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孩子學習的第一站,也是打下夯實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這時候,孩子逐漸養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都將影響到初、高中,所以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下面這6句話,多對孩子說,會讓孩子更優秀!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孩子,有一天,你拿著紅腫的小手指給我看,說“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學琴了,我的手真的很疼。”
當時我拒絕了,我也想答應你,但想想你的未來,我不能妥協。
讀書確實累,培訓班也枯燥,可人生就是這樣,今天你不努力一點點,明天你就會被人超越。
前進一步很難,退一步卻只需一眨眼,別在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你的人生還很長,記住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做一個大氣寬容的人
有一份快樂,叫做分享,我們希望你是大氣的孩子。
社會是個整體不是個體,這就注定了每個人都將在集體中生活,與他人說話、共事和生活。如果你狹隘自私不懂分享,那就不會有朋友陪伴左右,只能孤零零的獨自前行。
當你把手中的面包跟別人分享,你可能一時吃不夠,但你收獲的快樂和友情卻是一生的。要知道,在你成長的路上,爸爸媽媽不可能陪你一生,而朋友卻可以陪你走到老。
3、舉手發言真的不可怕
孩子3年級時,我們換了所小學,當時孩子不受老師重視,座位也很靠后。因為極不適應,有次竟告訴我不想去學校。
后來我跟孩子談了一個多小時,告訴她:“你很優秀,只是老師還不太了解你,我們要給同學和老師認識你的機會啊,比如說從上課舉手開始啊。”
過了幾天,孩子高興地說,自己的座位調到中間了,老師也夸自己的作文好,也交到了好朋友。原來孩子聽了我的話后,在課堂上舉手發言,不懂就問,這才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關注。
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活潑開朗的孩子明顯適應能力更強,受到老師和上級的青睞也更多,成功的機會也更大。
課堂上舉一次手,不僅能提高孩子學習興趣,還能讓孩子變自信,有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氣。
4、遇到困難別自己硬抗
有了孩子后,最怕看到的就是校園暴力的新聞,不是膽小,而是心痛。
孩子,假設有一天你也遭遇了欺凌,請記住一定要跟爸爸媽媽說,我們不會嘲笑你,只會心疼你。
還有,我們是你唯一可以信賴的人,所以不要害怕結局怎樣,只要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你就好。
5、人生必做兩件事
孩子,人活在世,不論處于哪個時期,都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和自己想要做的。
首先你的身份是學生,你必須做的事情就是上學。
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讀書就是最佳途徑。多少年來,起點就低的寒門子弟,都是通過讀書走出山村,在城市打拼站穩腳跟,然后擺脫世代耕農的貧困生活,爸爸媽媽也希望你是其中的一員。
世界的風景很美麗,有機會你一定要去看看,才不浪費這大好時光。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已做完了自己該做的,這樣才有資格談想做的事,否則一切也只是空談和幻想。
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再優秀也會有缺點,也會犯錯誤。
就像爸爸媽媽一樣,有時候工作也會有失誤,也會被領導批評,但只要即使改正也是能彌補的。
所以,孩子,不要害怕犯錯,吃一塹會長一智,只要知錯就改,終會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