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還原物糾紛案件審理中查實原物無法返還的裁判
蔣賢錚
(2013年10月21日)
[案情]原告李某與被告王某簽訂一份汽車租賃合同,約定:王某為承包某建筑工地土方工程,向李某承租一輛貨車;王某未經李某許可,不得將貨車轉租、抵押、質押。合同簽訂后,李某將貨車交給王某。王某因資金短缺,未經李某同意即以承租的貨車作質押,向張某借款5萬元。李某知情后以王某違反約定將租賃貨車質押給張某,張某通過無效質押取得貨車既違反合同約定也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起訴張某請求返還貨車。在本案審理期間,張某的弟弟駕駛該貨車發生交通事故,車毀人亡。
[分歧]在審理期間,鑒于貨車已滅失,判決時如何應對原告李某提出的返還貨車訴請,法官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請。返還原物責任承擔的前提是原物存在且具有返還價值。李某訴請返還的貨車已經滅失,其返還原物失去前提條件,所以應判決駁回其訴請。
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判決支持李某的訴請。依照《執行規定》第57條“生效法律文書確定被執行人交付特定標的物的,應當執行原物。原物被隱匿或非法轉移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其交出。原物確已變質、損壞或滅失的,應當裁定折價賠償或按標的物的價值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的規定,判決張某返還貨車,支持李某返還貨車的訴請后,因貨車滅失導致張某無法按原判決規定返還原貨車的,到執行階段可由執行員裁定被執行人張某折價賠償或按照貨車的實際評估價值強制執行張某的其他財產。可見,支持李某返還貨車訴請的判決不受貨車滅失的影響。
[意見]法官在審理返還原物糾紛案件期間發現原物已滅失的,筆者以為,法官應當向原告釋明,引導原告變更返還原物的訴請為賠償損失或給付等值的同類或其他財產。
其一,參照最相類似合同借用合同的法律規定,租賃合同出租人在承租人因租賃物滅失無法返還時,有權要求承租人歸還同等數量、質量的實物;如果確實無法歸還實物的,可以請求按照或適當高于歸還時市場零售價格折價給付或賠償。
本案租賃合同與借用合同同屬暫時轉移標的物的占有、使用、受益權,區別僅在于租賃合同承租人是有償使用租賃物,而借用合同借用人是無償使用借用物。因此,在法律對租賃合同承租人無法返還租賃物的責任承擔未作明確規定的,借用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可以供租賃合同當事人參照適用。依照《民法
蔣賢錚
(2013年10月21日)
[案情]原告李某與被告王某簽訂一份汽車租賃合同,約定:王某為承包某建筑工地土方工程,向李某承租一輛貨車;王某未經李某許可,不得將貨車轉租、抵押、質押。合同簽訂后,李某將貨車交給王某。王某因資金短缺,未經李某同意即以承租的貨車作質押,向張某借款5萬元。李某知情后以王某違反約定將租賃貨車質押給張某,張某通過無效質押取得貨車既違反合同約定也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起訴張某請求返還貨車。在本案審理期間,張某的弟弟駕駛該貨車發生交通事故,車毀人亡。
[分歧]在審理期間,鑒于貨車已滅失,判決時如何應對原告李某提出的返還貨車訴請,法官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請。返還原物責任承擔的前提是原物存在且具有返還價值。李某訴請返還的貨車已經滅失,其返還原物失去前提條件,所以應判決駁回其訴請。
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判決支持李某的訴請。依照《執行規定》第57條“生效法律文書確定被執行人交付特定標的物的,應當執行原物。原物被隱匿或非法轉移的,人民法院有權責令其交出。原物確已變質、損壞或滅失的,應當裁定折價賠償或按標的物的價值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的規定,判決張某返還貨車,支持李某返還貨車的訴請后,因貨車滅失導致張某無法按原判決規定返還原貨車的,到執行階段可由執行員裁定被執行人張某折價賠償或按照貨車的實際評估價值強制執行張某的其他財產。可見,支持李某返還貨車訴請的判決不受貨車滅失的影響。
[意見]法官在審理返還原物糾紛案件期間發現原物已滅失的,筆者以為,法官應當向原告釋明,引導原告變更返還原物的訴請為賠償損失或給付等值的同類或其他財產。
其一,參照最相類似合同借用合同的法律規定,租賃合同出租人在承租人因租賃物滅失無法返還時,有權要求承租人歸還同等數量、質量的實物;如果確實無法歸還實物的,可以請求按照或適當高于歸還時市場零售價格折價給付或賠償。
本案租賃合同與借用合同同屬暫時轉移標的物的占有、使用、受益權,區別僅在于租賃合同承租人是有償使用租賃物,而借用合同借用人是無償使用借用物。因此,在法律對租賃合同承租人無法返還租賃物的責任承擔未作明確規定的,借用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可以供租賃合同當事人參照適用。依照《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