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代十國的歷史

五代十國其實只是“五代”和“十國”的一個合稱,因為兩者的概念和持續的時間都存在差別。

唐朝滅亡之后,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和割據于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中國古代以正統史觀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區,占據著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區,以正統自據,故后來的史學家著五代史。而十國及其余政權被稱為割據勢力。除后梁、后晉短暫時期以及后唐都洛陽外,后梁、后晉大部分時期和其他兩代都以開封為首都。自公元906年朱溫篡唐建立后梁,到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為止,“五代”的歷史一共持續了五十五代不是某一個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漢族人,后唐、后晉、后漢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們都建國于華北地區,疆土則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十國僅除北漢建國于今山西境內,其余九國都在南方。

“十國”指的是從唐末、五代到宋初,在中原以外地區建立的若干割據政權,他們的數量實際上遠不止十個(這一點和五胡十六國中的“十六國”相似),但后世歷史學家選取其中十個比較典型的政權(前蜀、后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南平、北漢)作為代表,所以歷史上稱之為“十國”。一般來說,自公元902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被封為“吳王”開始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亡北漢為止,“十國”的歷史一共持續了七十多年。

五代十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暫、黑暗,但又極其混亂的時代。這個時代里,政權混亂,外部戰爭頻繁,百姓時時刻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代里,每個人都在亂世之中掙扎,到處都是陰謀和背叛,戰火和殺戮就是這個時代永恒的主題。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黃巢起義軍將領的朱溫叛變投唐朝后,被朝廷封左金吾衛大將軍,賜名“全忠”,任宣武軍節度使,治汴州(今河南開封)。天復元年(公元901年),朱溫被封為梁王。公元904年,朱全忠殺唐昭宗李曄,另立李柷為太子即位,是為唐哀帝。公元905年,朱全忠又大肆貶逐朝官,并將崔樞等被貶的朝官30余人全部殺死于白馬驛,歷史稱之為“白馬驛之禍”。

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掃除后,朱全忠遂于公元907年廢唐哀帝李柷自立,改國號梁,史稱后梁,是為梁太祖。公元912年6月,朱溫第三子朱友珪殺朱溫自立稱帝。公元913年2月,朱溫第四子朱友貞以討逆之名又殺朱友珪自立,稱梁末帝。公元923年,朱友貞被后唐所滅。后梁定都汴州開封,共3帝,立國17年。

后唐(公元923—公元936年)公元908年,沙陀人李存勖繼其父晉王李克用之位,任河東節度使,襲晉王。后來,李存勖攻破幽州,盡并盧龍及河北之地。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改國號大唐,史稱后唐,是為后唐莊宗。同年,李存勖攻占開封,后梁滅亡。

李存勖因不承認后梁,遂定都洛陽。公元925年,李存勖出兵滅前蜀,并基本上統一黃河流域。

公元926年,李存勖在洛陽被亂兵所殺。李克用養子李嗣源遂入洛陽稱帝,稱后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公元933年,李嗣源第三子李從厚嗣位,稱后唐閔帝。李從厚后來被李從珂的部下所殺。此時,李嗣源的兩位大將養子李從珂任鳳翔節度使、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

公元934年,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即位,即后唐末帝。公元936年,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兵敗后唐軍,攻占洛陽。李從珂自焚身亡,后唐滅亡。

后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石敬瑭是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后唐長興三年 (公元932年),石敬瑭任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李嗣源去世前后,屢次發生爭奪皇位的亂事。石敬瑭看到后梁、后唐皆自藩鎮得國,早便覬覦帝位。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石敬瑭與桑維翰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兩年后,按約定將幽云十六州割讓予契丹。耶律德光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后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后晉大致與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后蜀等政權并存。

石敬瑭的帝位并不穩固。因對契丹的屈辱行為,他遭到了人民唾棄。一些方鎮,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榮、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劉知遠,都準備搶奪帝位。

此外,盡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責備。天福七年,他憂郁而死。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貴即位。石重貴只向契丹稱孫而不稱臣。公元947年初,契丹軍攻入開封,后晉滅亡。

后漢(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劉知遠是沙陀部人,本為石敬瑭部下,曾與石敬瑭合謀反后唐。后唐滅亡后,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世居太原。公元947年,后晉亡。劉知遠便改國號漢,后定都于汴京(開封),史稱后漢(公元947年—公元950年),是為高祖。公元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稱隱帝。公元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劉承佑命郭威平叛,郭威的勢力坐大。劉承佑忌郭威勢力坐大,遣人殺之。不成,郭威起兵造反。劉承佑為潰軍所殺,后漢亡。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公元950年,后漢大將郭威起兵入汴。公元951年,郭威滅后漢,即帝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后周,定都開封,是為周太祖。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同年,柴榮(郭榮)以郭威養子身份嗣位,是為周世宗(公元954年—959年在位)。

后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最好的皇帝。他改革了前朝不少的積弊,開辟了統一全國的道路。史書上說,其御軍,號令嚴明,人莫敢犯。公元959年,柴榮病死,其子柴宗訓(郭宗訓)嗣位,稱恭皇帝。

