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cho
中國的語言文化沉淀了幾千年,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國。這些優(yōu)秀的中國語言使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不斷地學習,但是語言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它是由許多部分構(gòu)成的。
深奧的語言文化中就包含了幾種中文語言,因為中文是一個統(tǒng)稱,我們細分之后就有:諺語、俗語、歇后語,同是中國語言為何要細分呢?因為每種語言的作用不同,分劃是為了更好地學習中文。而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語言,有一個較為特殊,那就是俗語。
俗語一般來自于農(nóng)村,是農(nóng)村中一種較為常見,也通俗易懂的口頭文化。俗語雖然聽起來并沒有那么正式,但是這些都是先輩們對人生經(jīng)歷的總結(jié),他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一路艱辛讓他們懂得特別多道理和教訓,而這些都是書籍上沒有記載的。
所以俗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很多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的朋友一說起俗語就會想到爺爺奶奶的教導(dǎo)。長輩們喜歡用俗語教導(dǎo)我們,因為俗語是先輩們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對于一些深奧的俗語而言,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今天小編將詳細為大家講解。
今日小編所說的深奧的俗語是:“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看起來與平常的俗語無異,但是其中講的“子”和“妻”都是我們身邊最親的親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體會俗語的意義,避免在不刻意的時刻傷害他們的內(nèi)心而不自知。
前半句“飯前不訓子”中顧名思義就是說,在吃飯時候不要訓斥孩子,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調(diào)皮搗蛋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犯錯家長當然應(yīng)該教導(dǎo),但是一天當中所有時刻都可以教育他,唯獨吃飯時在餐桌上不可以。
為何在餐桌上不可以呢?稚嫩的孩子來到世界上什么都不懂,如同等待被繪畫的畫紙一樣純白,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是靠父母點點滴滴的教育,而恰好是這些點點滴滴促成了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訓斥孩子,孩子就會心情低落,胃口也會變差,無法坦然地吃飯。而孩子在這段時間正是他們成長期的關(guān)鍵時期,是身體極度汲取營養(yǎng)的時候,營養(yǎng)就來自于生活中每日的一日三餐。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如果連三餐的營養(yǎng)都無法正常的提供,孩子們還能從哪里吸收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呢?如果長期的訓斥孩子,孩子們就會產(chǎn)生心理陰影,嚴重的話還會導(dǎo)致厭食,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正常成長,還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而后半句中“睡前不訓妻”,指的是不要在睡覺之前責備自己的妻子。“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離不開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妻子是一個家偉大的后援。對于女性而言,成為一個強大的后援并不容易,丈夫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的管理。
強大的支撐背后不能缺少的就是充足的休息,如果每天只有輸出能量給家人,而沒有補充能量,那么妻子總有一天會倒下。晚上的充足睡眠就是最好的能量補充。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夫妻中的小打小鬧都是正常的,但是千萬不要在晚上睡覺之前爭吵。
女性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在睡覺之前發(fā)生口角,妻子心情低落就會胡思亂想,影響她的睡眠質(zhì)量,整夜不能睡著。而妻子第二天起來還要準備家里的日常住行和整理家務(wù),長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便十分容易憔悴衰老。所以說爭吵的時候也不要選擇晚上,晚上是人們情緒極為脆弱的時候,結(jié)果會對彼此的身心造成傷害。
俗語看起來通俗平淡無奇,但是對于一個家的相處卻起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也許之前你無心之中有過這些行為傷害了妻兒卻不知道。但希望看過文章的你們可以有所收獲,為了家庭的美好而做出些許改變。所以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先祖?zhèn)兛偨Y(jié)出來的俗語體現(xiàn)著他們的智慧,其中蘊含著深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