒麟的接洽邀請他回香港拍片。后來回港探親,李小龍和邵逸夫談過合約,結果不歡而散。

據說當時李小龍片酬要價1萬美金,邵逸夫嫌貴,只給2500美金,李小龍當然無法接受,當時李小龍的理想可是當片酬最高的演員。

而李小龍提出的擔任影片的武術指導、有權修改劇本,以及由他邀請的外國演員要以美金支薪等要求,也讓邵氏高層無法接受,最終導致合作計劃流產。

那時候,邵氏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邵逸夫的得力干將鄒文懷,不滿公司的薪資制度,離職出走,帶著其他幾位心腹另起山頭,成立了嘉禾公司,但是發展并不好,公司岌岌可危。

邵氏和李小龍合作失敗,鄒文懷抓住了這個機會,派人到美國邀請李小龍回香港發展,并用7500美金的片酬,簽下李小龍的兩部電影。

一部是1971年的《唐山大兄》,一部是1972年的《精武門》,前者刷新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后者刷新了亞洲電影票房紀錄。

邵逸夫要哭暈在廁所,要知道死對頭鄒文懷和他的嘉禾公司就是因為李小龍,才開始有和邵氏兄弟抗衡的資本的。

之后李小龍又趁勢拍了《猛龍過江》和《龍爭虎斗》,前者是李小龍自導自演的電影,入圍第十屆金馬獎的優等劇情片獎,后者是和美國華納公司合拍,讓李小龍一躍成為世界級國際巨星。

在電影中,李小龍飾演的角色以激烈逼真的身體對打、唯快不破「懸空三彈腿」、眼花繚亂的雙截棍以及鼓舞人心的「啊打啊打」哮叫聲,恰到好處抒發了這一時期港人內心深處無家無國的漂泊意識和無路可尋的悲愴感,成功地滿足了這一時期大多數觀眾的觀影渴望。

其實,老話兒「飽暖思淫欲」還是說得在理,人們衣食無憂之后,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這時候人們不是不愛看電影,而是他們對電影有了新的要求。

他們不再滿足于五、六十年代那些充滿洗腦作用的電影,而是把電影作為一種通過消費給觀眾提供娛樂休閑的娛樂方式,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而李小龍剛好做到了。

在回香港之前,李小龍在洛杉磯一邊留學一邊教授中國功夫和自創的「截拳道」,有意識地重新打造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的新形象,以期顛覆當時中國人「東亞病夫」的形象。他還時不時參與客串一些電影角色,在功夫界已經聲名大噪,形勢一片大好。

只是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的,后來李小龍被江湖中人王俊開槍襲擊,身中兩彈,因為當時用的手槍子彈殺傷力不大,而李小龍又穿著皮夾克,才僥幸逃過一劫。此后,李小龍決定離開美國,回香港發展。

可以說,李小龍的到來,不僅解救了在生存路上苦苦掙扎的嘉禾,把觀眾拉回影院,也讓衰退的香港電影工業重新找到一線生機。

在他的推波助瀾之下,民初的時裝拳腳功夫片成為新的主流,各地也因此而掀起一股功夫熱潮。李小龍也因此而成為觀眾心中的「功夫之王」

然而天妒英才,1973年李小龍在女星丁佩家中休息時突然離世,年僅33歲。

那時他正在拍攝《死亡游戲》,影片講述一位強者為了奪取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勇闖七層寶塔,經過一輪惡斗后到達塔頂,最后卻只換來一句古老的謁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

李小龍崛起的時候,洪金寶和成龍紛紛在李小龍的電影里當龍虎武師或者李小龍的替身,影響力并不大,只是個陪襯,但是卻為日后在香港電影圈大展拳腳打下堅實的基礎。

  0 2  

那時候成龍還不叫成龍,叫元樓。這是因為成龍六歲時拜入于占元門下學習京劇和功夫,改藝名元樓,與元龍(洪金寶)、元彪、元奎、元華等人,組成七小福戲班演出。

由于京劇式微,于占元為了徒弟的前途,鼓勵徒弟參與電影演出,再加上但是于占元的大女婿韓英杰是第一代武術指導,所以七小福們經常被帶著參加各種的電影演出。

當初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門》,韓英杰既是武術指導也是演員,洪金寶和成龍就因為這樣有機會在李小龍的電影中露臉。

