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妹專欄】
孩子開掛的人生,從父母的“不謙虛”開始
原創作者|毛小妹,90后女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讀有趣的書,寫走心的文,生命不過是場愛與傷,愿過去的每一天都還算不將就。
《今生是第一次》里有這樣一句臺詞:真是的,既然是優秀,為什么不能驕傲呢?
01
昨天,到朋友家玩,她女兒多多正在練琴。靈巧的手指,熟練敲擊的著琴鍵,動聽的曲子令人不禁神往。這可愛乖巧的小模樣,倒有些“小音樂家”的氣派。
“多多彈的可真好!”我贊嘆道。
朋友的眼神里流露出一點點小得意,故作嚴肅的說:“好什么呀,一點都不自覺,每天練琴都要催。”
我沒說話繼續看多多彈琴,朋友好像沒有表達到她的點上,又補充道:“你看,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小拇指不要翹,不要翹,她還是這樣。”
這時,多多停了下來:“媽媽,時間到了,我去寫作業了。”
“這小孩子,練個琴像在幫我練,多彈一分鐘都不肯。”朋友又說。
每當別人夸多多,朋友就開始往反方向說,數落多多其他的不好。朋友只是想謙虛一下,可這樣的謙虛,帶給孩子的卻是不自信和自我否定。
很多家長都秉承著“滿招損,謙受益”的傳統品德,當別人夸贊自己的孩子,往往表現出過度謙虛,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孩子的不是。
父母的語言帶有暗示性,過度謙虛的語言往往會暗示孩子——“我不行”、“我不好”、“我不優秀”,說多了就成真的了。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夸著夸著就成真了。
02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來自于倪萍的《姥姥語錄》。
倪萍的姥姥沒有讀過書,卻深諳教育之道。她說,孩子是夸出來的,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把一個人一輩子抬起來。
一次倪萍在灶臺邊胡亂的畫了一只公雞,姥姥看見了說:“真像啊,快捂住,別讓它飛走了。”姥姥讓這只公雞停留在灶臺口好些日子。
姥姥說:“別不舍得夸孩子,芝麻夸著夸著就成西瓜了。”
真誠的夸贊孩子,給孩子的是一種自我肯定。
幾年前有這樣一個案例:有個女孩長得不漂亮,經常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和孤立。女孩很難過,媽媽看見女兒每天郁郁寡歡的樣子,想了個辦法。
媽媽每天都夸贊女兒“今天很漂亮”,并找來她的同學和老師,讓大家每天都夸贊女兒“今天很漂亮”。
幾個月后女兒果然變漂亮了,在同學中也變的受歡迎了。
俗話說相由心生,女孩聽到周遭的言語都是——她今天很漂亮。她從心里也確信——自己很漂亮,長此以往,就真的變漂亮了。
當你告訴孩子“你真漂亮”,久而久之,即便是丑陋也會變漂亮;
當你告訴孩子“你真勇敢”,久而久之,即便是膽小也會變勇敢;
當你告訴孩子“你真勤勞”,久而久之,即便是懶惰也會變勤勞;
當你告訴孩子“你真禮貌”,久而久之,即便是無禮也會變禮貌;
……
孩子開掛的人生,從父母的“不謙虛”開始。
03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二級反饋”,當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及時的表揚并說出為什么。這種方法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倪萍姥姥所說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做父母也要善于動腦和學習,好辦法是想出來的,琢磨出來的。“不謙虛”也要講究藝術和方法,教育不是一條公式做算術題。世間的孩子千千萬,每個孩子都有他的脾氣。
當熟人當著孩子的面夸贊孩子怎么辦呢?
“你家寶寶真有禮貌!”
“嗯,他見人都會積極打招呼的。”
正面的肯定孩子就行了,平淡又自然,不要表現出十分在意,也不要驕傲的夸張。父母最失敗的做法是說一句“哪里,哪里”,再將孩子的弱勢拿出來數落一遍。他可能以為這樣表現出了自己的謙虛,卻沒想到毀了孩子的自信,給了孩子負面的自我暗示。
沒有夸贊孩子的機會怎么辦呢?
最好的教育在細節里,沒有哪個孩子沒有優點。這就需要我們善于觀察細節,留心觀察孩子。
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在見到兒子嘟嘟連續幾天自覺練琴后,跟兒子說,“兒子,你到時間自己去練琴,你知道這種行為是什么嗎?這就叫堅持。”之后嘟嘟都能自覺練琴。
抓住生活的小細節,將孩子的小優點放大,小優點,漸漸的會變成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的弱項也能變成“小驕傲”。
“孩子語文不好怎么辦?”“孩子挑食怎么辦?”“孩子……怎么辦?”很多的父母總是在焦慮,在擔憂。
沒事,編呀,假裝呀。
著名教育學者尹建莉,女兒上高中后數學一直不好。一次開家長會,數學老師對她說:“你女兒其他都很好,就是數學不好,建議你帶她去上上補習班。”
尹建莉回去后并沒有帶女兒上補習班,對女兒說:“你們數學老師說你潛力很大,雖然現象不理想,以后多問問老師題目。”
女兒不信:“胡說吧,我數學那么差勁,怎么就潛力大了。”
她想了想說:“那我就不知道了,他教了那么多年肯定能看出來。”
大部分學不好的原因不是因為真的笨或是什么,是對這個沒有興趣和沒有信心學好,她的做法能夠恰到好處的激活孩子的興趣和自信。
后來她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清華大學。
孩子都很簡單,也許你的一句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他開掛的人生,就從你的“不謙虛”開始。
(本文為毛小妹老師原創投稿)
10-職業與生活平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