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日晷示意圖
昨天低價SSD小伙伴們可還滿意?非常感謝大家在評論區的互動,尤其是ID“對方正在輸入中……”這樣的熱心小伙伴,要是他再奮斗一把,我似乎感覺今天的文章就可以直接用他的內容了,再次感謝!也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在評論區玩起來,把鈦師父當做硬件玩家聚會的地方。好了,直接轉入正題,今天篇幅非常緊張,畢竟一口氣需要整理很多知識點才能明確回答昨天的話題——
從M.2接口的形狀談起
小獅子都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么多小伙伴都認可M.2才是主流的SSD接口,這的確給小獅子上了一課,不過也有很多小伙伴表示已經忘記了M.2接口的規格、選擇,所以,我們就從M.2接口的形狀開始談吧!
首先明確一點,M.2 固態硬盤其實就是NGFF接口固態硬盤,最早由蘋果使用的,它是一個高速磁盤接口。按照插槽型號來劃分,現在在常見的NGFF插槽有兩種,分別是B模式和M模式。如下圖,NGFF插槽上有一個防呆口,B和M的防呆口是反的,兩者不能混用,所以如果反裝SSD就裝不進去。
現在桌面PC上的NGFF插槽主要是M模式的,筆記本上則B模式比較常見。下圖中綠色PCB的就是M6E擴展卡上的M模式插槽,藍色PCB的就是筆記本里面的B模式插槽。
M.2接口模組的用途也沖破了存儲設備的限制,應用場景極廣。除SSD之外,Wi-Fi、藍牙、NFC等方面也有它的用武之地,比如M.2接口的千兆無線網卡。M.2覆蓋的協議也不僅僅限于SATA,USB、PCIe、DP,甚至UART、I2C等也是毫無壓力的。
M.2模組的尺寸目前有11種,用Type xxyy的方式表示,xx表示寬度,yy表示長度,單位為毫米。例如上面提到的Type 2242,表示其寬度22mm,長度42mm。Type 3030則表示其寬度30nm,長度30nm。目前M.2 SSD常見的Type有三種,就是2242、2260、2280。
這個圖片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次了吧!長度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M.2 SSD的一大差別,而在接口方面,也是可以多加注意的。
M.2連接器用PIN的缺口位置來表示Key,這個概念用于標明該模組提供支持的接口/協議。目前的規范中有定義的是A、B、E、F、M五種key位,這其中又以B和M兩種key位較為常見。
B Key的模組,其PIN缺口位于第12~19號位,提供對PCIe x2、SATA、USB 3.0、I2C、HSIC等的支持。
M Key的模組,其PIN缺口位于59~66號位,提供對PCIe x4、SATA和SMBus的支持。
M.2 SSD幾乎大都是“B&M” Key的,也就是有兩個缺口。其中,支持SATA或PCIe x2的配置叫做“Socket 2”配置,支持PCIe x4的配置叫做“Socket 3”配置。
這個重要嗎?實際上小獅子覺得這部分更多是增長見聞,而下面關于性能的知識更值得加強記憶哦!這可是咱們科技粉出去八卦顯擺的重要資源,哈哈,是不是覺得小獅子說得太露骨了,趕緊去點ZAN,目測小獅子18號德克士買一送一吃定了。
M.2 SSD一定要走PCI-E通道
相比于SATA SSD,走PCI-E通道的M.2 SSD帶寬與延遲都有明顯的優勢。因為NVMe協議通過PCI-E通道直連CPU,精簡AHCI讀寫寄存器的循環,大幅度降低存儲延遲,提升數據加載的工作效率,性能超越SATA SSD。
在傳統SATA硬盤中,當我們進行數據操作時,數據會先從硬盤讀取到內存,再將數據提取至CPU內部進行計算,計算后寫入內存,存儲至硬盤中;而PCI-E則有所不同,數據直接通過總線與CPU直連,接近最大的傳輸速度,最大的數據量,省去了內存調用硬盤的過程。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兩種通道理解成兩輛相同的汽車,PCI-E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駛,而SATA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崎嶇山路上行駛,顯然PCI-E速度要快一些。
數據或能更明確地說明M.2 SSD的優勢,隨著SSD性能不斷暴漲,SATA3.0接口僅6Gb/s理論傳輸速度無疑阻礙了SSD性能的發揮。以SATA 3.0版本計,其總線的帶寬為6Gbps(也就是理論最大傳輸率750MB/s),但沒有可能達到這個理論值。對于普通SATA 3.0 SSD而言,讀寫速度達到500MB/s以上,就可以視為十分優秀了。
而PCIe(PCI Express)規范要強悍的多,提供的帶寬遠遠比SATA為大。比較常見的PCIe 2.0 x16(一般用于顯卡接口)的帶寬高達64Gbps,也就是說,1條PCI-e 2.0通道帶寬就有4Gbps,而1條PCI-e 3.0通道的帶寬更是翻了倍。將PCIe技術應用于SSD,可以大大提升性能。以PCIe SSD中的入門型號浦科特M6e來測定,讀寫速度都可以輕松達到700MB/s以上。
PCIe同樣花樣不少
從技術應用多角度看,M.2明顯是優于SATA 3的SSD,按照這個思路,當兩者差價在100元左右的時候,顯然M.2 SSD將會是首選,可問題在于M.2 SSD內部本身也存在各種分支。
M.2接口也細分為兩種:Socket2和Socket3。前者走SATA通道兼容PCIe ×2,最大理論讀寫速度分別達到700MB/s、500MB/s;而后者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支持PCIe ×4,理論接口速度高達32Gb/s,超五倍于SATA接口,主板對M.2接口的原生支持,讓存儲速度完整發揮出來。NVMe SSD搭配新主板,能給用戶在讀取資料、玩游戲、視頻制作等應用上節省不少時間。
明白了吧!如果購買的M.2 SSD的接口是Socket2的,那M.2 SSD性能和SATA 3沒啥區別,這100元差價顯然就花了冤枉錢了,而如果價格相差極小的情況下購買到的是Socket3接口的M.2 SSD,那這絕對算得上撿便宜了。