李小龍去世后,成龍也拍過幾部功夫片,如《頂天立地》《女警察》,甚至還擔任過《鐵漢柔情》的動作指導,但票房慘淡。

1974年,在香港電影圈已混不下去,20歲的成龍只好跟他老爸去澳洲,因為從小就沒有文化,只好白天去工地搬磚,晚上去餐館洗菜。

有一天傍晚,正在廚房忙碌的成爸爸忽然對成龍說:「兒子,我已經60歲了,還能靠做飯討生活,你到60歲還能打嗎?」

父親的一番話讓成龍下定決心尋找未來的方向以及心中的電影夢,成龍告訴自己不能只安于做一個小武行,有一天要做武術指導。

于是便給以前在香港電影圈摸爬滾打認識的一些圈中大佬寫信,一封,兩封,三封……

終于在1976年收到當時娛樂圈王牌經紀人陳自強的回信。因為當年導演《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導演羅維,從嘉禾出來后自立門戶,創建羅維影業公司,想要打造第二個李小龍,于是陳自強就向羅維推薦了成龍。

雖然李小龍只輝煌了兩三年,但是他對香港電影圈的影響不可忽視,那時很多小孩都把他當作偶像,希望成為第二個李小龍,比如劉德華、周星馳等。

曾經擔任李小龍替身的成龍,原名陳港生,自然也希望成為第二個李小龍。于是他返回香港拍攝羅維執導的《新精武門》,并正式取名成龍。

羅維自信能捧紅李小龍,當然也能捧紅成龍。先拍《新精武門》,重亮功夫招牌,撲街!再拍《少林木人巷》《劍花煙雨江南》等還是由成龍主演,結果撲街。

后來羅維又挖來王羽與成龍合作,心想這兩個人總能比得過李小龍吧。結果他們聯合主演《風雨雙流星》《墨水臺道》《直搗黃龍》《獨臂王大戰血滴子》等,還是撲街!撲街!撲街!

結果兩年時間過去了,時裝拳腳功夫、少林功夫、古裝武俠……幾乎所有的功夫題材拍了個遍,無論羅維怎么拍,成龍還是沒有大紅大紫。

羅維和成龍以為李小龍的成功可以復刻,風格套路相同或類似,有利有弊。

狐巴私下以為,在這娛樂圈,這弊是遠遠大于利的。因為雖然可以演相同或類似的角色,但若果不超越前輩,就永無出頭之日。

如今成龍在犯這樣的錯誤,后來甄子丹、趙文卓、吳京也都犯著相同的錯誤,所以他們在模仿前輩的道路上,都只能活在前人的光環之下。

在此期間,成龍的大師兄洪金寶已經憑借電影《鬼馬雙星》(1974年)和《半斤八兩》(1976年)成功,先成龍一步達成當武術指導的夢想,而他參演的《忠烈圖》、《絕密圣手》以及主演的《三德和尚與舂米六》反響都不錯。羅維和成龍內心那個焦慮哇。

1978年,吳思遠開拍袁和平執導的功夫喜劇片《蛇形刁手》和《醉拳》,向羅維借用成龍出演主角,沒想到大獲成功,大破各地票房紀錄。

同年,洪金寶主演功夫片《贊先生與找錢華》以及動作喜劇《肥龍過江》,票房雖然沒有《蛇形刁手》和《醉拳》高,但是成績也不俗。

其實,在后李小龍時代,如何突破他的打斗風格,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成為每一個功夫明星必須面對的問題。

洪金寶在電影充分發揮身材與身手的優勢,靜若笨拙胖子,動如靈活脫兔,這種意想不到的反差萌,有一種冷不丁的喜劇效果。

而一開始讓羅維帶歪的成龍,在自己的努力以及袁和平的調教下,也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針對李小龍不茍言笑的英雄形象,他將自己定義為形象滑稽的小人物,同時借鑒巴斯特基頓的肢體動作、流行的跑酷運動、傳統的雜耍技巧、充分運用手邊的道具,將自己的打戲設計得更具觀賞性與趣味性。

