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當時定價也沒有市盈率限制,28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是56倍,現在科創板首批25只平均市盈率是53倍,兩者估值相近,當時創業板首日也無漲跌幅限制,創業板與科創板的狀態何其相似
《投資者網》李杰
11月6日早盤,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昊海生科”,688366.SH)與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久日新材”,688199.SH)跌破發行價,成為科創板前兩個破發股票,而且且破發速度也打破了A股多年紀錄。
兩只股票快速破發
2019年11月6日,昊海生科上市后第6個交易日,昊海生科早盤盤中破發,最低報88.53元,跌破發行價89.23元,
久日新材11月6日大幅低開5.65%,隨后快速跌破發行價66.68元,最低報66.01元,這么快的破發速度,也打破了A股多年的紀錄。
久日新材前一天上市,上市首日就幾乎破發,上市首日盤中漲幅一度僅剩2.13%,收盤創出6.42%的首日漲幅新低。
發行價太高是主因
昊海生物為首家“H+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司在科創板發行價為89.23元,昊海生物10月30日登陸科創板,當日H股收盤價格僅為46元,幾近A股價格的一半。從業績增速來看,公司2018年凈利增速僅為11.31%,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負增長,同比下降-10.04%,而昊海生科的發行價對應的市盈率按照不同計算方式在34.45倍到42.20倍,相比于業績增速和港股股價,發行價太高。
昊海生物7月15日過會,過會后業績即連續變臉,公司2019年中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3.27%,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增速僅為5.15%,較2018年15.06%的增速已大幅下降,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0.04%,業績變臉是此次快速破發的直接原因。
昊海生物在公告中對于業績變臉的原因解釋道:受醫美終端市場的行業整頓和市場競品數量增加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產品玻尿酸銷售收入同比下降較多,導致本期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34%。目前,醫美行業監管趨嚴,競品增加,行業前景不樂觀,這也為昊海生科的業績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久日新材10月15日才從新三板終止掛牌,在最后一個轉讓日,其市值僅為19.93億元,而其在科創板上市時市值為74.17億元,市值增長近3倍,公司估值短期漲幅太大。
另外,公司本次發行市盈率為42.16倍,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16.90倍,公司估值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也為公司的快速破發埋下了隱患。
破發數量還會增加
當年創業板也經歷過相似的一幕。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按首日收盤價算,28只新股平均漲了106%,隨后發行的新股,首日漲幅逐漸降低,到次年2月的第5批,首日漲幅就下降到了15%,至2010年5月20日,創業板迎來了首只上市首日即告破發的新股,截至2011年1月收盤,17家創業板公司出現了破發,占158家創業板公司數量的10.76%,截至2013年6月,共有161家創業板企業破發,破發率達到60%。
創業板當時定價也沒有市盈率限制,28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是56倍,現在科創板首批25只平均市盈率是53倍,兩者估值相近,當時創業板首日也無漲跌幅限制,創業板與科創板的狀態何其相似。
另外,科創板新股發行速度較快,并且近期有加快發行的態勢,11月5日上市5家,6日又上市4家,大幅快于主板發行速度。在持續的新股供給下,科創板新股稀缺性不再,破發也只是時間問題。(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