公元960年正月,邊境謊報遼兵南侵,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出御。行至陳橋,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篡周建宋,后周滅亡。后周恭帝柴宗訓在位僅6個月。

十國

前蜀(907年—925年):王建893年擊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占領成都;897年,擊敗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攻占梓州902年擊敗山南西道節度使李繼密,占領興元,勢力范圍擴大到兩川及其周邊地區。907年,王建不認可后梁政權,遂稱帝建立前蜀。王建稱帝后,不斷對岐王李茂貞發動進攻,先后攻占秦、鳳、階、成、隴等關中諸州,使前蜀的疆域和國力都達到鼎盛狀態。918年,王建去世,其子王衍繼位。王衍沒有政治才能,生活驕奢淫逸,任用奸佞治國,致使國力迅速衰弱。925年,唐莊宗李存勖伐前蜀。歷二帝,共十八年

后蜀(934年—966年):后蜀又稱“孟蜀”925年,孟知祥跟隨李繼岌、郭崇韜等討伐前蜀,前蜀滅亡后,唐莊宗任命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930年聯合東川節度使董璋發動叛亂,正式脫離了唐明宗的控制。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號皇帝,建立后蜀。不久,孟知祥去世,其兒子孟昶繼位。孟昶和前蜀后主王衍一樣沒有政治才能,生活驕奢淫逸,任用奸佞治國,于是,后蜀國力迅速衰弱。955年,周世宗柴榮出兵進攻后蜀,一舉攻占秦、成、階、鳳四州。964年冬天,宋太祖趙匡胤出兵進攻后蜀,一路勢如破竹,只用66天時間,便在965年春天攻克成都,俘虜孟昶,滅亡了后蜀。歷二帝,共三十二年

南吳(902年—937年):吳國也稱“楊吳”或者“南吳”、“淮南”。892年,楊行密攻取揚州,此后,宣武軍節度使朱溫不斷爆發戰爭,并在897年的清口之戰中大敗朱溫。902年,唐昭宗為拉攏楊行密討伐朱溫,封楊行密為吳。905年,楊行密擊敗武昌軍節度使杜洪,占領鄂州。同年,楊行密去世,其子楊渥嗣位。906年,楊渥擊敗鎮南軍節度使鐘匡時,占領洪州。正當楊吳國力蒸蒸日上時,楊渥和心腹大臣徐溫、張顥發生矛盾,908年,徐溫、張顥發動軍事政變,殺死楊渥,改立楊渥的弟弟楊隆演為主。不久,徐溫又殺死張顥,獨攬軍政大權。919年,楊隆演稱王,正式建立楊吳。920年,楊隆演抑郁而終,其弟弟楊溥繼位。927年,楊溥稱號皇帝,同年,權臣徐溫去世,其養子徐知誥接任為權臣。937年,楊溥禪位給徐知誥,楊吳遂滅亡。歷四帝,共三十五年楊吳是五代前期南方最強大的政權,占據了東南富庶之地。后來,在楊吳政權控制江南淮南時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與南唐的交接也是以和平和方式完成,為后期北宋江南時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南唐(937年—975年):李昪原名徐知誥,他起初是楊行密的養子,后來做了徐溫的養子,以徐知誥之名聞名楊吳。927年,徐知誥接替徐溫成為權臣后,采用各種手段清除政治對手,最終在937年稱號皇帝,建立齊國。939年,徐知誥改名李昪,又改國號為唐,正式建立南唐。943年,李昪去世,其子李璟繼位。944年,李璟趁閩國發生內亂,出兵進攻閩國,在945年攻克建州,滅閩國。951年,李璟又趁馬楚發生內亂,出兵進攻馬楚,攻克潭州,滅馬楚。至此,南唐成為南方諸國中實力最強的個國家。從955年起,周世宗開始連年討伐南唐,南唐軍隊不敵,失淮南諸州958年,李璟被迫向周世宗求和,并獻出江北四州,降稱國主,從此,南唐國力大衰,和后周以長江為界。959年,李璟去世,其子李煜繼位。李煜擅長詩詞,卻不擅長治國,97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軍隊進攻南唐,975年攻克金陵,俘虜李煜,南唐滅,歷三帝,共三十八年

吳越(909年—945年)錢镠在893年成為鎮海軍節度使,占據浙西。896年,錢镠又擊敗威勝軍節度使董昌,占據浙東,從此,據兩浙之地。907年,梁太祖朱溫封錢镠為吳越王,923年,錢镠正式建立吳越國。錢镠對內采取休養生息之策,對外奉中原王朝為正朔。錢弘俶多次協助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進攻南唐,加快了南北統一的進程。979年,錢弘俶到開封朝見宋太宗趙光義,結果被宋太宗趙光義扣押,不得不獻出吳越國所有土地和百姓,吳越國滅亡,歷五帝,共五十六年

閩國(923年—936年):潮、王審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全境,唐昭宗任王潮為威武軍節節度使。開平三年(909),后梁封審知為閩王。王審知統治近三十年,他力行節儉,輕徭薄斂,境內富實安定。審知死后,國內常有亂事,政局非常不穩。閩政權的繼承者都崇信道教巫術,他們大興土木,除了蓋宮殿外,還營造了許多工程浩大的道觀。費用不足,便公開賣官鬻爵,橫征暴斂。保大三年(945),閩為南唐所滅。