《醉拳》之后,成龍聲名大噪的同時,也跟羅維鬧翻。據說是因為成龍拿著公司的錢拍《一招半式闖江湖》大玩無厘頭,羅維很惱火,然后成龍就投奔嘉禾去也。

于是,成龍終于跟上師兄洪金寶的步伐,開始自編自導自演電影,并開始擔任影片的武術指導,實現他從武行開始的夢想。

1979年成龍自導自演動作片《笑拳怪招》,取得當年票房年度冠軍。1980年成龍自編自導的動作片《師弟出馬》,上映之后更是以1002萬港幣的票房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同年,在鄒文懷的安排下,成龍赴美國好萊塢拍攝《殺手壕》、《炮彈飛車》、《威龍猛探》等一些列電影,進軍好萊塢,結果票房慘淡,這令成龍時隔許多年之后才再次闖好萊塢,只好回香港。

1982年,成龍回香港拍攝《龍少爺》重振威名,接著與同門師兄弟洪金寶、元彪等合作《A計劃》《快餐車》以及《福星系列》,之后又憑著《警察故事》獲得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

至此,成龍已經成為觀眾心中新一代的功夫巨星,之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成龍開創了功夫喜劇先河,后來轉型動作喜劇,此后成龍主演的一系列電影,將功夫喜劇這一類型電影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后,大哥祭出了「搏命」大旗,親身上陣各種危險動作,將驚險性注入了追逐打斗,這使成龍的作品擁有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0 3  

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成龍稱霸香港影壇的過程中,另一派風格迥異的打星也在悄然崛起。

80年代,斜刺里殺出一員虎將。這位虎將來自內陸,名叫李連杰,時年19歲。他主演了一部神片,在當時1毛錢的平均票價,竟然創下1.61億元的票房紀錄,這部神片名叫《少林寺》,1982年由邵氏發行,在香港上映。

當《少林寺》創造奇跡后,無數的制片廠嗅到了金錢的味道,更不要說當時處于武俠片黃金時代的香港影壇了。

香港電影界人立即找到了李連杰,接連拍攝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1984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小子》票房達到了2228.8萬港元,在當時算很高的票房了,但也只排在年度第2位 。

那年排第1位的是《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是由徐克執導、新藝城出品的動作喜劇。

此時的徐老怪早已是香港影壇的人物,早年憑借著《混亂三部曲》開啟了屬于他的徐克時代,也開啟了香港電影新浪潮時代,三年前更是憑《鬼馬智多星》贏得金馬獎最佳導演。

而此時的李連杰則是初出茅廬,離他們合作黃飛鴻系列還有五年。

李連杰的這兩部電影上映之后,雖然票房不錯,但是卻沒有什么新突破。因為李連杰拍的都是少林功夫題材,在電影當中演的都是武功高強、開朗活潑的少林弟子,觀眾漸漸產生觀影疲勞。

李連杰自己也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

為需求突破,李連杰嘗試拍其他類型的電影,于是他自導自演抗日題材《中華英雄》,可惜的是,當時李連杰的執導能力有限,片子上映后票房慘淡。

也許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局限,此后他再也沒有執導過電影。

1987年,之前簽下李連杰的邵氏兄弟,眼看著電影行業先有嘉禾,后又有新藝城,自己大哥大的地位不再,決定退出電影行業,李連杰的事業也因此而停滯不前。就是這時候,他去美國學習,碰到了黑心經紀人羅大衛。

1988年,羅維通過兒子羅大衛,邀請李連杰回香港拍攝了《龍在天涯》。羅維就是之前想把成龍打造成第二個李小龍,結果怎么拍都不紅的導演,這次他盯上了李連杰。但李小龍只有一個,所以羅維再次失敗了。

而且在羅大衛的慫恿下,李連杰為了發展也跳槽到嘉禾,并讓羅大衛擔任自己的經紀人。在嘉禾的安排下,李連杰參演了徐克1989年拍攝的《龍行天下》,不過當時并沒有上映。

一連幾次的失敗,也讓李連杰備受打擊,心灰意冷,于是他再次遠走美國,開啟了他的教拳生活。李連杰以為他的生活會就這樣回歸平淡,差點認了命,直到有一天徐克漂洋過海來拜訪他。

