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沒有積累也就沒有沉淀。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經驗,用飼料快速催出來的有肥豬,總不及傳統喂養的鮮美,用高壓鍋煮出來的食物,總不及小火慢燉的可口。
積累不是熬時間,而是學習、思考、實踐、創新。
現在工作后,很多人都沒有了學習的習慣,在這個功利的社會就算學習也不少是目的性很強的學習,比如去拿個文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發展在認真讀書。自己在工作后也是比較懶散,有時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摸書,而也正是這時,常常感到自己很空的時候。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上次看李揚的一個訪談,他說如果睡覺前不看半小時書,就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睡覺,早上不讀半小時書,就沒資格吃飯,不論真假,但這的確值得自勉。 為什么要讀書,這樣的話題可能已經不用再說,但我是這樣認為的,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有機會結識很多思想深邃、文化修養博高的人呢,而讀書就是和他們的思想對話。
要學習什么呢,一方面應該完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兼顧興趣愛好。象我們這種搞技術、學理工的人常常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對技術更多地關注,而在財經、管理、歷史、文化、藝術修養等方面卻是相當欠缺。一個看到滿地鮮花而眼中只是牛飼料的人,精神生活應該是折扣很大的。以后也要注意完善自己知識結構,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
學習還需要消化,一方面是要把知識結構化,一堆亂哄哄的知識等于沒有。另一方面這要用思考的力量去把學習的東西內化到思維習慣、行為習慣中去。
學習,思考的目的是為了實踐,實踐是多方面的實踐,生活、工作、藝術欣賞都是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