南楚(907年—951年):南楚是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政權,史稱“馬楚”,又稱“南楚”、“楚國”,以古潭州(今長沙)為首都。馬殷在896年成為湖南節度使。907年,梁太祖朱溫封馬殷為閩王。927年,馬殷正式建立楚國。930年,馬殷去世,其兒子馬希聲(930—932年)、馬希范(932—948年)相繼嗣位,權力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平穩交接著。當馬希廣在948年繼位后,楚國內部的權力斗爭開始激化,并爆發了內戰。950年,馬希萼攻占潭州,逼殺馬希廣,并在951年自立為王,不久,楚國在更加激烈的權力斗爭中分裂,形成了馬希萼、馬希崇二王并立的局面,隨后,南唐元宗李璟趁機出兵楚國,俘虜馬希萼、馬希崇,滅馬楚,歷五帝,共四十四年

南漢(917年—971年):劉?的父親劉謙官至封州刺史。劉?的哥哥劉隱以封州為根據地,在905年成為清海軍節度使,占據嶺南。911年,劉隱去世后,劉?繼任為清海軍節度使。劉?向西擴張地盤,擊敗楚王馬殷等勢力,占領桂州、容州、邕州等大片土地。917年,實力漸強的劉?稱號皇帝,以大越為國號,918年,劉?又改國號為漢,正式建立南漢。942年,劉?去世,其兒子劉玢繼位。劉玢荒淫無道,在943年被弟弟劉晟殺死。951年,劉晟趁楚國內亂,向北擴張地盤,擊敗楚軍,成功攻占大片土地。958年,劉晟去世,其兒子劉鋹繼位。劉鋹昏庸無道,認為宦官對自己最忠實,以至于南漢官員想要晉升,必須得先被閹割,成為太監。970年,宋太祖趙匡胤出兵討伐南漢,971年攻克廣州,俘虜劉鋹,滅南漢,歷四帝,共五十四年

南平(924年—963年):南平,史稱“荊南”、“北楚”,是高季興所建立的政權,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高季昌做過梁太祖朱溫的養子,905年,梁太祖擊敗荊南留后趙匡明后,任命高季昌為荊南留后,907年,梁太祖正式任命高季昌為荊南節度使。912年,梁太祖被殺,高季昌乘機對后梁發動戰爭,使荊南成為事實上的獨立國。925年,唐莊宗李存勖封高季昌為南平王,南平王由此正式建國。928年,高季昌去世,其子高從誨繼位。荊南由于地狹兵弱,夾在大國之間,高從誨為求國家生存和富裕,一方面肆無忌憚地掠奪其他國家的貢奉,一方面對任何大國稱臣,以獲取大國的賞賜。而各大國把南平國視為自己的戰略緩沖地帶,也默認了高從誨的行為,只是嘲諷高從誨為“高賴子”而已。948年,高從誨去世后,其兒子高保融(948—960年)、高保勖(960—962年)相繼嗣位。962年,高保勖去世后,其兒子高繼沖繼位,963年,宋太祖趙匡胤以借道的名義偷襲江陵,俘虜高繼沖,滅南平國,歷五帝,共三十九年

北漢(951年—979年):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是北漢劉崇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947年,后漢建立后,劉崇被任命為太原尹、北京留守,以鎮守河東。951年,后周建立后,劉崇在太原稱號皇帝,建立北漢。劉崇以遼國為外援,不斷對后周發起進攻,但勝少敗多。954年,劉崇趁周世宗柴榮剛繼位,舉兵進攻后周,結果在高平被周世宗擊敗。其后,后周乘勝圍攻太原,北漢得遼國支援,后周軍隊才撤退。同年,劉崇憂憤而死,其兒子劉承鈞繼位。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后,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勾結北漢發動叛變,劉承鈞出兵支援李筠,最終不敵宋軍。968年,劉承鈞去世,其養子劉繼恩繼位,不久,劉繼恩被殺死,劉承鈞的兒子劉繼元繼位。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北漢,攻克太原,俘虜劉繼元,滅北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五分鐘讀完五代十國歷史(精簡版)
一直對五代十國很迷惑,請高人用最簡單的話科普一下?
從后周太祖郭威的視角看待五代十國數十年的歷史發展變遷
五代十國的歷史為什么很少提?
3分鐘秒懂“五代十國”
感覺五代十國很混亂,那這段歷史是如何發生和結束的?一文說清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册亨县| 故城县| 鹤山市| 宁津县| 鸡西市| 洞头县| 铁岭市| 镇巴县| 土默特左旗| 察哈| 孝义市| 炉霍县| 揭西县| 达州市| 龙胜| 平泉县| 五河县| 青海省| 南昌县| 扶绥县| 华阴市| 赞皇县| 白城市| 蓬莱市| 桂东县| 凤凰县| 广东省| 高密市| 长丰县| 灵璧县| 衡水市| 长武县| 淅川县| 北安市| 保定市| 白沙| 始兴县| 奉贤区| 青铜峡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