當時徐克正在籌拍一部全新的武俠電影,電影中的武術大師身形飄逸瀟灑,有許多空中打斗的橋段,對演員的要求極高。

因為之前李連杰在《龍行天下》里的表現不錯,徐克這才找到李連杰,然后才有了后面瀟灑不羈的武術宗師黃飛鴻。

1992年,李連杰與徐克合作了《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等新武俠的經典之作,并憑借《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獲得29屆金馬獎最佳男主提名。

雖然最后未能捧回獎杯,但是已經確立了他功夫巨星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與李連杰同歲的甄子丹,據說也是李連杰在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的同班同學(一說是師弟),在此片中也憑借著出色的反派角色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的提名,不過等到他真正成為觀眾心中的武打巨星,則需要等到2008年的《葉問系列》。

這一年,李連杰終于無法忍受羅大衛的黑心,和嘉禾撕破臉,先是投到蔡子明手下,但后來因為蔡子明被槍殺,就出來成立自己的正東制作有限公司并擔任制作人,在此期間和元奎合作的《方世玉》,成績漂亮。

也是1992年,又出現了另一位武打新星,而且和李連杰風格相似,他就是趙文卓。

1992年,導演元奎籌拍電影《方世玉》,他急需一個能打的人來出演片中的「九門提督」,這個角色在片中與李連杰飾演的方世玉有極重分量的對手戲,21歲的趙文卓被選中。

李連杰和趙文卓都是正規武術運動員出身,在出道前便獲得諸多的武術獎項,并且都同時擅長多種武術。

比如李連杰擅長長拳、刀術、槍術、拳術和對練,人稱「功夫皇帝」;而趙文卓擅長劍術、槍術、拳術和太極拳法,人稱「小功夫皇帝」

趙文卓和前輩李連杰套路相同,自然會接到相同或類似的角色,這既是好處也是壞處。

好處便是:當李連杰和嘉禾鬧翻時,跟徐克合作的《黃飛鴻系列》還沒有完成,才拍到第三部就中斷了,剩下只能換人。這這時候徐克就找到與李連杰相似的趙文卓,來接手黃飛鴻一角。

而不好的則是,因為風格套路相近,很難超越前輩,卻又難免會被拿來比較。

最終趙文卓的黃飛鴻和方世玉也沒能超越李連杰的演繹,和徐克合作的幾部電影都沒有獲得很好的成績。

  0 4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90年代中后期,那時候香港電影市場開始由前幾年的盛況迅速下滑,甚至一蹶不振。

其實由于香港的特殊歷史原因,香港電影的市場一直非常依賴外埠市場,自身存活能力不強,七十年代以前靠東南亞,八十年代依靠日韓和臺灣的資金得以發展。

到九十年代,好萊塢電影開始沖擊臺灣電影,于是香港的電影也遭到拖累,已經由80年代的每年200部減產到90年代每年80——100部。

1993年,美國電影在《侏羅紀公園》席卷世界票房的強力帶動下,KO掉香港本地的電影,主導了香港的電影市場。于是,好萊塢電影在香港長驅直入,西片逐步抬頭,使得香港電影「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的影星被逼得轉型或者轉移陣地,紛紛往好萊塢發展,比如成龍、周潤發、李連杰、鞏俐、章子怡、甄子丹等。

1994年,李連杰轉型現代動作片,拍攝《精武英雄》,該片雖然是翻拍李小龍的《精武門》,但是經過陳嘉上編劇和袁和平精心的動作設計,竟然也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

后來1995年,甄子丹看到李連杰的成功,也拍了一部電視劇《精武門》,他演陳真,蹭了一把李連杰的熱點。

兩年后,李連杰時隔多年再度與徐克合作《黑俠》,并在美國上映,試水好萊塢。1997年開始,李連杰正式赴美國好萊塢發展。不過李連杰真正闖好萊塢成功是在2000年的《羅密歐必死》。

同年成龍拍攝了《紅番區》,一年后在美國上映之后收獲三千多萬美元票房,再次闖好萊塢,算是真正打進國際市場,接下來的《尖峰時刻》系列也非常火爆,還成功把章子怡也帶進好萊塢發展,「國際章」便是由此而來。

就在香港電影青黃不接的時候,甄子丹轉型做導演,并于1996年和1998年自導自演《戰狼傳說》和《殺殺人,跳跳舞》,這兩個低成本電影,票房雖然不咋地,但是口碑卻很好。

不過1998年,甄子丹也到好萊塢發展。而與李連杰、成龍不同的是,甄子丹是因為在香港深陷出軌緋聞,才去好萊塢發展的。

1993年經朋友介紹,甄子丹認識了從事廣告業的梁靜慈,感情進展迅速,當年就結婚了,草率了些。一年后,這段草率的婚姻也草草了結,當時梁靜慈還懷著孕。

而有傳聞說這時甄子丹跟拍戲的女演員萬綺雯產生了感情,并且在1995年亞視的臺慶上,甄子丹當場向女方下跪求愛,而女方也表示「非甄子丹不嫁」

甄子丹和萬綺雯打得火熱,對前妻生下的兒子不聞不問,每個月只給4萬元生活費,從來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香港市民對他很是唾棄。

再加演藝上事業受阻,甄子丹只好轉場,也因此而和萬綺雯分手,當初的信誓旦旦也就成為了打臉的談資。

也許是為了避風頭,那幾年甄子丹在好萊塢并不怎么參與演出電影,而是在電影中擔任動作設計。直到2002年,他才在張藝謀執導的商業大片《英雄》中露面,重新崛起。

之后他也參與了很多電影的演出,比如《千機變II之花都大戰》《七劍》《龍虎門》《畫皮》等,都不怎么成功,有的甚至票房慘淡,反而是他只擔任動作設計不參與演出的《千機變》取得很大的成功。

其實之前甄子丹一直在模仿李小龍和李連杰的套路,根本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一直不溫不火也就理所當然啦。

不過在《導火索》和《殺破狼》中,他將巴西柔術、摔跤、拳擊、跆拳道等技法融為一體,初步形成穩馬硬橋、拳拳到肉的兇狠風格。可惜的是這兩部電影的角色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

真正讓甄子丹聲名鵲起的是《葉問系列》。2008年,在陳真、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之后,甄子丹終于遇到一個民族英雄的角色是之前沒有人演過的了。

在這個系列的電影里,甄子丹用他自己的風格,將詠春拳的小巧靈活、速度、擅長貼身短打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此時,甄子丹已經45歲了。相比李連杰19歲遇到《少林寺》和29歲遇到《黃飛鴻》與《方世玉》,甄子丹此時才遇到《葉問》,真的是大器晚成。

  0 5  

而與甄子丹一樣大器晚成的還有吳京,吳京41歲才遇到《戰狼》。不過吳京1974年出生的,應該拿比他大兩歲的趙文卓與他相比較才對。

只是趙文卓除了《方世玉》《金玉滿堂》《白發魔女之明月天國》之外,實在是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且這些,還是蹭人家的。

1980年,6歲的吳京被熱愛武術的父親提溜到什剎海體校,拜在李連杰師傅吳彬的門下;而8歲的趙文卓也同樣被父親提溜到一代槍王劉洪仁的徒弟張值彬面前,拜師學藝

待到成年之際,兩人先后考上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成為同校師兄弟,參加武術比賽都是拿冠軍的料子。

1995年,導演張鑫炎和武術指導袁和平想要再拍一部功夫片,他們親自到北京找李連杰的師傅吳彬,讓他推薦個人,像李連杰那樣的。吳彬二話不說就把吳京拎了過來,送進了《功夫小子闖情關》劇組。

其實當時吳京已經離開武術隊四年了,為了謀生,在首鋼燒過鍋爐,還在西四開了個店倒騰牛仔褲,當然也和外頭小混混干過架。

這一年,趙文卓已經一邊和張國榮搭戲、稱兄道弟,一邊和香港歌壇大姐大梅艷芳拍拖了。因為早在三年前,他已經被導演元奎挖去和李連杰演對手戲,一鳴驚人。

之后又在巧合之下接替李連杰出演黃飛鴻,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也足以在香港影壇生存。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文卓開始復制粘貼李連杰的路,走向傳統武俠功夫片的世界。

導演張鑫炎曾經憑著《少林寺》讓李連杰一炮而紅,創造經典,如今也想再造輝煌,然而吳京稚嫩的演技明顯撐不起導演的夢想,不過導演沒有放棄他。

1998年,張鑫炎打造電視劇《太極宗師》的時候還是讓吳京主演,吳京也因此在內陸積累了些許人氣,甚至有媒體稱他為「小李連杰」。吳京也開始走傳統武俠的道路,在電視劇領域。

至此,這兩個被媒體稱為「李連杰接班人」的演員,都走上了傳統武俠功夫的道路,也在香港電影走向沒落的時候,輾轉回內陸主攻電視劇。

不過,雖然他們風格路子相同,但他們從來沒有出現在同一塊熒屏或巨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擔心「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呢。

前面狐巴說過,模仿如果無法超越前人,難見天日。

所以最終,無論是趙文卓還是吳京,在模仿或者復刻李連杰走傳統武俠功夫的這個路上,都不能望其項背,既沒有李連杰紅,也沒能成為李連杰的接班人。

其實要說趙文卓和吳京,從最開始到這時候,兩個人還是還蠻相似的,可是后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后來趙文卓一直默默無聞,甚至臭名昭著,越混越差;而吳京卻在軍旅題材中闖出一片天,成為中國首位百億影帝。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什么原因,才導致這兩人出現這樣的云泥之別。

如果非要追溯原因的話,大概就是在20世紀之初,吳京頻頻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客串,甘愿充當綠葉,尋找突破并積累人脈和經驗。

而趙文卓卻在各種作死:和力捧過他的徐克等多名圈內人交惡,耍大牌要求特殊待遇,拍戲下重手打傷對戲演員,虛假眾籌拍電影騙粉絲血汗錢,每次有作品出來都炒作和哥哥、梅姐關系……其它的作死行為不一而足。

所以在2012年,當趙文卓和前輩甄子丹因為《特殊身份》互撕的時候,吳京已經憑借《我是特種兵2》找到了新的靈感。

他琢磨著,「要拍一部讓男人看了更想做真男人,讓女人看了更喜歡純爺們兒的電影」

2013年,李連杰身患惡疾,需長期服藥,迅速衰老,開始漸漸淡出觀眾的視線。2015年,吳京自演自導《戰狼》,終于紅的發紫,成為觀眾心中新一代的功夫巨星。

吳京的出現填了觀眾心中「功夫之王」的空白,也算是接了個班。

只是觀眾不免擔心:現在是吳京,那下一個十年呢,有誰來接過吳京手中的棒子,成為下一代功夫之王呢?下下個十年呢……

可是擔心有什么用,無論是誰出來,如何閃耀,總會有凋落的一天。

其實影壇的武打巨星,自70年代的李小龍開始,后人一直在需求突破,也卓有成就,80年代有笑鬧的成龍,90年代有飄逸的李連杰,再到新世紀兇狠的甄子丹,曾經都是拼命追趕而閃耀在觀眾心中的巨星。

可是如今,李小龍去世,李連杰患病,成龍和甄子丹年長,一切的光輝榮耀不再,已經黯然無光,鮮有人問津了。即使是現在火爆的吳京,終有一天他也會因老去而打不動,退出歷史的舞臺。

作為普通觀眾,我們只管享受他們帶來的視覺盛宴就好,其它我們真的無能為力,畢竟誰也無法阻止歷史的進程。

正如徐克所說:「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鴻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毀掉「中國打星」,我們用了23年
中國十大功夫巨星實力排名,成龍墊底,甄子丹第7,第一無懸念!
同是1963年出生的同齡人,為何李連杰和甄子丹成活了“兩代人”?
他是中國功夫之神,卻被爆兩大“黑歷史”,真相竟如此令人震驚!-今日頭條
甄子丹:失敗的導演,成功的動作指導,大器晚成的功夫巨星
360doc網文摘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邵武市| 辽宁省| 高邮市| 宜城市| 公主岭市| 水富县| 讷河市| 海阳市| 儋州市| 华阴市| 北流市| 咸阳市| 大港区| 松江区| 修武县| 广元市| 福泉市| 甘泉县| 岳池县| 双柏县| 长阳| 改则县| 巩留县| 怀柔区| 汽车| 林西县| 怀仁县| 元氏县| 宜兰市| 长白| 丽江市| 霞浦县| 永泰县| 辽宁省| 拜城县| 临潭县| 巫山县| 西林县| 乌拉特后旗|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